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炒鞋都胜过买房了?

创投圈
2019
09/15
17:52
真叫卢梭
分享
评论

"70 后炒房,80 后炒股,90 后炒币,95 后炒鞋 ",这句话目前正在广为流传

每个年代都有那个年代的题材故事,很多人现在都很关注鞋圈,那么炒鞋能赚到什么程度呢

2017 年 2 月,阿迪达斯新款 " 椰子鞋 " 发布,售价不到 2000 元,1 周内便飙涨至 1 万元

同年 9 月,NIKE 旗下一款名为 OFF-WHITE*Air Jordan 1 的球鞋,每双售价 1299 元,在官方发售后没多久,就被直接炒到了 12000 元,涨幅超过823.7%

当然,这样的涨幅还不是最夸张的,涨幅最大的是耐克的 Nike Mag,这双可以自动系鞋带的鞋在前几年刚刚发售的时候,官方售价是 4999 元,全球限量 89 双,但在 2016 年的拍卖会上,大家猜一猜这双鞋的售价是多少

可能很多人会猜是 5 万、10 万、20 万,你们实在太低估超级潮鞋的能量了,实际成交价格是70 多万人民币,涨幅高达 13902.8%

一双鞋子足以买到一辆宝马 x5 或是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可以全款买一套中小户型房产了

跟买房比,炒鞋这事,真的靠谱吗,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鞋圈的事

01

对于很多买房人而言,最喜欢买的房子就是限价新房

比如杭州和南京奥体版块对于新房的销售价格管的比较严格,周边的二手房卖 5 万的时候,新房才卖 4 万,巨大的差价导致了 " 万人摇 " 场面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场面对于鞋圈的忠粉而言,也不算什么

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 Jordan L1,每到新品发布的时候,都会引发千人提前一天晚上到门店进行蹲守

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多店铺刚开始的时候会按照排队的次序进行摇号,每个人只能买一双鞋,摇到号以后可以凭号买鞋(这一点上跟新房摇号很类似)

因此,出于利益驱动,很多大爷大妈都会去半夜排队,摇到号直接将号加价 100-500 元卖给蹲守在店门口的黄牛

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购鞋者完全是纯属个人爱好,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是科比的铁粉,每个月将收入的七成用于购鞋,至今未出售一双

对于他而言,买鞋就跟女孩买包包和口红一样,很平常,或者换句话说

买鞋这种行为其实就已经构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02

当然,鞋子可以被炒主要是由于厂家的" 饥饿营销 " 所导致的,与明星合作,形成 IP,然后限量限时发售,已成了厂家最常用的套路

这股风气的始作俑者其实是耐克,耐克在鞋圈里喜欢做周边和搞饥饿营销是出了名的,除了做鞋,还做手机壳和腕表,经常会限时限量发售

当然,也不仅仅是大牌才会进行饥饿营销,很多二三线品牌对于这样的套路也玩的很溜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勇士球星克莱 · 汤普森生活中可以没有女朋友,甚至可以没有篮球,但必须要有爱犬 Rocco 的陪伴,克莱接受采访时曾无意透露说自己有意为 Rocco 找份代言合同

很快,安踏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找到克莱 · 汤普森推出汤普森宠物 Rocco 配色的球鞋 KT3-Rocco 时,发售总量仅有 350 双

虽然只是二线球鞋品牌,但 KT3-Rocco 发售仍然引起了巨大轰动,美国消费者为提前一睹这双限量款球鞋的面容,在专门店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根据统计,限量款球鞋的发售数量和排号数量基本可以保持在 1:6 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排队中的六个人,只有一个人能幸运地买到心仪的鞋子

从本质上看,炒鞋的风暴最开始的导火索其实是来自于品牌方的限量销售,从而引起了一二级市场出现了价差,最终导致了 " 鞋贩子 " 的出现,拉高了价格

换句话说,要解决炒鞋现象很简单,只要品牌方加大出货量就行,这点与住房供应有非常大的不同,毕竟在核心区的住房供应量就这么点,想增加供应量很难,因此房价也一直会保持高位

但是,为什么会形成炒鞋这样的行业,很明显,就是品牌方其实就是默许了炒鞋这种情况的存在,持续的哄抢有利于品牌的传播,从而形成品牌溢价

03

跟炒房一样,除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个体贩子,在炒鞋产业链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庄家,这种角色的定位跟温州炒房团的 " 带头大哥 " 很像

国外有一位知名球鞋倒爷 Derrick,分享过他自己从贩毒 " 转行 " 到炒鞋的故事,他曾经在 2 天时间里,购买了 127 双 Yeezy 750 Boost,一共赚得 22.8 万美元,名躁于潮鞋圈

