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监管飓风,“P2P”的巨轮说沉就沉金融

金融魅丽 / 姜樊 / 2016-04-20 10:09
去年底e租宝被查仅仅是个开头,今年上海又接二连三地被爆出中晋集团被查、融宜宝被查。来自不同的消息源从各个维度显示,政府要下大力气整顿了,而越来越明晰和严格的监管...

姜樊/文

最近P2P、私募等行业可并不太平。去年底e租宝被查仅仅是个开头,今年上海又接二连三地被爆出中晋集团被查、融宜宝被查。

来自不同的消息源从各个维度显示,政府要下大力气整顿了——不难发现,政府还是挺直中要害的,先下手的这几家,规模可都是业界首屈一指的。而越来越明晰和严格的监管细则,如今已经初露头角。

4月初,清明时节的雨凄凉的气氛在今年显得尤为突出。即便是中晋公司的员工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深信不疑的中晋集团,竟然被警方查封,随后出来的消息竟是,涉嫌非法集资。

吸金300多个亿,后曝多数资金已经被洗出去了,难觅踪迹……

十多万受骗者,也包括了中晋集团的员工,一夜之间几近崩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晋事件曝光前不久,由于《叶问3》票房造价而引发地震的上海金鹿公司被曝老板跑路,3亿资金缺口让平台暂停兑付。尽管后来其母公司快鹿声称接盘这个烂摊子,但沸沸扬扬了几个月,投资者依然惊魂未定。

而在中晋事件哀鸿遍野仅仅一周后,还是上海,还是被查封,还是涉嫌非法集资,但主角已经换成了融宜宝。投资者纷纷向媒体提供线索:只拿到了利息,未达到本金。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去年底,e租宝的被查在业界看来完全是在意料之中。当时有人断言,e租宝即便是不被查封,想必也撑不过一年光景。更有意思的是,在e租宝被查前,就有互金行业人士在公开演讲时,在PPT上直接打出了这么一句话:某租宝,你要他的利息,他要你的本金。

其实,把这些有问题的平台,称为P2P或是私募什么的,也真是委屈了这些行业。他们内在与这些行业完全不搭嘎,就是非法集资,却以“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让整个行业背了“黑锅”。

以至于现在无论什么平台的公关,都会向记者解释一句:“我们不是P2P,我们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就好像“P2P”这个词成了瘟疫的源头,碰一下就必死无疑一样。

真正做P2P等业务的平台,模式不尽相同。但骗子的套路,惊人的一致。

一位参与了中晋案件的上海律师透露,中晋与e租宝的套路惊人相似,甚至比e租宝走得更远。

Step 1    假装高大上,高息利诱投资者。

无论是之前的e租宝、中晋,还是当下不少骗子平台,动辄20%左右的高息,加上挑选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地方办公彰显资金实力,供投资者参观。

中晋的办公地点小编的确没去过,但e租宝的办公楼倒是有幸得见。一层楼高的LED显示屏,循环播放着e租宝的广告;大理石、吊灯的装潢显得格外有气势。

Step 2    员工即投资者,要入职先投资。

无论是e租宝,还是中晋,在被查封的消息传出后,最先跳出来说平台没事儿的,往往是单位员工——当然他们也的确不想让平台出事儿,因为他自己,甚至是所有亲戚朋友的钱,都在这个平台中放着呢。

最奇葩的规定是:我许你比普通平台都要高出几倍的工资,但我要你先投资(有的不下100万),否则您想都别想。

Step 3    高大上的广告,向普通受众疯狂吸金。

中晋被查时,媒体报道称已有300多亿元的规模。上述律师说,如果上海警方不及时查封,可能会与e租宝700多亿元的规模媲美。

不过,手段都是一样的,以新还旧。也就是用后来人的投资的钱,去偿还前面人借的钱。而这其中,高大上的广告,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过度宣传是这些骗子平台的必要手段。当年e租宝在地铁上何等嚣张地大肆铺设广告,在央视广告商中也堪称标王;中晋则冠名知名电视节目“相约星期六”,并请明星代言……

有投资者坦言,要不是看到了这些广告,也不会对其深信不疑。

Step 4   寻求二级市场出路,骗到股民的钱。

律师说,当窟窿越滚越大的时候,平台老板就又会想出奇招:从股市上找齐。

据报道,在中晋出事后,中晋在香港的两间相关公司中国创新投资及中国趋势4月6日股价大跳水后,中国趋势4月7日开盘后跌22.222%,报0.014港币成仙股。

据称,国太控股取得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以期将之打造成包括“中晋系”在内的资产高溢价变现退出途径,但该计划显然已无法实现。

政府已经出手,细则也越来越明晰。而各地金融局也都已经开始全盘摸底非法集资。

在上海融宜宝被曝查封的当天,上海金融局就发文称,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有意思的是,上海的文件堪称史上最严细则,并要求在严格控制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的同时,辖区主要商务楼宇、科技园区、招商中心等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希望这些单位能够在对外办理场所出租手续时,能够更好地对租赁单位的情况有所了解,能够及时地将租赁单位的相关情况及时提供给相关监管部门,以便于监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扩大和矛盾的加剧。

而在此之前,北京金融局也已经启动“冒烟系统”,设置黑名单用以监控各项非法集资案例。随后,深圳也出台相关细则,并叫停房产众筹。

实际上,在监管上并非仅仅地方金融局在努力。

近日,网传国务院组织14部委专项整治一年,虽然有人叫好有人忧,但P2P等领域的行业洗牌是避免不了的。但小编浅见,纵使洗牌死掉大部分平台,也并不见得是坏事,而留下来的,很有可能是真正踏实做业务的平台。

虽然上述报道并未得到国务院证实,但工商部等部委似乎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昨天,关于P2P广告的9条红线的报道引发热议:

1、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未合理提示或警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承担风险责任;

2、对未来效果、收益或做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的。

3、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做出虚假或夸大表述的。

4、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的。

5、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

6、未经许可,以各类名义发布的吸收存款、信用贷款内容的。

7、引用不真实、不准确数据和资料的。

8、宣传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的。

9、提供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金融产品的。

无论网传消息是否属实,但整顿已经开始。行业也的确需要这样的肃清。

如果你采访过哪怕5个所谓的投资受害者,你都会发现他们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怜:他们不少人并不是没看出其中的问题,只是莫名地自信,自己并非“接盘侠”。

有没有没看出来平台有问题的?当然有,但小编相信这并非大多数。骗子固然可恨,但为啥别人不上当?

在多年前小编采访的案例中,纵使骗子平台用出浑身解数伪装自己,但小编随机采访的3名投资者均表示其实投资前已经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并开始怀疑平台有问题,“但就是觉得给的利息高嘛”成了最标准的答案。也有人表示,“只投了1个月,即便是有问题,也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跑路的。”

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

后记

甄别骗子平台方法的版本,在网上已经流传得太多了。小编看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六个字即可概括:不贪心,多查查。

“不贪心”即指不要看到高收益就投资,也许前面就是陷阱。一位律师朋友直言不讳:给到投资者20%左右的收益,贷款成本相当于50%左右。以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这么高资金成本还能赚钱的项目只有两种:卖白粉和卖军火。

“多查查”就是说别瞎听人忽悠,踏踏实实地上网查查。比如,现在不少非法集资的名目从P2P投资,转向了“项目直投”、“私募基金”,但只要稍微百度百科一下就能发现,这些人所说的项目,跟这些名词一点儿边都不沾,更甭说保证高收益了,实在荒唐。

总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