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独享”,纳什空间玩出新花样创投

砍柴网 / 零售前沿社 / 2017-12-27 12:39
“独立+联合”模式,既保留了更加符合国人办公习惯的隐私空间,又配套了联合办公的共享服务,已经成为纳什空间在共享办公领域进行差异化运营的主打产品之一。

12月21日,对于共享办公品牌纳什空间来说可谓双喜临门。

其一,纳什空间宣布其位于北京北辰世纪中心的鸟巢旗舰项目正式开业。据了解,该店占地约13000多平米,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共享办公场所。而据纳什空间创始人兼CEO张剑介绍,早在开业之前的试运营阶段就已经实现满租的状态。

其二,张剑宣布纳什空间获得来自华融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华融融德将以投资方和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纳什空间一起,将双方的资本运作能力、地产资源积累与资产管理能力形成有效协同,在城市更新、共享办公和资产管理领域开展深度的合作。华融融德方面认为,共享办公代表了未来的方向,纳什空间有着良好的盈利模式和市场基础。

来自市场和资本两个层面的良好反响,不仅证明共享办公这种形态的未来前景,同时也印证了张剑对于共享办公的全新理解——不仅提供空间,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与入驻者的关系。

同质化竞争中寻找“异质”

共享办公这种舶来的模式,2015年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据艾瑞咨询不完全统计,2016 年一线城市共享办公的品牌总数达284 家。有观点认为:“共享办公是有创业、技术以及组织文化对于办公更高的灵活性需求所驱动的。”

综合看,共享办公火爆无外乎三点原因:首先小微企业在不断增加,对办公服务有了刚性需求;其次,共享经济在中国市场普遍被接受,给了市场孕育的空间;第三,资本的跟进,反向刺激了业态的增长。在地产行业遇冷的大背景下,顶着“共享经济”光环的共享办公显然是资本的优质目标。

火爆的另一面是同质化竞争严重,摆在纳什空间创始人团队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盈利或者说如何提高入驻率可持续发展。综合看,业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个:租金收入和后续服务增值,其中的服务无疑是最被看重的,每一家都在不断尝试不同打法,目的就是增加与入驻者的粘性。单就服务而言,存在两种方式即直接服务以及撮合式服务。这两点,纳什空间内也均有涉猎,但张剑认为,互联网时代,早已没有核心秘密存在,竞争是透明的,“说到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就是会不会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到位。”

基于空间的商业模式,虽有地产的基因,但张剑表示,“纳什空间不是传统的房地产经营商,而是致力于做一家未来办公的基础运营商。”这也是他创业之初的原动力。

严格讲,纳什空间是进入这个领域最早的一批。2013年创业,到当年年底纳什空间已经吸引30多家企业入驻,到了2014年底,客户增长到200多家。截止记者发稿为止,纳什空间已经覆盖5座城市,在管面积突破7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逾7000家,累计服务超过10000家企业。

纳什空间的总部在北京北辰世纪中心,楼内结构十分规整,13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张剑并未全部用来做办公场所的开发,而是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整合了光猪圈、便利蜂等众多合作伙伴,可以提供零售便利店、西餐厅、健身房、书店、艺术展示等丰富的配套服务。这种组合方式符合张剑对于现代办公的解读。

对此,张剑有独到的解释:“办公形态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常规的办公基于效率的考量,对于办公环境以及场景都有显著的要求,但当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介入的时候,原有的办公组织形态功能会被重构,工作者不需要被禁锢在固定的环境中,也可以实现工作的成效。”

同时,“中国和发达国家差别并不大,国外所说的千禧一代,也就是中国的80、90后,追求个性化的解放,自由的办公环境,智能化的办公系统成为主流、科技感和时尚感变成刚需。”

零售前沿社记者走访时发现,像汉能、京东这样体量的企业在纳什空间都有入驻。外界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小微企业才会入驻共享办公空间,但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甚至跨国公司偏好这种方式——灵活的办公空间使大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较快地扩大或缩小规模,项目团队尤其如此。从全球的统计数据来看,相比传统写字楼,大企业入驻WeWork可降低20%—30%的成本。

“共享”中体现“独享”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过,“每立方英寸的空间都是一个奇迹”,这句话在纳什空间内部流传的很广。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剑认为空间同样具有生命,空间与工作的融合,他一直坚持纳什空间是办公场景革命,打破原来固有的思路和局限,也包括共享办公中的常态化。

这一点在纳什空间鸟巢旗舰项目的场景中就有体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超级工作室,另一个就是城市会客厅。

不同的客户对于空间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张剑介绍,从2016年起,纳什空间就在打造“超级工作室”的概念,这应该是纳什的拳头级产品,在“共享”的大命题之下,“独享”依然是真命题。“独立+联合”模式,既保留了更加符合国人办公习惯的隐私空间,又配套了联合办公的共享服务,已经成为纳什空间在共享办公领域进行差异化运营的主打产品之一。

在鸟巢项目中,超级工作室有了更大的面积,一般为100平米-300平米的独立空间,配套设施齐全。很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老板看了场地产品后,一下就非常喜欢,张剑对这样的产品路线也越来越笃定。空间从资产属性变成服务属性,商业模式从租金导向变成流量导向,属性从地产属性变成平台属性。特别是做平台,需要为这一类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然后有多次服务,并把它变成一种可以输出的服务模式。

如果说超级工作室是纳什空间在产品组合上一个创新,那么城市会客厅则是其在空间生态配套服务上的持续迭代。

以最新开业的鸟巢旗舰项目为例,其在三层专门打造了一个面向入驻的CEO、高管和周边企业、人群的高端商业会所,可以主办、承接关于创业创新、互联网科技、商业财经、商务社交等诸多主题活动。这些可能提供的服务在创业过程中为刚性需求。使用也很简单,可以通过下载纳什空间APP预订会议室、会所等相关服务。

张剑很看好这种生态的打造,因为不仅扩大了会员的入口,也使得用户留在纳什的时间更长。如果只是看单纯的DAU,纳什空间或许无法跟美团、京东等平台相提并论,但每个长达8小时以上的停留时长,这让纳什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面向未来的竞争

共享办公空间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比如低成本办公,社交,资源对接等需求。很多的商业模式也是基于这种用户需求而建立。商业模式向来不是秘密,对共享办公,不仅在于给创业者的路有多宽,更在于能陪创业者跑多远。

共享办公行业风起云涌,资本裹挟着盲目之心而来,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张剑看来,坚守对办公场景的创新和打造,也在考验自己对未来的想象力。

曾有一位媒体人写过这样一段话:“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最需要的不是棉袄,也不是信心,而是对自己的重新想象力。”

如何构建自己的想象力,从纳什空间的名字似乎可以寻找到答案,“纳什”是来自博弈论的重要术语,表述的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张剑也希望在空间张力和用户需求之间找到那个最优的平衡。如何做到平衡?

不止一次,张剑描述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去奥森公园的跑团成员可以把车停在纳什空间鸟巢旗舰项目的楼下,跑完后可以在光猪圈进行恢复性的训练、洗澡。如果你愿意,可以在纳什空间办公,在城市会客厅会客、吃饭。就算是带着孩子,也可以放在纳什空间里配套的儿童教育机构托管。这是一幅很美丽的画面,满足了创业者所有对于工作生活的想象,相信这些富有温度的情景在张剑的脑海中里已经构建了千万次,也有理由相信这也是张剑以及纳什人激情所在。

想象力延伸了纳什空间的边界。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