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小米该被如何定义,小米的八年又定义了什么?

创投圈
2018
07/09
22:30
极客公园
分享
评论

在小米港交所上市现场,和雷军一同站在巨大铜锣旁边的,不是小米高管,而是一名「米粉」代表洪骏,其他小米高管和嘉宾等人则分列两侧。当锣声响起后,人们鼓掌欢庆,只有洪骏捏住拳头、高举双臂。

前一天的傍晚,小米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各大城市的地标建筑上悬挂起巨大的「谢谢」字样,闪烁的亮红色字样直指每一个米粉的内心。

同一时间的维多利亚湾畔,「小米上市」成为这一天香港街头不绝于耳的谈资。受小米邀约而来的客人们不停地穿梭在各种欢庆的酒会和宴席之间。

客人之外,雷军还带来了 200 多位「小米人」,他们都在小米及生态链企业中担任核心业务要职。当雷军在今早 9 点 30 分敲响港交所的铜锣时,这些人的身价数字后的单位,就变作了亿 —— 他们无需再为财富而焦虑,但也没人因为财富的到来而激动,没人会在明天就选择退休,属于他们的小米才刚刚上路。

和那些受邀而来的客人们不同,这些亿万富翁在敲钟前夜,仍享受着同平时一般无二的「差旅标准」—— 二人挤住一个双人间。八年,从 13 个人到赴港上市,小米有太多的东西不曾改变。

上市对于小米而言,更多的是一场更加明确地定义自己的机遇;而走在这条上市之路的途中,小米也重新定义了商业世界中的最新疆界。

小米的关键时刻

随着上市日期的临近,小米面临的质疑和争议也越发多了起来 —— 光是市值从千亿到 600 亿又到 400 亿的争吵,就轰轰烈烈地绵延了两个月;而仅仅八年前,这家公司面对的最大质疑,还是能否造出一台像样的手机

八年之后,在那些真正关注小米的、和小米的「自己人」看来,决定了这家公司「是谁」的关键时刻,只有那么几个 —— 那是小米窥见机遇、建立自信,最终完成证明的路径。

这家公司自诞生之初,就学会了如何同质疑相处;第一次击退质疑,来自于标价 1999 元的小米 M1——2011 年 10 月,雷军发布了这款定价令市场乍舌的产品。

那时的雷军,脑子里恐怕还不曾出现「同消费者做朋友」和「颠覆传统商业市场」之类的明晰理论,他只是发现并抓住了这样一枚机遇 —— 通过另类极致的性价比迅速打开市场。

M1 售价便宜,但配置耀眼:外形是直板全触屏,CPU 采用高通的 1.5GHz 双核处理器,1GB LPDDR2 内存,还有一块分辨率达到 854x480 的 4 英寸 TFT 显示屏。

当时,苹果在市面上的定价高于 4000 元。一片混乱的安卓市场也售价不菲,第二梯队中三星、HTC 等也分布在 2400-2700 元。有意思的是,苹果售价高昂的售价并没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反而在手机市场里一骑绝尘,一家公司能赚整个行业 66.3% 的利润。用过 58 部手机的雷军突然意识到,这是因为乔布斯改写了整个手机行业的竞争思维,不再仅限于硬件。他下决心要用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方式抓住百亿美元的机会。

今天,在港交所的台上,雷军笑称:当年「用互联网手段做手机」的念头,被多数人视为「疯狂」,甚至连最初十三个人的创始团队,都「不确定他们当时是否真的相信」。

好在,疯狂的 1999 元初代产品还是成功了。据《2011 年中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11 年第四季度,小米入榜中国手机市场关注品牌前十。不过,当时便宜的小米手机还只是一个商业机会,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的信仰还尚未在雷军心里扎根。

2011 年小米初代产品发布前,雷军在极客公园所做的分享

这种市场机遇带来的信心报偿,开始慢慢地转化为雷军自己心中坚信的、愿意坚持的准则。这种自信的落地,来自于 MIX 发布的前前后后。

为了创新并保持公司形象品质,2016 年 10 月,小米选择发布了小米 MIX。雷军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一家很酷的公司,我们需要提前投资。他告诉 MIX 团队 —— 不考虑量产、不考虑成本。

由于配置较为高端,许多团队内部员工希望定价能高一点,提高毛利率。甚至有人劝雷军,小米在这部手机上有溢价空间,应该定到 6000 元。临近发布前,雷军还是决定「一意孤行」,定价 3499 元。

MIX 的诞生和发布,来自于雷军内心开始发觉自己要坚持下去的一些东西,那时或许还并非今天的「小米方法论」亦或「5% 法则」,但那种自我坚持已经足以指导雷军和小米的判断和行为。

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 5% 的方法论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第一次在小米团队里模糊地扩散,并最终成为共识,甚至被写入了小米生态链的战地笔记中。

直到 2018 年,当上市的各种传闻已经喧嚣到遮盖不住的时候,在经历了重重质疑、并被视为速度放缓之后,小米重回市场第一;并在人们叫嚣着「不合时宜」的时候,坚定地迈向上市。

信心来自于从低潮到重回巅峰的过程中,「价格公道、感动人心」的产品从未在小米和雷军心中产生过丝毫的动摇,当很多人还在将小米步入低谷归咎于「高性价比、低利润率」的小米路线时,恰恰是对这条路线的坚持,让小米走过蹒跚和低谷,扳回一局。

在艰难的日子里,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原定于 2015 年发布的小米 5 拖到了 2016 年 2 月。没有小米 5,8000 万既定销售目标落了空;2016 年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降,直到 2017 年 7 月,雷军在一封公开信中公布了小米手机第二季度成绩单,单机出货量 2316 万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这才用数据证明小米安全了。

