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行业新风口:进击的VR沉浸体验展

VR/AR
2019
01/12
20:49
87870
分享
评论

随着VR技术的普及以及线下娱乐的热潮,沉浸式艺术被引进国内,并在近两年快速兴起,成为热潮。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凭借惊艳的画面呈现效果和带给参展者的非凡体验而广受欢迎,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据数据显示,中国线下娱乐近年保持着约15%的年增长率。2017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735.1亿元,预计2019年有望达到4900亿元。而2018年是线下娱乐市场到达高谷的一年。这一年,国内兴起了沉浸式艺术展的高潮,无数大大小小的展览走向大众。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2018年4月“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落地上海新天地,带领人们“踏进”梵高眼中的星空;5月,故宫联手凤凰卫视合作推出《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引起强烈反响;7月,中国知名艺术家赵旭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漫步星际——赵旭艺术展”;8月,首个充斥着东方文化元素的沉浸艺术展《新壶中天·桃源篇》亮相北京798……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时至今日,沉浸式艺术展越发流行,甚至成了大家必去的“网红打卡点”。

那么何为沉浸式艺术?

传统的艺术展览主要以公开陈列艺术作品为形式,给予参观者直观的美感。而沉浸式艺术展更注重观展者的体验感与参与度。这种展览运用众多特效,将艺术作品和参观者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参观者的五官,将静态的艺术展变得生动。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沉浸式艺术的呈现形式,可以简单归结为“观众走进艺术作品之中,并与之产生交互”。通过利用一些技术装置或者灯光、音乐等艺术效果构建一个空间,观众可以沉浸场景中,对周围情境产生感受,也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与思考。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比如,大型沉浸式艺术展《雨屋》来到中国引发了热烈反响。 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和艺术品实现交互参展者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在场景中,得到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

《雨屋》于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次展出,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亮相,随即引起一阵轰动。随后,《雨屋》不管在哪个城市展出都能引起一波波排队热潮,据说最长排队时间达到8小时。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2015年,《雨屋》的首次亚洲之行选择来到上海。据统计,《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为期4个月的展期内,共吸引近20万名观众参与,人均排队时长超过2小时,甚至有观众愿意等待9小时,就为了淋那一场10分钟的雨。科技和艺术结合的力量让普通观众着迷,也让艺术家们着迷。

《雨屋》是一个融合奇幻与真实的独特诗意空间,当参观者踏上雨屋的地板,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如同自带磁场,能够无形地排斥那些从上空垂直坠落的雨水,让水珠停止下落,不再触及我们的衣服与皮肤。我们仿佛拥有控制雨的能力,可以从容朝前走去,而不需仓促寻找避雨之处。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之所以在雨屋之中不被淋湿,是因为天花板上安设了许多3D追踪摄像头,当有人在下面经过,3D镜头会监测游客的实时运动情况并及时地上传给控制系统,系统再控制雨水避开游客。

事实上,《雨屋》就是沉浸式艺术展的一个代表作。早在1900年代,艺术家在非叙事电影里就已经开始尝试制造沉浸式的直观体验,期间经历了科技的更迭,沉浸式艺术也一直不断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在交互方式上,沉浸式艺术展大概有两种呈现:参与者与沉浸式装置互动、参与者与同样参与其中的人互动。说到沉浸式装置,不得不提日本科技艺术团体Teamlab,创造了众多光影交织、美轮美奂的沉浸式作品,并在全球举办了多场展览。旗下展览“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更是被誉为全球十大必看展览,其中的花鸟活灵活现,受到了业内业外的一致好评。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而与人互动一般以影片、视频居多,如引进国内还不久的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观众不仅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一名参与者,探索剧情,成为作品内容的一部分。这部神剧取材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麦克白》,每一位观众都按照自己的“路径”看到不同的麦克白,无论你“进入”这部剧多少次都不会看到重复的剧情。

