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IP助推Pokémon GO爆红,AR游戏新风口下,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创投

数娱梦工厂 / 陈旭炜 / 2016-07-14 10:21
一方面是Pokémon GO的火热和玩家需求的旺盛,另一方面却是国内AR游戏开发的滞后。AR游戏是否已经到了爆发的风口?这对游戏公司和创业者们又意味着什么?

20160710100713

如果美国《时代》周刊不那么保守,或许可以考虑一下把小精灵们印上封面。这款融合了AR元素、LBS玩法和口袋妖怪超级IP的手游,《口袋妖怪GO》在美国、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上架之后,就迅速登顶畅销榜榜首,并引起全球狂欢。

最新的消息是,随着《Pokémon GO》近期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大受欢迎,“口袋妖怪/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真人电影版权再度在好莱坞引发争抢,据美媒报道,传奇影业目前最接近获得改编权。而华纳兄弟影业也在积极努力以求赢得权利。此外,索尼影业似乎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虽然索尼拍任天堂的IP貌似不可能。借助最新的AR技术,口袋妖怪这个IP正获得重生。

然而,冰火两重天的是,一方面是Pokémon GO的火热和玩家需求的旺盛,另一方面却是国内AR游戏开发的滞后。供需的落差甚至激发了“山寨市场”,宣称自己早于《口袋妖怪GO》的简易玩法版《城市精灵Go》快速“上位”。

这一切不禁令人发问,AR游戏是否已经到了爆发的风口?这对游戏公司和创业者们又意味着什么?

一位AR创业者表示,AR游戏在小众范围内的火爆已经有一阵子了,Pokémon GO的爆红也有Niantic Labs游戏公司开发“Ingress”的铺垫;国内的超次元AR卡牌在过去的两年内也有数千万的销售额。要想达到Pokémon GO的游戏体验,AR、IP、LBS三者缺一不可。

开发AR游戏的门槛:IP+LBS

《Pokémon GO》是由口袋妖怪公司,任天堂和Niantic合作开发的游戏,其中Niantic担任AR技术支持。

2013年Niantic游戏公司开发了AR手游《Ingress》。《Ingress》是一款极客向的手游,玩法与《Pokémon GO》高度类似,同样为基于谷歌地图GPS的线下圈地对战。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15年底,上线两年的《Ingress》的谷歌Play下载量为1400万,已经初步建立起“AR+LBS”移动游戏的生态。

事实上,《Pokémon GO》的开发正是站在《Ingress》的技术积累和现成玩法的基础上完成的。Pokémon Go大火的原因之一在于游戏的创新玩法。玩家通过智能手机联网+GPS定位,使现实地图在手机中被显示为虚拟场景。归属不同阵营的玩家通过在现实中跑动来攻占虚拟地标,而且加入了精灵捕捉环节:通过摄像头,玩家在手机中会看到现实镜头下出现虚拟的精灵,然后可以滑动屏幕扔出精灵球捕捉各式精灵。

Pokémon Go并未使用真正意义上的AR技术,而仅是将图像识别技术叠加到现实场景、启动虚拟影像,即用简版AR技术增强了线下场景的体验,并紧紧连接了线下线上。即便如此都能给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带来的全新游戏体验足以让人雀跃。

《Pokémon GO》的诞生,同样可以视作加入“口袋妖怪”这个爆款IP之后改造的“Ingress”。

上线一周,《Pokémon GO》的下载量已超过750万,逼近《Ingress》两年的用户沉淀。随着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开放,预计在短期内便可实现对于《Ingress》的数据超越。

从极客玩法到大众疯狂,超级IP的助攻

从小众的极客游戏到全民热捧的爆款,有多遥远的距离?《Pokémon GO》的成功告诉我们,或许一个IP就够了。

“口袋妖怪”IP在其中起到的,更多是把引爆热潮的催化剂作用。如果离开了超级IP《口袋妖怪》的助力,Niantic的AR游戏,或许还是一款小众游戏,至少没有那么火爆。

那么,《口袋妖怪》到底有多火呢?以下数据或许能帮助你快速了解一番。

Pokemon是任天堂于 1996 年始推的一大爆款类 Game Boy 游戏,历经《口袋红/绿/蓝》、《口袋黄》、《口袋金/银》、《口袋水晶》、《口袋红宝石/蓝宝石》、《口袋火红/叶绿》、《口袋绿宝石》等多个故事及地图版本的改进,成功积累了众多重度类游戏玩家,漫画、书籍、对战卡片等周边产品亦销售火爆。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16 年 2 月 29 日,《口袋妖怪》系列游戏已发售 25 款游戏,内容覆盖 700 种精灵角色,累计销量已达 2.01 亿套(若纳入衍生品则为 2.79 套),年均创收 15 亿美元,可见该款游戏具备广泛且易于变现的终端用户基础。

