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首播成绩喜人 能否再续前两季好口碑?水煮娱

砍柴网 / 娱乐独角兽 / 2018-02-25 13:02
《舌尖1》推出了美食纪录片的新类型,但是近年来美食节目扎堆,这就要求纪录片必须在食物的基础上,给观众一些“提升的东西”。

春节和美食更配呦!这似乎是中国人约定成俗的认知,随着除夕夜、春节的到来,年夜饭、特色小吃也迎来了长达半月之久的霸屏;恰逢此时,《舌尖上的中国3》(简称《舌尖3》)也如期而至,在正月初四迎来了精彩首播。

“大年初四供迎灶神,选今日开播,有讲究!”某网友感慨道,而这一评论也登上了豆瓣热评榜单。昨晚,《舌尖3》一经播出便掀起收视狂潮,实时收视达到1.8左右;同时迅速抢占微博热搜榜单,同名话题掀起“舌尖上的新高潮”:时隔四年,再次归来,《舌尖3》高调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前两季立足美食本身,《舌尖3》再次拓宽美食纪录片的新边界,将目光瞄准食物背后的人文故事,致力于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美食的迁徙与融合,“中国人是如何一点点吃成今天的样子”,是总导演刘鸿彦对《舌尖3》的定位和解读,而昨天播出的第一期“器具”正是全新方向之一。

八大主题重新定义“美食”,《舌尖3》拓展美食新边界?

节目进行到第三季,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在观众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中规避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抢占被影视剧内容不断挤压的时间空间。“如果没有创新、突破和发展的话,我相信观众是不会满足的,这是我们这一季创作时的挑战;如何寻找定位,在前两季的基础上有一些新的突破和发展,我们不断在思考。”总导演刘鸿彦坦言。

“食物、人物和文化”是她最初确认的三个核心点,以食物为载体,探寻背后人物的故事和其中的文化传承,是他们确认的主题方向。在此基础上,她们走遍“千山万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拍摄上百种美食,最终确定了“器具”、“小吃”、“宴席”、“食养”、“厨人”、“点心”、“节气”和“融合”八个主题,组成了《舌尖3》。

不难发现,这八个主题相互独立却又浑然一体,既有超出狭义美食定义的器具、食养、宴席等“大美食”系列,也有点心、小吃等对美食的纵深探索,更有节气、融合等“美食周边”,这种对于美食的全方位探索,关于历史文化、人物命运以及食物关系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美食链条和“舌尖上的中国”版图。

以第一期器具主题为例,七孔穿山灶是劳动人民对于热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蒸笼的出现是对水能转化的新探索,铁锅的出现让万千食材在短时间成为美味佳肴,一刀多用的厨刀是中国厨师的特色,花打四门的独门绝技是厨人对于火候的把控,家家必备的泡菜从坛子的选择到选料都极为考究,实用之余兼具巧思的餐具让食物和空间时间完美融合……“器物,不仅是承载食物的容器,也是我们的审美以及心灵层面的表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指导生活的金科玉律,却也因太约定成俗而被忽略,美器之于美食亦是如此。“像器物这些很容易被忽略,能拓展到这儿很好,食物是美食的集中表达,再由食物追溯到背后的故事。”网友表示。

值得肯定的是,在呈现器具的过程中,节目还选用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作为辅助,既展现了器具的优势,又紧扣“舌尖”主题,让观众在感慨器具的同时口水不断,为美食所俘获。

石板粑粑的独特酝酿了怒江江畔夏天的味道,石烹松茸的烟火气是中国人对美味的期许,陕州十碗席是地坑院人智慧的结晶,清水炒蛋完美展现了章丘铁锅的“不粘锅”,金边白菜成为花打四门的“代言人”,西蜀老谭泡菜鱼展现了泡菜的复合性和灵气……食因器而风韵,器因食而多姿,美食和美器的融合,才是一次完美的饮食体验。

“爱是最好的调味品”,文化诉求和年轻人如何情感共振?