走过这段过程,曾经雷军的自我内心坚持,升华为了被商业世界证明和接受的一种方法论。

雷军认为,当时小米的增长遇到了天花板,而大家又习惯了此前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当第一次小米没有创造奇迹时,大家会猜想小米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但其实小米是正常的,疯狂增长了几年之后,要调整脚步,放慢速度。

直到上市前夕,雷军表明了小米方法论中的「5% 法则」。至此,「小米方法论」正式进化为了小米的「基本法」;当今天上午港交所的锣音落定,「小米路线」也不再只是雷军和小米的自我笃信,而成为了在整个商业世界中被证明、被认可的最新疆界。

「小米路线」和一种新的商业可能

「小米路线」其实是一种新的商业思想和一种新的边界突破。在此之前,传统的主流的商业逻辑,基本上是通过技术的领先、品牌的知名、设计的独有等,去杀入同消费者博弈的战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看不懂是因为小米完全颠覆了传统公司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再需要不断博弈,而是「统一战线」。雷军要发起一场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的商业革命,用低利润提前结束这场战争。如同其前不久的公开信中所说,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 5%—— 利润率的博弈,在小米这里,变成了追求总体利润量的一种新突破。随之而来的新商业思维和新边界拓展变为了一种可能。

与传统商业知识完全相反。纵观小米各项产品的定价史,雷军都坚持了最初选择的方法论,追求低毛利率。传统的商业知识是毛利率越高的企业经营状况越好,所以每家企业都要为自己争取高「定倍率」—— 比如一部手机生产成本是 1000 元,销售价格为 4000 元,定倍率就是 4。

高「定倍率」的背后是相对低下的效率效能。一部手机,从生产制造到最终流入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每个环节商家都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为了砍掉这些「盘剥」,小米采取了「前店后厂」的模式,不再让消费者做冤大头为商业运转环节的巨大损耗买单。当顾客在小米网下单购买某个产品后,小米的仓库系统会马上收到这个订单,省去中间的层层代理。在这种模式下,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三流」是在小米与消费者之间直达的,效率得到最大化提高。

难怪雷军说,小米模式的本质就是效率,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其实就是提升效率。同样印证了这种效率本质的还有整个的小米生态链 —— 符合「小米路线」的产品会被纳入核心体系下进行推广,而同时生态链企业也会被孤立尝试自己的路径探索,这些「支线成功」最终也都印证了「控制利润率,突破利润量」所带来的新商业可能。

三年时间里,小米生态链已经投资了 77 家企业,30 家企业发布了二百多款产品,其中有 16 家年收入超过 1 亿,三家超过 10 亿,还有四家独角兽公司。如今在小米的电商平台上,除了手机、路由器、电视、VR,其他绝大多数产品都产自小米生态链公司。

小米生态链的存在和发展,支撑了「小米路线」的实践,也证明了「小米路线」在更多更广的产业内的广泛可能性;生态链企业借由「小米路线」,得以在各自行业迅速占领头部地位的;而生态链中企业的效能提升和边界拓展,则为小米平台化的高速扩张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和理论保障。

雷军明白,从提高效率到生态链,小米的思维并不好理解。他说,我不奢求大家现在能理解小米的模式,我只希望 10 年、20 年之后,当大家提到中国零售效率、制造业变革时,记得有「小米」这么一个名字就好。不过雷军的野心不仅是创造为人熟知的符号。

小米的成功,也许仍并未撼动传统商业价值体系中对于「高利润率」的执念,但作为一种已被证明的崭新存在,他带来的可能性,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小米路线」不是对传统商业思维的颠覆,而是对传统商业边界的再度拓展。

他常跟媒体讲一个故事,大学时期看完《硅谷之火》后,就下决心要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小米承载了这个梦想,他多次强调小米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类似的话却从未用来评价过让他少年成名的金山,反而雷军感概,「把金山从一家软件公司转型成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不那么成功。」

1992 年,23 岁的雷军进入金山软件工作,六年之后就成了金山公司总经理。2007 年 10 月 16 日,金山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时雷军不过 38 岁。但他发现投注了 15 年心血,曾先后 4 次冲击 IPO 未果的金山市值不过 6.261 亿港币。要知道,这个数字远不及 2005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市值 39.58 亿美元)。

上市恰好是小米成为世界一流公司的重要转折点。如何协调好创始团队利益同公司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公司的创新力,如何防止人员流失并保证内部充裕的人才上升空间 …… 更多的问题接踵而至。

在抽丝剥茧地面对并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小米还必将直面资本市场的严苛挑战。自诞生以来,各种各样的质疑就不停地撞击着小米 —— 八年前,大家一直为小米是否能做出为市场接纳的手机争论不休;而现在,大家的质疑又集中到了小米能否真正成为一家支撑起千亿市值的公司。小米面对的质疑和挑战不曾停止,也不会停止,在这些容不得一刻喘息的挑战当中,小米面对的每一个问题都越来越难,而这家公司在成长中的价值,才愈发显现。

对于带领小米走过从 0 到 1,又走到上市的雷军来说,容不得丝毫的休憩和冲刺后的空虚。伴随着更丰富充裕的资源,更艰难的挑战从港交所的锣声息偃之后才刚刚开始,对于雷军和他的核心团队来说,更丰沛的兴奋感也由此而生 —— 投入更多的生命和时间,创造出更新鲜的产品和价值。

来源:极客公园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