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里回港上市——来自投资者的灵魂十二问

创投圈
2019
11/19
18:47
雪球
分享
评论

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电商帝国,零售额比第二名的亚马逊高出 1 倍,2014 年在美股 IPO 曾创下 250 亿美元的最高融资额,如今在市值接近 5000 亿美元,是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2019 年 11 月 26 日,

$ 阿里巴巴 -SW ( 09988 ) $ 将同时登陆港股(代码 09988),计划融资 914.45 亿港元,成为 N+H 两地上市的巨无霸。这将是港股市场的超级盛宴,同时 A 股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港股通进行阿里的股票交易,那么阿里回港上市,作为投资者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雪球上众多聪明投资者从阿里巴巴的市场空间、行业地位、业务模式、竞争优势、盈利前景、公司估值、投资风险、买卖建议等十二个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问答讨论,直指投资阿里巴巴最需要关注的问题,相信看完这十二个问答,对阿里回港上市以及是否值得投资会有很好的帮助:

1. 电商行业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我国 2019 年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 24.68%,除去汽车,医药和石油制品三个行业之后,电商行业渗透率已经达 29.39%,30% 的渗透率高不高?你认为电商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雪球用户 @悟道神牛:

第一,空间肯定是还有的,毕竟 456 线还有广大的农村可以渗透,也还有一些新产品可以通过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上作为新增长点。第二,电商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未来一批二线电商很大概率会被淘汰或者吞并,那么龙头企业还能继续维持景气。第三,增长率一定是放缓的,今年已经能够感觉到几大电商的疲惫,补贴少,套路多,群众反映差。

雪球用户 @点源控股:

电商行业的天花板还没有触及,应该说还很远,网上零售仍旧是市场的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年开展的 " 电商 + 房产 " 的运营模式刚刚上线,就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之后随着 5G、6G 的来临," 电商 + 某行业 " 的互联网结构还将继续开拓。

雪球用户 @佑霄:

电商未来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主要有两个增长点。一个是电商平台市场的下沉。最为广阔的城乡消费人群始终是中国消费市场的基石,中国的消费升级也必然是覆盖城乡的全民消费升级。低线城市的消费场景和下沉人群成为电商巨们新增流量,捕捉增长空间的机会。第二个是大件商品上电商平台。比如汽车、房子,现在都规模性的搬上网上交易,这也为电商增长打开了空间。

2. 阿里的行业地位牢靠吗?

过去一年,中国电商行业市场格局的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后来者拼多多势头凶猛,不断侵蚀其他玩家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电商形成了以阿里为核心,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三巨头竞争局面。阿里的行业地位牢靠吗?

雪球用户 @钓鱼蜜 - 泽北荣志:问三个问题就能明白。

1,阿里的体量是多少,这个体量中报的增速是多少,做到这个体量还有这个增速,难道很容易?----- 超巨大的体量还有中高速增长,很吓人

2,阿里的护城河有多深?----- 护城河很强,就电商本身来说,虽然不是包含所有一切但是面面俱到没有任何问题

3,阿里的整个生态体系有多强?---- 电商为基础,支付,物流,云才方正,这个生态,国内没有第二家

雪球用户 @GDD 高地设计教授:

阿里已经形成完善的板块构成模式,娱乐,餐饮,影视,金融等等相辅相成的板块,而且,有许多特色的创新在里面,护城河已经足够坚固。而京东构筑了庞大的全国快递网络,以比为基石,不断拓展巩固线上业务,而新加入的金融板块,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逐步构筑坚固的护城河,与阿里相比,好似七岁与 15 岁小孩。最后拼多多,作为新时代的后起之秀,懂得利用人群心理,网络优势,快速起家,粗略看来,很强大,但是始终给人外强中干的感觉,并且,还不断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短时间内除非能够改革弊端,推陈出新,才有可能追赶京东,阿里。

雪球用户 @BOSE 放鞭炮: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竞争力还是佣金,价格。我对拼多多的希望大过阿里,1. 物流这块事实上是国家修路国家建网,哪家物流再好也罩不住,邮政来个体制改革。2. 排名,推广,口碑,这些费用对于体量大的厂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还不如佣金调低来得实在,拼多多这点做得就比淘宝好。3. 阿里的店大欺客现象越来越严重,流量倾斜逼得厂家们不敢再与阿里合作。4. 网购日常化,双十一其实更多的是清库存。价格优势对比拼多多越来越不明显。

3. 你最看好阿里经济体中哪一板块的未来?