2018 年 11 月,一款 AJ 联名鞋在昆明发售,一个东北炒家坐飞机赶到昆明,以 200 元 / 人的价钱临时招了 50 个人排队抢鞋

这款 AJ 联名鞋一共在昆明市场投放了 26 双,被这个炒家 " 吃 " 下 21 双,除去各种费用后,一共获利 15 万元人民币

这些庄家有着大量的资金流,背后有很多金主的支持,瞄准了某款限量鞋畅销色和鞋码进行疯狂扫货,制造 " 一鞋难求 " 的假象

这些庄家一般出价每人 50-100 元雇佣大妈大爷去实体店排队抢货

跟买房不同楼层对应的不同价格一样,不同的码数所对应的价格也完全是不同的,流入到二级市场上,价差也更加明显,同一款鞋,不同的码数价差甚至可能会达到一倍

男款的 41-43 码、女款的 36-37.5 码为 " 黄金尺码",也是庄家扫货的主要对象,庄家只需买断主力货品就可以提高球鞋价格,并拉动其他尺码的价格上涨,从而把控整体价格

在这一点上,跟前几年炒房的手法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庄家先集结资金,找到几个出货量比较小的二手学区,控制主要房源,然后再逐步提高房价,拉动该学区对应的房产价格上涨,从而再快速抛售

当然,随着房住不炒和限售政策的深入,类似这样的玩法套路其实已经被切断了

随着品牌方的限量和庄家的垄断,由于市场存在的超高暴利点,炒鞋市场其实早就被假鞋制造商盯上

一件事物只要带有 " 炒 " 的概念就会吸引游资,而在资本眼里,只要能找到杠杆点,万物皆可炒

目前在莆田,其实早就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被炒至万元的椰子鞋,高端仿货只需要 200 元,而数千元的 AJ,在高仿商手里 300 元的价格也可入手,各地的代理行业也因此运用而生

04

上面的故事和案例很美好很和谐是不是,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这件事

炒鞋这事,真的靠谱吗

任何一个产品有炒作的价值,最基础的是一定要有一个保底的价值在那里,什么是保底价值,就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个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是什么,这个产品能干嘛

比如房子的价值就是土地价值和所附着的资源,包括落户,学区,医疗以及出租得来的收入或是自己居住,这些都构成了房子的保底价值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人因为生了病或是孩子要出国念书,需要急用钱,就卖套房子什么,这些都是因为房子有自己的保底价值存在,如果房价处于横盘期,大不了便宜点卖,总能卖出去

但是,对于炒鞋这事,就不是那么的靠谱了

很多人可能会反驳说,炒鞋其实是有基础价值的,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些,很多球鞋是限量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炒,因为鞋子的供应量太有限,而需求量又很庞大,物以稀为贵

讲真,物以稀为贵这个理论是对的,但关键是对于鞋子这样的东西,很可能你都无法辨别真假,对于这种无法辨别真伪的东西,自然是没有价值的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辩驳,在潮鞋圈内部,是有相关的鉴定体系的

最典型的是一些鉴鞋 APP,引入了所谓的鉴鞋体系,从盒标、底部,再到钢印、鞋标这些蛛丝马迹之处,辨别着潮鞋的真伪

但是,我先问你灵魂三问:

(1)如果潮鞋真的可以鉴定真假,为什么耐克、阿迪等品牌鞋的专柜不提供鉴定服务;

(2)如果盒标、钢印、鞋标甚至编码都做的一模一样,鉴定师又是如何辨别真伪的;

(3)如果鉴定师和代工厂是一伙的,他们代表的只是自己的意见,这种鉴定凭证又有什么权威性,是不是只能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可能还会有人说,鞋子是有工艺的,是有标准的,是有编号的,有版型的,这些都构成了门槛

抱歉,你真的太小瞧中国的制造业了,对于制鞋这样高度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的东西,中国拥有着最厉害的造鞋流程和技术

一双鞋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根据甲方要求然后中国代工厂自己做的,只有少部分核心材料才是甲方提供的,但哪怕是这些核心材料,大多数也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代工厂其实都能搞得定

他们只有愿意,就可以完全用甲方的标准,采购完全符合甲方要求的所有材料,然后利用真模具复制出完全一样的模具,然后生产出一模一样的鞋出来

大家的编号、材料、设备、流水线甚至连编号都是一样的,你真的觉得有人能辨别出真假吗

而当球鞋的真假都无法鉴定的时候,一切所谓的价值其实就是荡然无存的

当然,不管鞋子是真是假,在真正的炒家眼里,这些其实并不太重要

对于炒家而言,只要这个题材是有 " 可炒性 " 的,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来对这个市场进行接盘,价格有上升,就有利润空间在整个链条中不断的产生

而且现在很多高阶段的炒鞋者玩的都是各种空对空操作(只炒拥有权,不见实物),甚至某些网站都可以放各种炒鞋贷

伴随着炒鞋行业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大,各种金融衍生品也开始产生了,风险系数也慢慢随之上升

上面大量的炒鞋暴富故事,都是前辈的传说而已,当你入局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真的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炒鞋市场就跟股票市场一样,存在二八定律,二成的人去赚剩余八成的人的钱

05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炒鞋的报道还真的蛮多的

让我非常忧虑的是,大量的学生正在开始通过借钱的方式,想通过炒鞋来赚生活费

我想说,作为学生,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学习,你们没有可以输的资本,还是应该好好锻炼锻炼自己的真本事

况且,对于连基本真伪都无法辨别的鞋子,一旦泡沫破灭,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如果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磨练出了投机心态,以后,又怎会踏踏实实的干正儿八经的事业

有大格局,方能赚大钱。

来源:真叫卢梭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