“不离家不懂思乡之情,不食肉糜不懂糟糠之甜。如果美食单纯的只剩下美食,那便是节目之悲,无从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情感,那节目也像树皮一样没有价值被我们咀嚼。”某豆瓣网友表示。的确,《舌尖》系列之于太多人,承载着关于家乡的思念,也正是如此,《舌尖3》才能够在开播之初,引来全网感慨“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我们希望能够挖掘出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不难发现,节目中融入了大量关于历史传承、关于人文故事的元素。以章丘铁锅为例,十二道工序、三万六千次的捶打,它不仅成就了鲁菜,而且奠定了中国烹饪史上“炒”的独特地位,也成为中国美食遍布世界的重要烹饪方法。

每个器具、每道美食背后,都有一群为此努力了大半生的人,而他们的故事看似寻常,却又是当下最为稀缺的存在。当然,这些人和故事以及历史文化的加入,也为《舌尖3》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或许可称之为纪录片与生俱来的弊端,那就是专业讲解之余却往往走向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当下年轻人的共鸣。

“文化诉求是我们必须要表达的,但是怎么表达的生动,而且使之被更年轻的群体接受,是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的。”刘鸿彦坦言,“我们希望把食物背后的人物故事用一种最生动的状态,最饱满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对于人物的表现,肯定会有纪实风格的加入。纪实影像对于表现人物和对于纪录片的表达来说,可能是一个特别好的手段。”

不难发现,《舌尖3》跳出以往纪录片作为旁观者的角度,加入了大量的采访元素,让人物和故事更加立体真实,更容易和观众引起共鸣。“不后悔”、“争取多干两年”,83岁的铁匠王立芳和儿子儿媳谈起当初卖铁锅的情景颇有感慨,朴实的话语催人泪下,一辈子执着于打铁他将其归之于“清心”,浮躁社会中一种难得的坚持。

除此之外,花打四门独门技法在陕西落地生根、代代相传,传承的力量催人泪下;泡菜,这道家家必备、却味道各不相同的家常菜背后,从坛子的选择、选料的苛刻,都是非常严格,“爱是最好的调味”;“为美食做美器,是我后半生最大的梦想”,全家迁徙至景德镇只为圆一个餐具的梦。

不疯魔不成活,是这些人和他们的故事最好的刻画,骆永红将其总结为“偏执感”,一辈子专于一事,沉得下来守得住,而这正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一种精神。这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工匠精神的强化正是《舌尖3》的价值升级。

“千呼万唤始出来”,《舌尖3》能否再掀“舌尖上的高潮”?

近年以来,泛娱乐产业屡屡以黑马的意外之喜和惨痛的教训寻找市场的规律,“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似乎成了摆在所有从业人士面前的难题,却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时隔四年再次归来,《舌尖3》凭什么一开播便俘获大量观众呢?

“纪录片跟时代有密切的关系,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风格、内容必须要有调整和变化,因为观众的审美和接触的东西变得太快了!”刘鸿彦指出,《舌尖1》推出了美食纪录片的新类型,但是近年来美食节目扎堆,这就要求纪录片必须在食物的基础上,给观众一些“提升的东西”。

“我们做了一些调查,观众审美中不变的东西要保留,变的东西需要调整。纪录片工作者对时代的脉搏和气息一定要把握住。”刘鸿彦表示。的确,节目进行到第三季,创新是必须的,而这些变与不变也将成为节目俘获观众的关键,除了上文提及的对于主题、人文故事的创新外,节目还在国际化、音乐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创新。

“对于观众来讲,故事是通用的,不管哪国观众,首先都要讲故事,通过故事来传播。”国际化传播对于深耕纪录片多年的刘鸿彦来讲,似乎并没太大的难度。在她看来,一方面要瞄准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食,如饺子等,将最具传统文化色彩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行呈现;另一方面,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东西接受起来会有难度,但是也有相通的东西,比如情感、食物。

除了国际化的视野外,《舌尖3》还在音乐上进行了全面升级,让音乐服务于主题,形成视听艺术。据了解,此次的音乐主打民乐,将民族感和现代感柔和在一起,力求让纪录片“更气质、更中国”。

当然,变与不变的背后,依靠的都是工作人员对纪录片高品质的追求。器具是有生命的,有灵气的,是节目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而这绝不是空穴来风的心灵鸡汤。几百个泡菜坛子在窑里面发出的“咣咚”声让身在现场的骆永红感觉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震撼,“会让你感觉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为了更好的录制泡菜发酵的声音,录音师坚持到半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录制,为观众呈现最佳效果的发酵声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舌尖3》将首次采用多个频道联播的方式播出,分别在2月19日20:00登陆CCTV-1综合频道和CCTV-9纪录频道,2月20日17:40登陆CCTV-2财经频道,并于当天23:00重播,2月25日18:00登陆CCTV-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欧洲版和美洲版也将先后播出,3月3日7:20登陆CCTV-7军事农业频道。“舌尖上的中国”已来,你还在等什么呢?

来源:娱乐独角兽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