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墙角、改协议,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竞争已经变成了“蒙眼狂奔”?创投

砍柴网 / 搞机哥 / 2017-09-20 11:38
今年以来,知乎、微博、头条的系列产品都进行了改动,这些内容平台,在内容形态、产品功能、信息推荐方式上,都越来越像,与其说是在扩张边界,不如说这三家在相互越界。优...

挖墙角、改协议,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竞争已经变成了“蒙眼狂奔”?

互联网用户的协议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可能没什么人看,但每个互联网的平台都有,而且只要你使用这个平台,就表示你同意了平台上任何不平等的协议。

最近,新浪微博的一条简单的条款变更引来了用户的严重不满,还被部分媒体评价为是微博2017年最大的公关危机。

说它“最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影响范围尽人皆知,但这次危机,却货真价实的动摇了微博的根基。

先来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9月15日,微博更新了《微博服务使用协议》。协议中的第1.3条和第1.5条规定,引发了一些用户,尤其是内容创作者们的注意。

该规定表示: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用户同意不可撤销地授权微博平台作为微博内容的独家发布平台,用户所发表的微博内容仅在微博平台上予以独家展示。

协议还称,未经微博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或授权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使用微博内容。

这也就意味着微博对用户的著作版权无偿的占有,以后就不能够把在微博上已经发布的内容再发布到其他互联网平台上。由于“第三方”的指代范围也并不明确,连线下的内容操作,例如出版、授课、商业开发等,也被列入了违规之列。

一时之间微博上也炸开了锅,一些微博大V也强烈指责对平台的不满。

面对用户们的质疑,9月16日凌晨,微博官方通过账号@微博管理员 发布了就此事的第一次公告。表示:对用户的质疑,微博深感不安和抱歉。

同时,删掉了1.3和1.5的部分内容,主要删除的内容是 “用户同意不可撤销地授权微博平台作为微博内容的独家平台”,及强调微博为用户内容的“独家展示”以及索赔款项归微博平台独立所有等内容,最受争议的“用户不得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微博内容”仍在协议中保留。也正是因为这一条目,还是让用不难以理解和接受。

于是,9月16日下午,@微博管理员 再次发声,对大家提出的质疑进行了解答,并明确表示,“用户对自己的原创内容毫无争议地拥有著作权,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也不会例外。用户对于自己具有完全权利的内容,自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到其他平台。”

就是这则安装前极易被用户忽视的用户服务使用协议,意外地将新浪微博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次存续已久的用户协议更新、两次紧急回应、一次协议版本调整,也看出了微博在内容分发平台竞争激烈中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一方面微博多年以来,自身在用户体验和版权保护上没有实质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竞争者们带来的压力。

一场被用户诟病的霸王条款背后,很明显是版权激烈的竞争,但竞争的同时,也看出各家在打法上的激进。

微博、头条、知乎的“三角恋”

说到中国互联网内容平台的佼佼者,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两个巨头产品,知乎和今日头条。

前段时间知乎的“想法”上线,今日头条从“悟空问答”到签下300多个知乎大V。

今年以来,知乎、微博、头条的一系列产品都进行了改动,这些内容平台,在内容形态、产品功能、信息推荐方式上,都越来越像,与其说是在扩张边界,不如说这三家在相互越界。

微博的“头条化”

今年微博在改版的时候,首页不再单一的只是用户关注的内容,而添加了热门的内容,活生生变成了一个新闻客户端的形象,就连页面也和今日头条做的一模一样。

头条的“知乎化”

早在去年开始,头条上的问答内容就越来越多,而从今年开始,今日头条正式将问答版块更名为悟空问答,并上线独立APP。

而在今年初,“悟空问答”就在各处撒钱。除了签知乎大V外,还对邀请所有头条号的知名作者参与到“悟空问答”中,甚至标注发表一篇原创问答内容将可获得100—500元不等的奖励。

显然今日头条已经变成了一个大众平民版的知乎。

知乎的“微博化”

本以为能在知乎这片领地上寻找到一阵清流,可8月份,知乎推出的“想法”功能却打破了这一幻想。

“想法”是一个类似于微博的即时短内容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在这里发布简短的碎片内容,也可以看到关注的人的更新状态。

按照知乎官方的说法,这是一个“让用户能更便捷地分享思考、观点和灵感的轻量内容信息流产品“。

但对于用户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恐怕就是,知乎也可以发朋友圈了。

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内容生产平台,还是内容分发平台,之间越来越像,界线也越来越模糊,其中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内容平台期望建立自己与用户的关系,就得利用问答、短内容的分享来争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但相互竞争时内容平台越做越像,以及产品服务的趋同,背后反应的却是各个平台竞争下的焦虑和运营上的激进。

