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摊大饼”:4 年融资 78 亿效益难测,净利率大幅滑坡

创投圈
2018
10/18
20:35
斑马消费
分享
评论

在不断袭来的质疑声中," 人工智能 " 第一股——科大讯飞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模糊。

它究竟是否存在技术造假?有没有披着高科技的外衣搞地产开发?相信,随着媒体调查的深入,会还原这家公司本来的面目。

今年以来,几近腰斩的股价,的确让公司管理层着急了。董监高不得不取消减持计划、董事长刘庆峰承诺以不低于 1200 万元增持公司股份,以维护投资者信心。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科大讯飞超强的融资能力之下,资金使用效益大多难以预测。营收规模迅猛增长,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4 年融资 78 亿,效益难测

2008 年,科大讯飞(002230.SZ)登陆深交所,将上市公司平台的融资能力尽情发挥。

特别是 2013 年以来,公司连续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其融资能力之强令资本市场咋舌。

根据统计,2013 年、2015 年、2017 年,公司已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42 亿元,新近一笔总额 36 亿的定增方案刚获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通过。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其募集资金大多用于项目建设、补充流动资金以及资产并购的配套资金。

公司最新的一份公告显示,已投入的数十亿募集资金,大多无法让外界清晰看到资金最终产生的效益。

2013 年的 17.5 亿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未对应投资项目,无法进行效益对比。

2015 年的 21.5 亿资金,投资项目 " 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项目 " 尚在建设期,项目尚未达产,故无须进行效益对比;" 讯飞超脑 " 及关键技术研究及云平台建设项目不直接形成产品及对外销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未承诺效益。

2017 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3 亿元,对应投资项目无承诺效益,无须进行效益对比。

此次 36 亿的定增,将用于投资总额高达 57 亿元的 4 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斑马消费注意到,4 个具体项目中,两个投资总额近 20 亿的项目,均不直接形成产品及对外销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难以预测项目效益。

另外两个重大项目,虽在预案中预测了喜人的效益,但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均达 6 年之久,效益预测恐存重大变数。

" 内生并购 " 摊大饼,净利率骤降

顶着 AI 智能高科技公司的光环,科大讯飞自 2008 年上市以来营收规模突飞猛进。

2013 年营业收入突破 10 亿元,此后不断大踏步前进,并在 2017 年达到了 54 亿元。

在外界看来,除了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之外,科大讯飞正是通过不断并购来增厚业绩。

2013 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了启明科技、上海瑞元、启明玩具、安徽信投、乐知行、讯飞皆成等多家公司。

另据媒体统计,科大讯飞在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新增子公司数分别为 13 家、10 家、18 家。

2013 年至 2017 年,公司总资产从 43.3 亿增至 133.4 亿。

对此,公司曾对外表示,公司所实施的都是贴合主营业务的 " 内生式并购 ",并非单纯为了扩充报表。

但斑马消费通过梳理历年财报发现,科大讯飞已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2013 年,营业收入 12.5 亿元,扣非净利 2.2 亿元;2017 年,营业收入 54.4 亿元,扣非净利 3.6 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 32 亿元,扣非净利仅为 2000 万元。

目前来看,科大讯飞盈利能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3 年 -2017 年,公司净利率已从 22.21% 降至 8.8%,今年上半年再度降至 4.2%。

同期,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则从 10.63% 降至 5.74%,今年上半年仅为 1.7%。

来源:斑马消费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