阿里数字经济体由八大板块构成:1. 核心商业 2. 数字媒体及娱乐 3. 创新业务 4. 核心商业相关物流基础设施 5. 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相关数据技术 6. 营销服务及数据管理基础设施 7. 支付及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8. 技术及系统基础设施,你最看好阿里经济体中哪一板块的未来?

雪球用户 @VerJ_ 投资笔记:

最看好的是阿里的生活服务模块(饿了么,口碑等),因为这是最符合 " 平台战略 " 的部分,一端链接成千上万个商家,一端链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这个生态圈里的一方,一旦因为需求增加而壮大,另一方群体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如此一来,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便建立了,通过此平台交流的各方也会促进对方无限增长——阿里强大的科技实力,实现科技赋能,让这个成长的速度不断加快,阿里也就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 " 大地主 ",没有占据一寸土地,却包含了无数的商户和客源。

雪球用户 @暖暖阳光的韭菜地:

7 和 8。资本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就是金融服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且阿里的金融服务未来会是国际化发展方向。阿里云更是时代超前发展的前驱,涵盖了云计算、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应用和物联网。目标是服务于世界万物互联的下一个二十年。也是目前不说和美国战为和棋,至少在世界的版图上夺下了堪称广袤的一片疆土的中国自研自有的世界顶级技术,也是最难复制的系统。

雪球用户 @老衲要吃肉:

我最看好一块业务半业务:一块是阿里的云计算业务,半块是阿里的电商中的菜鸟物流业务,前者代表了互联网公司未来通过数据真正做生意的来源,后者是整个阿里电商的效率提高的基础。

互联网的核心是流量和内容,而使之变现的是支付和物流。为什么没有提支付,是因为蚂蚁金服不在阿里上市公司旗下,所以我认为在阿里现有体系下最终要的云计算,支撑了这个业务数据,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 Iaas 层向 Paas 层转换的过程。其次是物流,物流是一个电商能否成功的核心。菜鸟网络的构成直接将几大快递公司串联起来形成有效的供给网络。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是:云计算和菜鸟网络。

4. 未来中国云计算的市场格局会是什么样的?

中国云计算市场空间蛋糕很大,阿里云遥遥领先,有个说法是目前只有华为云有可能冲上来,未来中国云计算的市场格局会是什么样的?

雪球用户 @特立独行 W-Y:

华为云的优势是多年服务 B 端积累的经验和能力(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格局可能是阿里巴巴和华为,百度,美团等这样 to B 的企业争霸。to c 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一般有路径依赖,很难服务好 B 端客户,to C 公司和 to B 公司决策完全不一样。

to c 的公司只需要在办公室里研究怎么做好产品就行了,to B 的公司需要服务不同的客户,需要走出办公室面对面的服务,还要随叫随到。所以云计算市场,to B 的企业(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成功的概率比 to C 的企业(脸书,腾讯)要高。

雪球用户 @agirle:

阿里云除了提供基础的云产品外,还有万网这一块优势明显,域名购买备案解析一条龙服务,且在弹性计算这块使用非常灵活。

华为云属于后来者,一直在追赶中,提供的云产品的数量上是三家里最少的,但是确实一路走来看着都在进步。

腾讯一直以来都是躺赚模式,云计算前期需要建大量的基础设施,这种投资回报率较低又较慢的似乎从来没有做大做强过,好像目前在存储方面只提供对象存储和云硬盘服务,不同场景的应用相对乏力。国内还有一小部分的 AWS 和 Azure 市场份额,不过不足以跟前三家形成竞争关系。

去年经历过一个千万级项目从阿里云迁往华为云,华为云提供专业工程师协助迁移,虽然相对于目前的阿里云差一大截,中间也出了很多问题,但是华为人的敬业精神确实值得点赞。未来比较看好阿里云和华为云平分天下。

5. 阿里 VS 腾讯,你更看好谁?

随着阿里巴巴回归港股,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将会在同一个资本市场角力。阿里腾讯从不同的赛道出发,走出了不同的成功之道。现在两家巨头均几乎布局了互联网所有赛道,最终成为中国互联网两极。阿里 VS 腾讯,你更看好谁?