竞争中的“蒙眼狂奔

我们还从这次微博“霸王条款”事件开始说起,虽然微博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并且也对条款进行了修改,但恐怕这只能暂时缓解用户们的愤怒。

由于对于微博版权问题的失望,许多大V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将把内容发布于其他平台,豆瓣、简书、头条等都成为经常被提及的对象。

毫无疑问,微博这次的协议修改显得有点激进了。

首先,微博指出的“非法抓取”,明显是在今日头条的新产品微头条的压力下产生的,但为什么不明确提出禁止“非法抓取”,却使用如此模糊的概念来延伸其权利呢?

这就反应了微博的焦虑以及运营上的冒进:随着内容分发平台进入白热化,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微博原本独占的“社交-短内容”生态之中,许多平台也越来越重视原创的版权问题,但微博想通过更改条款的方式来获取内容创作者的全部版权,未免有点太狂妄自大了。

二来,微博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一方面自己是创新的引领者,另一方面又用激进的运营策略一步一步分离BC两端的用户,比如说一味的追求活跃度却任其僵尸粉和营销号的泛滥。

一直以来,微博的弱势是在于缺乏深度的内容,但随着各个内容平台的不断崛起,内容的不断分流已经让微博失去了原来的光辉。

再加上自媒体创造个人品牌时代的来临,微博却提出这样的不平等条约显然是间离了与用户之间的感情。

微博所面临的用户反弹,或许只是内容平台激烈竞争之下,一场来自用户的集体反抗。

至于像头条那样,直接挖角大V,把内容平台当成直播平台一样运营更是不可取的,不光失去了平台原有特色,还带来了高昂的运营成本。

挖走知乎大V归根到底,做的还是内容分发的渠道,就像百度一样。

虽然创始人张一鸣曾说过“不作恶”的价值观,但是在激进“砸钱”的策略,纯粹的追求流量,也未必能带来稳定的读者。

因为头条签约的只是其中的中小V,这部分用户供应的内容根本没有直接变现的可能,也无法带来收益。

我们都知道今日头条运营的厉害之处是把新闻、短视频、直播等多种产品形态共同完成,也能形成流量的转化,可以在移动端上实现一种多样化的媒体,但这也是头条的软肋。

因为今日头条的内容更多的是关注者放出的内容,这是“千人千面”的效果不佳的曲线救国。但是大V入场后,继续通过这种形式来生产内容,原先在平台上耕耘的中小V自媒体得到的流量推荐将被压缩锐减。如果什么都做,最后可能臃肿的什么都不是。

对于知乎的“想法”上线,更是存在着极大的挑战。

知乎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内容的质量,最早的一批知乎用户都是一些以产品经理为主的互联网人群,到如今的全部开放,知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内容品质和社区氛围的冲击。

而“想法”的上线,也就意味着用户会分享更多的与知识无关的内容,这也是知乎未来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另外,知乎的“想法”鼓励用户分享知识,但什么是知识?哪些内容适合分享到想法?这是很难区隔的,所以知乎用户可能会有一个困惑,什么内容适合分享到想法?想法适合分享什么内容?

这种困惑带来的后果有两个,一个是,用户什么都不分享,还有一个是,用户什么都分享,时间久了难免就会变成一个“鸡肋”。

虽然出发点是想尝试一个新的场景,争取更多的碎片化时间,但这样的问题也在无意识的疏远了自己的用户群体。

知乎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引入碎片化“想法”增强活跃度,而是如何留住一批平台孵化出的大V并且保持他们的活跃度。但是知乎好像只忙于做知识付费及信息流“想法”了,在问答社区上运营的传统优势品类上并无出色突破。

而知乎另一个板块“知乎专栏”,在内容生产者的流量推荐上也做的不尽人意,就导致了许多优质的内容无人问津,而八卦热点的话题却屡占上风,这就导致了生产优质内容的用户活跃度下降是必然的。

老的大V受利益诱惑被大量撬走,而新大V培育相当缓慢,这或许是知乎最大的困境。

如今,优质的原创内容已经成为互联网内容平台争取线上流量的最重要的一环,在竞争的同时,各家的打法虽然能让各平台之间某种程度上达到新的制衡,但是产品固有的特色被逐渐消磨、运营的手段的欠佳等等也是各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为,在高度商业竞争的内容市场,如果不注意吃相或者放任傲慢的态度,不仅会伤害一直默默耕耘的作者,更会伤其自身,毕竟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后果都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