在沉浸式艺术展中,与人互动通常指的是参展者之间的互动,或是对同一特效之间产生的共感,或是在同一沉浸式空间中的交流互动。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从传统展览走向沉浸式艺术,人成为主体

最初,艺术作品更多是以被摆在展厅、博物馆或是装裱在画框中的形式呈现出来。相对而言,艺术家主要专注于如何更完美地完成作品,参观者并没有被考虑其中。这时的艺术作品和参观者之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人们只能远远欣赏。

19世纪,文学理论家Hans Robert Jauss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的概念,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方法。他从读者的角度去重新研究文学作品,这一概念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人,作为主体,开始逐渐获得关注,人们开始强调个人的经验、包容度和参与度。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20世纪60年代,极少主义开始对艺术空间进行剧场化的改造,探讨如何打破画的外框和墙面之间的鸿沟。他们尝试让观众置身于空间中来激发其对艺术的体验,以大幅提升参与感和沉浸感。

德国艺术家Hito Steyerl一直关注当代社会议题,涉及女权主义、军事化以及由电子技术带来的知识的大规模传播。Steyerl认为我们所处的现实是以图像组成,而图像开始于“跨屏幕”,她假设“现实是由后期制成的图像所组成,而后产生渲染效果”,那么人们可以通过后期制作的图像改变现实,而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让想法成为现实呢?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随后,装置艺术的发展,则让剧场化更进了一步。艺术家将从考虑单件作品扩大到整个展览本身,整个美术馆的公共空间都将作为整体来考虑。装置艺术对空间的拓展,也让剧场化有了另一个理论基础,整个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沉浸式的空间,这一空间的规则,是由艺术家与观者共同构建的。

当沉浸式艺术进军中国,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10年4月,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和和中国新锐建筑师马岩松合作尤举办的沉浸式展览《感觉即真实》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拉开帷幕,这个展,像是流逝之物和存在之物间的碰撞,为中国的观众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马岩松在UCCA的大展厅设计了一个长近60 米的蜿蜒的空间,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用红、绿、蓝三基色组成 “荧光灯阵”,再用雾气充满整个空间。雾与三种灯光的色泽打造出的是一个人工光谱空间。观众真实的存在、活动与在自然界无法看到的光谱中,虚拟和现实的边界被模糊,人和虚拟融为一体。观众仿佛走在虚幻中。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观众如果只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的话,是无法获得刺激的。只有深入其中,只有成为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

像“感觉即真实”这样,以装置艺术为基础的沉浸式艺术展在随后的几年中越发流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2013年,草间弥生亚洲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在一间面积约25平方米、高8英尺的封闭房间里,布满了光怪陆离的镜子和灯影,它们反射出色彩斑斓的光芒,就像浩瀚宇宙中的点点繁星,置身其中好像瞬间迷失了方向。

2015年4月,《不朽的梵高》在上海开展,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画展,这次展览采用了最新的沉浸式装置,将多媒体画廊与量身定制的展厅巧妙结合。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展出运用了高清晰的连环巨幅屏和幕墙,在交响音乐衬托的动、静态画面切换之间,让观众直面细节的梵高笔触,以及在艺术世界中鲜活起来的梵高。这场展一经推出,引起了热烈反响,打破了传统观展体验的局限性。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2017年,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来到北京,这个1500平米的完整空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突破现实的迷幻世界。

通过利用实时渲染呈现出一年四季的鲜花,而虚拟的花海会根据观看者的互动行为随之绽放或凋谢。这也就是说,观众在屏幕上即将看到的每一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凋谢就不会再重生。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teamLab常常在创作中借用许多自然元素,如花朵、蝴蝶、瀑布、水波等,透过这些大型互动场景来感知空间,探索人类行为模式,并对新型社会的发展演变提出创新的模式与思考。

2018年,除了teamLab再次来到中国, 《WAVELENGTH:出厂设置——沉浸式艺术体验大展》、意大利沉浸式多媒体艺术展《文艺复兴2018》、《故宫清明上河图3.0互动展》、各种沉浸式艺术展席卷中国……

由此引发了一个有趣又引人注目的现象:看展,似乎也成了一种日常。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深度接触艺术、提高审美以外,我们逐渐将其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沉静自己的内心。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为何沉浸式艺术展突然蹿红?

