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伪3D电影泛滥:“愿打愿挨”的结果专栏

砍柴网 / 龚进辉 / 2016-07-23 15:08
别看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飘红,行业乱象比比皆是,比如伪3D电影横行。《寒战2》在香港只上映2D版本,在内地摇身一变成3D版本,这一特殊“照顾”并不是片方对内地观众的优待,...

别看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飘红,行业乱象比比皆是,比如伪3D电影横行。《寒战2》在香港只上映2D版本,在内地摇身一变成3D版本,这一特殊“照顾”并不是片方对内地观众的优待,真实目的只有一个:圈钱。不过,观众经过大量3D电影的洗礼,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寒战2》毫无必须3D效果呈现的场景,而且很多画面并无3D效果。

显然,无论《寒战2》票房多高、口碑多棒,都无法掩盖其在3D效果上欠缺诚意的弊端。毕竟,“多快好省”的3D转制,与3D摄影机和3D系统实拍相比,是一种赤裸裸的偷懒行为,效果呈现自然无法得到保障,业界习惯称其为“伪3D电影”。

事实上,《寒战2》并非个案,同一天上映的2D《大鱼海棠》也被制作成3D版本。自2010年以来,国产3D电影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7部3D电影上映,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特征:电影披上3D外衣后号召力大增,票房表现不俗。

在我看来,伪3D电影横行是中国电影市场无序竞争的阶段性产物,急需回归正轨,还观众一部视觉效果值回票价的3D电影。

3D转制比3D实拍更有市场

3D是电影的一种拍摄制作技术,技术是为了配合故事情节,为更好地讲故事而采用的拍摄方式。3D电影早已存在,早期多为纪录片,比如2005年卡梅隆为探索3D技术拍摄的《深海异形》,也有少数商业片尝试从2D版本转3D,也就是常说的3D转制,比如《超人归来》、《哈利波特5》。第一部3D实拍的商业片是2008年上映的《地心历险记2》,直到2009年末《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才真正引爆3D电影市场。

嗅觉敏锐的中国电影人将3D技术视为强有力的票房推手,于是开始疯狂地在电影中引入3D概念,2010年初上映的《苏乞儿》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产电影,标榜“3D醉拳首现银幕”,此后《龙门飞甲》《画皮2》《富春山居图》《四大名捕2》《一步之遥》等电影争相主打3D电影。不过,3D效果真正备受好评的只有《龙门飞甲》,《画皮2》次之,其他均为特效五毛的伪3D电影。

片方之所以热衷于伪3D电影,不是为了讲好故事,而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3D转制只需花费300万元左右和几个月“打磨”,成本极低,但可能带来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票房,属于典型的四两拨千斤手法,已成为电影行业公认的圈钱法宝。

事实上,3D实拍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烧钱的苦力活,当初徐克为拍摄《龙门飞甲》费尽心思,整部电影投资高达2.5亿元,超过一大半的资金砸在3D拍摄上,而且耗时很长。即便是3D技术积累深厚的大导演卡梅隆,带领团队花了1年多时间将《泰坦尼克号》从2D版本转成3D,最终呈现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他直言转制后的《泰坦尼克号》只达到2.8D,其他3D电影充其量只有2.4D。

可以想象,那些资金、时间投入不到位的伪3D电影,呈现效果是何等糟糕。更现实的是,部分故事题材的国产片并不适合做成3D,从事3D电影研究的学者蒋勇认为,“现代题材的动作片做成3D,由于动作戏镜头切换太快,很容易让观众看起来头晕,目前这个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也就解释了好莱坞很少把动作片拍成3D电影,而伪3D电影泛滥,给原本信誉就不好的国产电影造成致命伤害。

伪3D电影横行:愿打愿挨的结果

或许你会问,既然伪3D电影如此坑爹,为何观众还是乐此不疲地买票观看,而不是避而远之?在我看来,3D电影在中国如此受欢迎,本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果。观众看电影除了关注明星阵容和剧情,特效也是一个选择要素,在他们看来,3D电影等同高端,是视觉特效的保障,成为吸引其进电影院的加分项。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观众太过宽容,一个从事影院管理10多年的经理人曾感慨,中国观众可能是全球最宽容的观众,他们对电影3D效果的好坏并不在意,电影够不够火才是购票的主要原因。网上骂电影烂的绝大多数是影评人,至少是影迷,数量极为有限,普通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觉被坑,通常哀叹一声,或者给出“还行吧”的评价,毕竟不能以专业人士的标准要求大众。

有需求就有供应,加上3D电影比2D电影票价高且容易获得排片,自然搭上了银幕增长的顺风车。2009年,中国影院银幕只有4000多块,3D银幕不到100块,2014年第一季度突破2万块,其中3D银幕占70%以上。所以,3D电影票房过亿也就见怪不怪,甚至超过10亿。

反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电影市场接近饱和,银幕数多年未涨,其中3D银幕占比不到20%,院线对3D片源需求不强烈。中国则恰恰相反,大量新建影院都配置3D银幕和放映系统,加上观众对视觉奇观兴趣不减,3D电影自然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指挥棒也扮演重要角色。2012年之前,中国每年引进20部进口分账片,以好莱坞商业片为主;2012年之后,中国每年额外引进14部特种电影(3D或IMAX格式),国内只有中影和华影两家国字头背景的公司才具备引进海外电影资格。尽管抵制(设置“国产电影保护月”)还是拥护好莱坞大片争论一直不休,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中影、华影机智地选择后者。

政策规定,进口分账片片方只获取25%的票房,剩余75%由院线和发行方中影或华影收入囊中,考虑到好莱坞大片在中国人气居高不下,这无疑是笔划算的买卖。引进大片的同时,每年国家还拿出电影专资办的部分资金,用于鼓励国产3D和巨幕电影,票房越高补贴越多,最高可达1000万(票房5亿以上),《画皮2》曾获此福利,相当于3D转制没有花钱。

在畸形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成为3D电影发展的天然沃土,越来越多的国内片方热衷于3D电影,过去水火不容的IMAX与中国巨幕已经能适用于同一部电影,甚至以制作精良著称的好莱坞也频繁推出特供中国的3D电影,比如《超体》《超验骇客》《机械战警》等,正是看中3D电影钱景光明且与观众利益息息相关。

写在最后

从美国兴起的3D电影已经发展成一种“中国特色”,无论是好莱坞片方还是国内片方,对3D电影兴趣大增的动机是圈钱。在我看来,片方需要守住节操,既然观众花了高价买票,就必须呈现货真价实的电影,3D效果不能打折扣。

同时,如今中国电影片源充足、院线普及、新技术上道,政策应该适当向更多“弱势”电影倾斜,比如文艺电影,这样才能丰富电影类型,避免出现过度“偏食”3D电影,加剧电影行业发展不平衡。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