智能电视离我们有多远观点

/ idonews / 2014-12-05 11:42
如果说2012年是中国智能电视的元年,2013年可以说是发酵年,那么2014年就应该是爆发年。电视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新入口,重新点燃电视行业。而智能电视如何才能与互联网入口这...

【砍柴网推荐】如果说2012年是中国智能电视的元年,2013年可以说是发酵年,那么2014年就应该是爆发年。电视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新入口,重新点燃电视行业。而智能电视如何才能与互联网入口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属性匹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换言之,智能电视离我们有多远?

智能电视回归电视本身

首先它应该是一台能满足观看直播节目的电视,然后才是扩展丰富的家庭应用和获取互联网内容。它有不同的形式,独立电视机、互联网电视盒子、智能机顶盒、影棒,甚至将来出现一机多屏的产品,让你可以在客厅、厨房、浴室和卧室共享一台电视。

智能电视是内容显示屏幕,然后才是应用获取设备,最后它才是一台计算机,它有机会成为智能家居的计算和存储中心,但它更应该是家庭公共的娱乐和信息消费中心。

就跟安卓、iOS生态一样,智能电视能完成什么任务由开发者决定,现在他们刚出发。电视浏览器、电视游戏公司、电视互联网教育,甚至电视购物网站,都会逐步兴起。智能电视应用分发市场也会配套出现。

不管怎么说,它应该是一台电视,然后才是电脑。而看回电视机的发展历史,它更多的是在升级硬件,给我们更加愉悦的视听享受。例如更大的、更高清的屏幕,更好的音响,更酷的外形,等等。智能电视依然需要继续升级这些硬的东西,软的配套服务的提升则交给操作系统厂商、互联网服务公司和智能电视应用开发者。

智能电视渗透更多人群

关于中国的智能电视产业,此前我已有数篇文章了,简单地归纳一下便是,智能电视已过引爆点处于上升期,今年一超多强局面将形成,出现第一家突破百万出货量的互联网电视,更多互联网企业加入,国外玩家没戏,垂直细分开始。

目前智能电视的目标用户还是圈在了智能手机这样的用户上,他们已经习惯用不同的智能设备去获取内容和应用。他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手机,平板甚至可穿戴设备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还有一群人留守在电视机前,他们不知道App是什么,没听说过微信,也可能没有智能手机。

智能电视是家庭共用设备。老人和孩子常驻客厅,电视节目给他们带来许多欢乐。还有未能用上智能手机的人也依靠电视获取信息,例如一些偏远农村,例如一些文化水平较低人士。数据表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渗透率只有50%左右,但电视机在家庭的渗透率却超过90%,有接近一半的人通过功能电视来娱乐和获取信息。

远离智能手机和电脑的这波人,智能电视需要考虑他们的需求,为什么不去解放就在电视机前的他们呢?

智能电视弥补信息鸿沟

电视机遥控器本身很复杂,但如果掌握几个关键按钮,操控电视并非什么难事。不过,现在的智能电视却让这一切变得复杂起来,不论是独立智能电视,还是外围产品,都有新的遥控板或者需要安装遥控App,有新的交互菜单,新的节目点选方式,新的设备连接方式。这一切还不够简单,对于我这样的重度互联网用户来说都是糟糕的体验,对老人、小孩以及一些离互联网较远的人来说,更是望而生畏。

信息鸿沟便是说的这个问题。如果一种新技术,一款流行设备,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倍速增长,但又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使用时,信息鸿沟会变大。因为,一部分人原地踏步,另一部分人在加速。

互联网、搜索引擎、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的发展,都让更多的人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也就是说,这些技术弥补了信息鸿沟。

这是智能电视的机会。老人可以不用微信,小孩可能没有手机,农村可能没有互联网,但是,接触电视对他们并不是难事。智能电视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电视,现在还需要将智能电视进行更好地设计,他们可以平滑过渡为智能电视的用户。

五管齐下,平等的智能电视

1、在产品设计上,简单才会普及。

在智能化的同时满足核心需求,即观看电视节目。获取应用、点播节目、个性设置需要设计得足够简单但又不损害功能丰富性。

iPhone是标杆,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和Android则是反面教材。因为iOS足够简单,将细节进行了很好的隐藏,小孩和老人拿到都会用,而其他人也可以通过安装App和个性化设置获得更丰富的功能。iTV出现或许会给我们塑造全新的智能电视的形象。

智能电视厂商和应用开发者则需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开发不同的电视和应用,儿童、学生、老人、残障人士以及文化水平较低者。

2、在技术支持上,多媒体交互和云端操作系统。

智能电视的交互操控将更加人性化,应用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这样的遥控技术。家庭拥有稳定的高速网络和安静的声音环境,有利于语音、手势识别这样的技术应用。这可以一定程度解决交互复杂性的问题。

对云端的依赖、实时在线的能力、跨平台的特征,使得智能电视在未来会拥有特有的操作系统,更像是Chrome OS这样的云端操作系统,它对本地计算要求更低,对网络要求更高,本地设备更多是一个输入和输出设备,计算、数据、应用都在云端,市面上没有什么比智能电视更适合云端操作系统了。

而多媒体交互技术例如语音、图像识别,依然需要云端的数据和计算能力才可更好地完成任务。

3、在网络支持上,依赖高速网络

城市家庭WIFI热点已经在普及,一些新型的路由解决方案则让网络更加有优质稳定。它们是信息枢纽,同时开始承载家庭存储中心甚至计算中心的任务。这会增加智能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的想像空间。

4G网络到来,移动宽带服务则将作为宽带登补充,让一些临时租房族可以接触到高速网络。对于一些偏远农村,如果远离有线电视以及光纤宽带,4G还离得远,需大笔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值得参考的是美国的Google,为了让偏远地区人们可以上网开展了Google气球等项目,中国厂商追求直接的商业回报,缺乏浪漫情怀,他们可以耗资数十亿请全国人民打车,但不会为了这样的基础建设做贡献。

4、在内容供应上,互联网+传统节目两条腿走路。

智能电视需要同时提供电视广播内容和互联网内容,不限于视频。不过智能电视会面临更严格的内容监管。电视是媒体终端,有广电这样的部门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一些居民私自安装卫星接收器收看卫星节目,曾遭遇城管强拆。

这是智能电视的镣铐,尤其是大牌玩家需要牌照,一直被严格监管内容,山寨厂商尺度更大。即便有监管,我们通过智能电视得到更多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5、在消费模式上,更低的经济成本。

传统电视两种模式:免费电视台看广告,高清收费频道。不论哪种方式,只要是有线数字电视都需要按月付费给广电部门。

智能电视则有更多的选择。完全免费可得到基础内容,难免会有广告;付费则可得到高清内容和一些会员服务;在内容之外我们会进行其他消费,例如电商、游戏、内容存储等增值服务。

整体而言,我们的成本付出会更小,观看体验会更好,选择权会更大。因为,竞争来了,垄断走了。

期待智能电视可以在多个维度不断升级,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它接触互联网,填平信息鸿沟,让所有人平等地获取信息。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身处何方,不论从事何职,我们共享一个互联网。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