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时代,什么是阅读的正确姿势?

新消费
2015
11/12
13:17
龚进辉
分享
评论

作者:龚进辉 微信公众号:gongjinhui2

信息爆炸、碎片化已成为移动时代阅读的常态。你我他每天都在阅读,或多或少存在一种相同的感觉:尽管投入大量时间阅读,但真正记住的内容很少,能用上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

为何会集体出现上述尴尬现象?什么才是移动时代阅读的正确姿势?想要打通背后逻辑,我认为深度掌握“注意力”、“资讯”和“知识”三个词汇即可。

获取资讯: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户阅读场景由单一媒体进入多媒体时代,近2/3的用户一边看电视,一边忙其他事。多媒体阅读场景的到来,使用户注意力切换频率越来越高,数据显示,55%以上的移动页面,用户在1小时内切换36次,平均每个页面停留不到2分钟。

正是由于注意力的高度涣散,使其在移动时代成为稀缺资源,用户越来越不习惯深度阅读,反而对信息快餐更加青睐,近年来门户标题比过去更加耸人听闻,易用性、实用性和贴近性上也存在差距。

换个角度看,用户注意力的涣散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至少阅读时间大大延长,用户对媒体的依赖覆盖除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PC时代,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晚上9点到11点是用户阅读的高峰时段;移动时代,用户在早上起床、上班途中、等人、上洗手间、工作等时段,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与媒体“对话”。

事实上,用户注意力稀缺程度远超媒体想像,15秒定乾坤,如果一篇文章或一段视频没有在15秒内吸引用户,用户流失是不争的事实。用户注意力的转移,对媒体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先从用户阅读需求着手。

用户阅读需求各不相同,分为浅层阅读和深度阅读。抛开不使用新闻App用户不谈,浅层用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新闻动态、现场画面和完整视角,深度用户数量远超浅层用户,他们对信息多元、深度解读和意见表达更感兴趣,尤其是意见表达,已成为用户阅读的标配。

一面是注意力涣散,一面是对媒体高度依赖,这意味着移动时代媒体提供的内容放大和角度增加,用户吸收“营养”并产生互动,完全取决于媒体提供不同的内容。

我们习惯把大众化内容称为头部新闻,个性化内容称为尾部新闻,前者以新浪、腾讯等新闻App为主,后者涌现出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后起之秀。双方头部阅读较为相似,尾部阅读差异明显,前者长尾内容少,后者提供的内容与用户获取的内容均匀分布。

移动时代,社交媒体的氛围大大激发注意力的长尾。无数个体选择个性化阅读,进一步激发用户的阅读潜能,使基于社交和智能推荐的阅读App得以风靡,对以编辑和产品为主的新闻App产生一定的冲击。数据显示,微信订阅号文章80%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

诚然,算法的持续优化,使阅读App越来越智能化,个性化阅读提升用户获取信息效率和准确性。但如果片面地依赖社交算法,可能会造成狭隘的阅读环境,原因有三:

一、用户通过获取信息与世界同步,知道此时此刻全球大事小情是用户刚需,与自身喜好没有关系。二、用户喜好会随着个人近况转移和变化,甚至是随机行为;三、片面地依靠点击去追随用户喜好,并推荐“合适”内容,容易使用户阅读场景局限于自身关注领域,判断变得武断。

所以,当用户沉浸在个性化阅读时,应警惕可能出现的潜在危机,适当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通过阅读头部内容来增长见识,做到头部与尾部阅读兼顾,双方差异化和互补性强。

获取知识:还是多看点书吧

不得不说,手机阅读具有一种魔性,它迎合人性的弱点,轻松、不费神的特点满足用户即刻消费的需求,自觉投入大量时间,久而久之沉迷其中。或许,这是他们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但手机在无形中改变用户阅读习惯,甚至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数据显示,手机碎片化阅读时长每年以10%的比例快速增长,是纸质书籍的4倍,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手机阅读或将替代书籍?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全球PC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会发现手机远远不够,他们对更强功能、更大屏幕的电脑需求逐渐增加,PC产业将迎来复苏。