吉尼斯世界纪录曾在2008年《吉尼斯世界纪录游戏玩家版》中授予了《口袋妖怪》系列游戏包括“有史以来最成功的RPG系列游戏”“拥有最多衍生电影的游戏系列”等在内的八项纪录。

2016年7月,随着《Pokémon GO》游戏的爆红,真人电影的改编也正在被好莱坞哄抢。据美媒报道,传奇影业目前最接近获得改编权。而华纳兄弟影业也在积极努力以求赢得权利。最近的消息是《超能失控》编剧Max Landis将为该片写剧本。

AR游戏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长久以来,AR游戏在国内的游戏市场便一直处于非主流的地位。

游族网络COO陈礼标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曾给出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据陈礼标介绍,目前国内从事AR应用开发的企业有200多家,其中大多数有意向和已经开发过游戏类应用,包含商业广告性质的游戏。但是国内共有数万家游戏企业,占比1%都不到。

市场空白之下,《Pokémon GO》的意外爆红,打开的或许是一个崭新的风口。

Pokémon Go无疑已经成为了现象级手游,其轰动效应不亚于手游初起时的《水果忍者》和《愤怒的小鸟》。考虑到目前游戏内只有来自初代红蓝版本的150只精灵,而目前精灵宝可梦世界的总精灵数已达720多只,且还在持续更新中,留给Pokémon Go的空间还很大;而且目前玩法简单,以精灵捕捉为主;后续会升级通信功能,开放精灵交易,推出全球排名,甚至允许玩家自定义等,这些都将增强游戏的可玩性和生命周期。

据悉,Pokémon Go已经公布了外设“Pokémon Go PLUS”,为精灵球造型的硬件产品;未来,还会开放Hololens版、 Google glass版,利用真正的AR显示终端和交互技术,进一步提升游戏的便捷性和可玩性。但这是否就意味着AR游戏时代的到来?

陈坚同时提醒到,“《Pokemon Go》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因为这是建立在ingress团队优秀的开发能力和Pokemon巨大的IP价值基础上的,同时由于IP跟游戏玩法高度吻合叠加下,才在世界上掀起了巨大的风潮。因此国内即便做到这类游戏,也很难达到《Pokémon GO》的高度。”

虽然复制《Pokemon Go》的成功困难重重,“但AR游戏未来的潜力仍然巨大。”陈坚说道。

陈坚认为,AR游戏从重到轻可分为三种模式,即:

(1)卡牌模式,操作体验类似于桌游,是一种基于实体AR卡开发的游戏,典型如《MR三国》,支持实体桌面对战和眼镜模式;

(2)手游模式,运用LBS、SLAM技术的AR游戏,通过虚拟宠物可以跟现实世界的地形、物品进行互动,《Pokémon GO》便是其中代表;

(3)基于AR眼镜模式产生的体验和玩法,如《游戏王》展示的那样,目前尚未成熟。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国内游戏开发商能在Pokémon GO的热度之上迅速开发类似的增强现实游戏,则能迅速抢占市场,基于对玩家心理、用户需求、本土市场的了解,在国内市场打败Pokémon GO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AR游戏创业者而言,AR和玩法创新更为关键

相比于用户,资本在AR上的布局显然要更早。阿里巴巴今年2月领投了AR公司Magic Leap的7.94亿美元融资,腾讯也参与了Meta的5000万美元B轮融资。

在《Pokémon GO》热度的带动下,AR行业的投融资有望升温。

陈坚表示,原来大家对于AR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积累,所以对于行业并不透明。通过这一次的资本进入,那些原先在AR行业有过积累的企业将有望崭露头角。

“对于游戏行业而言,技术永远是基础。”陈坚说道。

在《Ingress》时代,Niantic已经积累了较为完备的“AR+LBS”移动游戏的生态。“口袋妖怪”IP在其中起到的,更多的是将Niantic现成的游戏玩法由小众极客群体带向大众玩家的过程。Niantic由谷歌内部孵化而来,其运用的技术来源正是基于谷歌地图。这与国内游戏市场的现状截然不同。因为国内游戏厂商手中多少还是握有一些IP的,或大或小,而在“AR+LBS”移动游戏的生态的积累却十分薄弱。

而对于广大中小游戏开发商而言,玩法上的创新或许更为重要。

以《城市精灵GO》这款游戏为例,借助《Pokémon GO》大热的东风收益颇丰,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些许启示。

在7月6日,游戏一度攀升至付费下载第一名,7月7日,游戏一天涌入8万人,服务器不堪重负的挂了,后来服务器以每天数十个的速度开放,勉强能承载涌入的玩家。7月9、10日官方开启限免,游戏顺利占据ios免费榜榜首。

《城市精灵GO》能够在模仿者众多的手游之中脱颖而出,除了借势《口袋妖怪》的IP以外,离不开其在玩法上的微创新。虽然其IP同人+伪LBS的玩法常常被人吐槽山寨。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简单的玩法创新都能带来巨大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有什么理由放弃对于游戏玩法的发掘呢?

数娱梦工厂  陈旭炜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