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与汽车行业“缘分”不浅,在未来或将高度融合专栏

/ 最极客 / 2016-03-04 16:38
尽管现在流行跨界,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互联网企业放着别的行业不跨,而偏偏对汽车行业“情有独钟”呢?

近日,阿里巴巴在北京举行了物联网生态峰会。此次峰会上最吸引眼球的消息莫过于“荣威城市SUV”即将在北京国际车展上亮相。

这款新能源互联网汽车是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基于上汽的SSA平台联手打造。动力系统是上汽自主研发的“蓝芯”,操作方面则搭载了阿里巴巴的YunOS系统。

在谈到此次合作时,阿里巴巴CEO张勇认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是物联网,阿里巴巴在软件、云端等方面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这些布局我们也刻意的希望,把已经有的布局和未来的创新能够融在我们整个互联网的大生态里”。

在这个大生态中,电动汽车成了核心环节。互联网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BAT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汽车行业,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那么,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行业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这种现象又会给各方带来哪些改变呢?

一、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陆续涌入汽车行业

阿里与上汽实质性的合作,始于去年的3月12日。当时,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宣布将合资成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旨在吸引更多的互联网汽车参与者,共同打造“Car on the Internet(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这也是双方继2014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迈出的实质性的第一步。

现在,搭载YunOS系统的电动汽车的出现,意味着这种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阿里巴巴互联网汽车部总监侯剑曾公开阐述过YunOS在汽车领域的作用。

比如,与国内外语音服务商做了项目对接,集成了语音服务,可实现导航控制、拍照、聊天等服务,根据车载需求的适配,定制了车载电话、本地服务等功能。

由此可见,阿里在车载系统方面,是费了不少心思的。阿里巴巴此次的重点不在于汽车本身,而是侧重于打造一个基于汽车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其实,不只是阿里有如此积极的态度,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也对汽车行业跃跃欲试。

最近在造车问题上颇受争议的乐视,也一直在积极进入汽车行业。同样的,乐视也注重系统的推广。在去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乐视与北汽联合召开了“乐视生态互联进入汽车”发布会,正式发布了“EU260乐享版”电动汽车。

这是第一款搭载了乐视车联网产品ecoLink(乐视生态互联)的电动汽车。据介绍,ecoLink兼容了ios和安卓系统,只需用数据线连接手机和车机,就可实现双向控制、互联互通,获得很好的互联网驾驶体验。

此外,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布局汽车行业。

腾讯在去年3月份与富士康、和谐汽车签订了《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发展。

百度则在2014年7月启动“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去年10月,百度宣布其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多种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并且最高时速达到了每小时100公里。

尽管现在流行跨界,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互联网企业放着别的行业不跨,而偏偏对汽车行业“情有独钟”呢?

二、汽车行业优势明显,可使互联网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

目前,各种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被炒的很热。但是细究起来,互联网企业布局汽车行业的本质目标就是如何赚钱。

第一,卖汽车赚钱。

汽车作为一件商品,是可以卖掉赚钱的。汽车的售价一般都很高,尤其是智能汽车等概念的火热,能使互联网企业热衷的新型汽车的价格更上一层楼。如果能在汽车行业占有一席之地,那么获得的收益必定比这些企业现有的业务要高得多。

另外,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阶段,各家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也多少遭遇了瓶颈和天花板。因此,它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业务来维持增长,也是为了能使财报上的数字好看一些。

第二,争夺入口赚钱。

除了可以通过卖车获得收益外,用户也会持续进行消费,而其消费的主要入口就在于汽车的车机。这是O2O的入口,更是车联网的入口。

尽管现在各家互联网企业看似要造车,但在现阶段,他们主要争夺的就是这个入口。而争夺入口的主要手段,就是推广自家的系统。无论是阿里的YunOS,还是乐视的ecoLink争夺的都是这个入口,阿里搞“互联网汽车基金”争的也是这个入口。

造车是个很大也很困难的工程,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很难搞定。目前的互联网企业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从系统入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从系统入手,能够避免与传统汽车厂商产生冲突,也就不会对在汽车行业本就不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举一个其他领域的例子,自从微软收购了诺基亚之后,推出了Lumia950等手机。这让其他的手机厂商不再愿意与微软合作,微软的系统就得不到推广。而在手机行业的“血海”中,微软也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种例子也可以迁移到汽车领域中。互联网企业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贸然造车会被传统的汽车厂商视为竞争对手,不仅增加自身压力,而且难以出头。但是,如果由互联网企业负责入口,传统汽车厂商提供汽车,那么就会变成一种合作关系。双方的优势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另外,互联网企业也可以为传统汽车厂商提供销售平台。比如腾讯就设立了专门的汽车商城。通过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与传统车企合作,在去年“双12”期间创下了1.5亿的销售额。

第三,卖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系统赚钱

ABS电子辅助、巡航定速等都是汽车电子化之后的产物,而这种技术的最高层次就是无人驾驶。

在未来,所有汽车的高端车型都会有无人驾驶功能。但是,传统车企在这一方面并不擅长,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发这种高科技、高难度的东西。这就需要一个供应商,而这个供应商,就是各家互联网公司。

比如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就属于这个范畴。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层面上本身就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尽管难度大,但是一旦成功,就会为其带来巨大的收益。

虽然从理论上讲,第三个层次属于最高层次。但是在现阶段,第二个层次才是引导消费的最快方法。抢到入口,就相当于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也是互联网企业为何对汽车行业“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那么,这样的现象会给各方带来哪些影响呢?

三、互联网与汽车融合有利有弊,最终将实现“双赢”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进入汽车行业,可以为自身带来更大的收益。

用户购买汽车之后,使用周期一般很长。在这一过程中,车机又是用户主要的消费入口,而争夺到了这一入口的互联网企业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服务,并从中获利。

同时,这也能使互联网企业的系统得到推广。另外,互联网企业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试水汽车行业,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未来真正进入汽车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传统厂商来说,互联网企业的进入能为其带来新的活力。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统厂商更乐于接受互联网企业的进驻。他们意识到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是未来的必然走向,所以愿意主动和互联网企业合作。

另外,互联网购物已成趋势,而互联网企业恰恰可以为汽车厂商提供销售平台,提高销量,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对于用户来说,互联网企业与汽车行业的融合能够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认为,互联网汽车不仅会改善人与车的交流方式,还会改善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的交流方式。届时,人、车、路与基础设施将形成四维交互的局面,这种局面将为无人驾驶技术打下完善的基础。

当然,在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安全问题。

自从智能汽车出现以来,导致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这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的。

汽车的所有性能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在安全面前,其他的一切都要向后推一推。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一次次的不断试验,找出各种可能出现事故的地方加以改善,最终形成安全性极高的系统。

其次是汽车行业的门槛问题。

理论上来说,互联网企业在造车方面都有机会,但实际上,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很高,盈利的门槛则更高。

在这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短期内实现高额盈利的可能微乎其微。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必然》里写到:“所有事物都在流动,而新的形式将会是旧事物的融合”。互联网行业与传统汽车企业的融合也是如此,不仅产生了新型的汽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两个行业也在融合之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双赢”。

本文版权归“最极客”所有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