随着科技与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发生碰撞,在这种交融中,艺术界的传播与展示方式都得到了颠覆——“沉浸式”艺术展这样的表现形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科技让艺术作品不再依凭单一的感官去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功能进入到作品的世界,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沉浸式艺术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的开放性、趣味性和高互动性。

无论是《感觉即真实》还是《无限镜屋》、亦或是《雨屋》,这些作品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式让观众“置身其中”,并且能自由选择观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与方式,从而获得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观感体验。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事实上,高互动性,是吸引大量观众前去一探究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高互动性所带来的参与感让观众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使得欣赏艺术的过程变得非常有意思,这样的体验不仅让观众对参观过的艺术作品印象深刻,更促使他们愿意进行下一次尝试。

与此同时,高互动性意味着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再置于一种被动的、旁观者的角色,而化身为一个参与者。因为个体的不同,不同的人参与所见所得也不同,因而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所以沉浸式展览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它能使观众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而并非只是艺术家单方面的行为。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认为,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我们只看见所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这就是说,我们会将看见的事物纳入我们所能及的范围内(虽然未必是伸手可及)。触摸事物,就是把自己置于与它的关系之中。而从接受美学角度来说,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相对于完全取代传统艺术展,我们不妨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观展新方式,又一个多样的选择。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展现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结合所散发出的的绝美之光。

在未来,沉浸式艺术展将何去何从?

随着沉浸式艺术展的蹿红,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人们不禁质疑:当艺术贴上了沉浸式”、甚至是“网红”等标签,艺术还是原来的艺术吗?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曾说:“毕竟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不可兼得。有的作品可能吸引眼球但缺乏深度,两者之间最好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对于沉浸式艺术展来说,除了绚烂的特效以外,更为深度的内容才是其长久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艺术不在于呈现形式,而在于创作者在作品中是否能充分表达其想法,赋予其内涵。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ar

从另一角度看,沉浸式展览无疑为扩大传播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激发人们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慢慢走近艺术。艺术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以一种相对“亲民”的方式唤起人们的参与度,由此进一步了解艺术背后的内核。

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好的沉浸式艺术展出现在大众视野。

来源:87870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VR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2017年的新年第一天,ODG(Osterhout Design Group)在CES上包下了两层楼的展位,向大家展示该公司极具前景的产品。ODG的创始人拉尔夫·奥斯特豪特(Ralph Osterhout)希望改变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小型公...
VR
自从在2017年E3大展上公布无线VR套装模组以来,DisplayLink已经成为了我们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VR无线化”组件厂商之一;2018年,DisplayLink与Intel合作推出了HTC Vive官方VR无线适配器,而在2019年的CES...
VR
自从《植物大战僵尸》一炮而红以来,瓜果蔬菜这些原本人畜无害的食材似乎变得愈发“危险”了起来——如今,又有一部全新的VR游戏将这种“蔬果危险”的理念再次发扬光大,没错,这就是《Spuds Unearthed》...
VR
提起塞斯纳(Cessna)这个名字,但凡是对私人飞行执照有爱,或者至少热衷过航模的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尽管和高端大气上档次基本挂不上联系,但要说容易入门好上手,那么塞斯纳绝对有本钱在这个领域一争...
VR
尽管Steam冬季促销已经结束,但一周一次的“周末特惠”依旧是不会缺席的——本周,著名氛围派VR解谜游戏开发商Charm Games出品的两款作品成为了特卖的主角:《FORM》和《Twilight Path》。
VR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