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节20年,没想到周杰伦是竞争升级的注脚

水煮娱
2019
04/24
16:59
励颖,范志辉
分享
评论

本土音乐节20年,没想到周杰伦是竞争升级的注脚

4月22日,麦田音乐节正式公开了完整的演出阵容,其中最让乐迷兴奋的应该是周杰伦、蔡依林的“双J”压轴。除此之外,还有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户川纯、草东没有派对、茄子蛋、杨乃文等一大批优秀音乐人,阵容堪称豪华。

当然,这也是周杰伦第一次参与音乐节。果不其然,这一重磅炸弹当即刷屏朋友圈,微博话题#麦田音乐节阵容#成功登上热搜。点开相关微博,内容几乎都与周杰伦有关,目前该话题的阅读量已超过2170万,这一阵容也被网友称为“有生之年系列”。

本土音乐节20年,没想到周杰伦是竞争升级的注脚

从票务信息看,除了之前开售的盲鸟票和预售票早已卖空,4月23日下午4点半开售的单日全价票、单日Plus票以及双日全价票中,目前也只剩下5月25日的单日Plus票还在售票(周杰伦在5月26日演出),大有一票难求之势。

对于离正式演出还有一个月余的音乐节而言,其火爆程度不必多说。以至于甚至有网友评论说,“麦田算良心了,首发阵容不放核弹,照顾真正的独立音乐迷先抢票,现在才放大招。”

在周杰伦首次参加音乐节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些挺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土音乐节20年

不知不觉,本土音乐节已经有20年的发展史了。

资料显示,国内的首个本土音乐节是1999年7月在北京日坛公园举办的首届“Heineken节拍99夏季音乐节”,这也开启了本土音乐节的发展历程。2000年5月1-2日,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在北京迷笛学校举办;2007年10月2-4日,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在北京海淀公园举行;直至2010年,国内音乐节大爆发,这一年全国共有31个音乐节,数得上名号的有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张北音乐节、长江音乐节等。

本土音乐节20年,没想到周杰伦是竞争升级的注脚

随着越来越多的音乐节不断涌现,音乐节也逐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渐渐被大众所熟知。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去音乐节不只是听歌,也是一种新的社交场景,甚至成为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方式。

音乐节遍地开花的同时,艺人阵容趋同、现场配套不足、演出方式单调等问题也开始暴露,音乐节本身急需迭代升级。

首先是内容上的垂直细分和模式探索。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如今的音乐节,大多以电子、摇滚、民谣、流行为主题,古典音乐也出人意料地受到年轻人地欢迎。除了音乐风格的转型,著名的张北草原音乐节在2018年正谋求转型成为音乐季,通过增加演出时长、场次的方式,提升游客体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除了内容定位的调整,音乐节在技术上不断升级。2016年,草莓音乐节首次使用VR直播技术对音乐节进行现场直播,它也是国内首次使用VR技术直播的大型户外音乐节;同年,长江音乐节在灯光舞美音响等方面寻求技术升级,规格甚至可以与国际演唱会标准相媲美。

如今,本土音乐节进入第20个年头,从场次、规模、类型、延续性和盈利性上来看,整体还处于摸索调整期。根据小鹿角智库的统计,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从2017年开始,音乐节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速开始放缓。2018年国内市场共有音乐节263个,较2017年的269场有轻微下滑。

本土音乐节20年,没想到周杰伦是竞争升级的注脚

其中,2018年新出现的音乐节品牌达到了140个,占到了整体的52%。换句话说,2017年的音乐节品牌在2018年的存活率仍未达到50%,超过一半的音乐节在第二年延期或者取消,形势并不乐观。其中,能够连续三年落地且具备一定品牌性的音乐节只占据了市场整体的约15%。

这20年来,每年都有新的音乐节诞生,也有老的音乐节落幕。但从整体来看,相比于录制音乐产业的缓慢复苏,尤其是对比欧美音乐节市场的繁荣,以音乐节为代表的现场音乐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周杰伦成为竞争升级的注脚

在此背景下,我们再聊周杰伦为什么会选择参与音乐节,以及背后的潜在意义。

毫无疑问,国内音乐节已经到了转型需求的节点。一方面,以摇滚、民谣为代表的头部独立音乐人作为稀缺资源,长期霸占着各大音乐节舞台,演出阵容的同质化被乐迷诟病多年。从内容供给端来看,艺人选择的范围急需突破。

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一年中能够出演5场音乐节的音乐人已经达到了130人,其中2018年“房东的猫”出演音乐节的数量达到了31场,远远超过了前两年头名音乐人的音乐节演出数量,其次是朴树(24场)和陈鸿宇(22场)。在排除电子、说唱等垂直音乐节后,66%(173场)的综合类音乐节要分享这些头部音乐人,阵容难免感觉似曾相识。

而以周杰伦、蔡依林为代表的流行类头部音乐人的加入,必然能给音乐节演出带来更多新鲜感和可看性,也能吸引更多音乐节圈层外的人群加入。

另一方面,周杰伦上音乐节或许也可以看做是头部音乐人的某种“市场下沉”策略。如我们所知,近十年来,在数字音乐的冲击下,国内外的音乐市场都处于低迷期,版权收入给音乐人的贡献十分有限,以巡演、音乐节为代表的现场音乐市场基本上成为了音乐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音乐节本身作为一种极好的宣传方式,对于周杰伦来说,参与音乐节也可以成为其进一步打开年轻人市场的沟通方式。

以近日结束的Coachella音乐节为例。阵容上看,不仅有Childish Gambino、 Tame Impala与Ariana Grande这样的顶级大咖担任领衔表演嘉宾,更有Billie Eilish、Diplo、DJ Snake、Gucci Gang、Khalid、BLACKPINK和HYUKOH等一众大牌加盟,流行、说唱、电音、民谣、摇滚等风格应有尽有。

因此,对于当下占据音乐节主体的民谣、摇滚音乐人来说,流行类音乐人的加入,必然会分掉其中一部分蛋糕,形成某种竞争关系。

当然,周杰伦的音乐节首秀给市场的更大意义还在于,这在某种程度上看拉升了国内音乐节的竞争门槛,甚至加速国内音乐节的大众化进程。

当品牌定位和现场体验的问题逐步优化后,具备强号召力的稀缺艺人阵容将越来越成为各大主办方争夺的核心,未来音乐节的头部效应将更加明显。

【来源:音乐先声             作者:范志辉、励颖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音乐节 周杰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