与PC产业类似,尽管短期内书籍销量出现下滑迹象,但长远来看,书籍销量增长大势所趋,根本原因在于书籍仍是用户获取知识的首选。移动时代,不少用户容易把知识与资讯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用户通过微博、微信、新闻App获取的信息是资讯,而不是知识,完整、系统是知识的主要特点,以一整套体系来解释世界,而不是以碎片化形式存在。新媒体在交互和传播上优势明显,更适合快速浏览式阅读,在资讯爆炸的时代,用户阅读手机时习惯匆匆浏览,即便是知识,也容易被当成资讯迅速加以处理。

便捷、快速、多元化等特点,使资讯碎片化越来越突出。数据显示,一篇微信文章字数最好控制在4000字以内,拇指滑动次数不超过4次,一旦超过4000字,用户将丧失阅读耐心。加上手机阅读通常在地铁、等人、聚餐等“垃圾时间”进行,周围环境嘈杂,用户难以静下心来读长文章,索性以碎片化方式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碎片化阅读改变思维方式并非危言耸听。当前大部分用户,尤其是80后、90后等年轻群体,他们的阅读不再以书本为主,闲暇时间几乎全部被手机阅读“霸占”,平时他们通过自由阅读获取知识变得相对匮乏,谈资也仅仅局限于碎片化资讯,久而久之,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呈现碎片化。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类对宇宙、自然、社会的一整套认知体系,而今天知识碎片化、资讯零碎化,不少年轻人通过破碎的知识和资讯,“拼凑”出来的三观自然不完整,直接影响他们的表达方式。换言之,碎片化阅读的后果是毁三观。

总体而言,手机阅读与读书存在本质区别,手机阅读主要获取资讯,90%的内容看完就忘记,为了记住10%的内容而浪费90%的时间,并非明智选择,而且如果一味沉湎资讯容易被碎片化世界所操纵。

反观读书主要获取知识,使用户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但如果只接受知识,会让用户对变化的社会缺乏感受,失去现实感。所以,最理想的阅读姿势是在知识与资讯中获取平衡。

移动时代的到来加速阅读方式的变革,首当其冲的是知识积累。在我看来,直到今天,传统阅读仍有存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我并不是强调书籍的重要性,书籍只是阅读的载体,或许有一天纸质书走向灭亡,但阅读不会消失,书籍的真正意义在于传统阅读更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体系性,可以适用于对自身成长的长期投资

最后作个总结:移动时代,阅读的最佳姿势是在获取资讯和知识中寻求平衡,远离手机并尽可能阅读各种书籍开阔视野,以建立正确的三观。

作者简介:龚进辉,科技自媒体人,个人微信号:15801490740,欢迎大家加我微信交流、互动,“龚进辉读者群”也恭候你的到来,申请好友暗号:“龚进辉”。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咪咕阅读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从大而全方面去与掌阅、QQ阅读竞争不是明智之举,而像晋江、白熊阅读一类的文学平台,尽管市场占有率低,但因为平台定位清晰,用户粘度反而非常高,从而抬升了平台价值。
创投
在阅文集团CEO吴文辉看来,IP市场的大买家会更开心,因为IP的价值仍在上涨。
创投
头条和即刻分别代表了被动阅读者和主动阅读者的阅读逻辑,看起来它们是相背而行的。但事实上,即刻也有算法推荐,头条也有订阅,对算法来说,只是二者的推荐逻辑有所差别。
创投
近日有微博用户投诉“阅读数下降”,新浪微博客服回应称,确实出现了部分账号阅读数下降的问题。今年微博正全力推进垂直化大战略,部分在大领域内生产同质内容的账号,也会出现竞争力下滑、阅读量下降的情...
产经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诗用来形容在商业化道路上一步一思量的豆瓣再适合不过。然而,“从前慢”的豆瓣今年在商业化上却变得激进,小心翼翼运营起来的多个APP一日之间均被舍弃。
创投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