雪球用户 @价值荣耀:更看好阿里。

1. 团队更迭快速,牛人辈出。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做同样的题,我比你方法简单用时少。

2. 行业看不到天花板。做生意和生活中所有的不顺畅都可以成为阿里的目标。它已经把平台搭好了,阿里云,蚂蚁金服,电商,信用体系,太吓人了。

雪球用户 @紫气东来自海上:我支持腾讯。

理由阿里的业务已经到达天花板,仔细分析阿里财报的分项,电商业务仍然占据高达 85% 的份额,这是极度不健康的。看双十一的数据,也被人质疑。云计算服务依旧在烧钱和亏钱,在 ToB 市场上,玩家太多了,腾讯云在快速的追赶,已经从阿里云 1/4 追到将近 1/2 市场份额。其他的如影视,也在巨亏状态。阿里的增量是在收购和线下,做并表的数字游戏,线下的业务都做的苦哈哈,一个坑接一个坑。马老师曾经说过,不能请 CFO 做 CEO,可他还是选择了会计做接班人。

雪球用户 @不动如佛:阿里的潜力应该更大。

这个潜力更多的是说行业的天花板更高。阿里的模式更像是亚马逊;电商 + 云 +toB 的业务 +……

这些业务的空间很大。像是京东、拼多多虽然拿下部分的市场份额,GMV 都已经很恐怖。亚马逊目前是 8800 多亿美金的市值,曾经达到过万亿市值。

而腾讯更多的像是 Facebook+ 奈飞 + 动视暴雪;社交 + 广告 + 影视娱乐 + 游戏 +……

这些企业的总市值加起来 5500+1280+399=7179 亿美金。当然腾讯也有可能在 toB 业务上有所突破,但这个难度很大。

总的来说,阿里的潜力更大,腾讯的稳定性更强。目前而言,更看好阿里一些。

6.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谁将赢得支付战争?

支付竞争,就是阿里与腾讯竞争中极为重要的战场。腾讯不断通腾迅系公司、微信体系内培养使得微信支付突飞猛进;而阿里在阿里系公司培养以外,支付领域更是率先形成了信用评估、信用借贷、信用租用、免息贷款等一些列超前布局。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谁将赢得支付战争,你更看好谁?

雪球用户 @完善资料很好:

两者都看好,难分伯仲,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可能的是双雄鼎立,共同瓜分市场。支付宝有阿里众多客户的支持和锁定,用户粘度高,优惠多,使用安全放心,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微信有数亿客户群的力捧,已成为聊天沟通,日常支付购物不可或缺的软件。我自已是两者共用。我看到的也基本上是两者共用,一个手机两个软件的现象。

雪球用户 @隔壁 - 沙滩:

当然是支付宝。原因如下:1、安全性,微信支付隔三差五出问题,而支付宝没有。2、阿里的格局大于微信,一个立足于全球,一个只是内地或者华人圈子。3、微信支付的界面不美观,感觉优化没到位。

雪球用户 @智习:

如果从支付方式的渗透能力来看的话,绝对是微信支付。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微信支付是基于应用场景的唤起,而支付宝是基于支付功能的唤起。例如,餐饮店提供了微信点餐功能,支付的时候通过微信确定一下订单,顺便就可以完成支付。微信这个 APP 的应用场景覆盖得越广,微信支付的渗透力就越强。但反过来看,我们更多地把支付宝当成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尽管它也有类似微信小程序这样的通道,但在和消费场景的衔接方面还是差微信很多。没有办法,社交属性的欠缺,必然导致支付宝遭遇这个尴尬。但与其说看好微信支付,不如说是看好微信。

7. 阿里和腾讯的企业文化,你更喜欢哪一个?

生物能够进化的核心不是某些个体如何强大,而是把不能适应的个体持续淘汰,这样整体素质才会自然持续提升。华为优胜劣汰的强度非常大,阿里的优胜劣汰也是出了名的严厉,但是腾讯对优胜劣汰一直比较温和。阿里和腾讯的企业文化,你更喜欢哪一个?

雪球用户 @五大三粗:

作为业务合作伙伴,与两家企业都打过交道,谈谈我的一点感触。阿里讲究的是 " 向心力 ",入了我的生态圈,就要接受和服从我的理念,遇到不同的想法或分歧时会表现的比较强势,但是不吝于提供自己的资源和渠道给予帮助,众所周知,阿里的资源很雄厚,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真实可见的利益。腾讯表现的更类似于 " 分散性 ",即牵线搭桥作用,让生态圈里的企业自己去发展,不干涉,不控制,对分享自己的资源和渠道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缺乏主动性。相比较而言,会更喜欢阿里的风格一点,因为背靠大树就是想借力,也愿意为此放弃一点自由度。如果借不到,多少会有些失望。

雪球用户 @小小江南:

文化上来说没有绝对的谁好谁不好,看人的需求和特点。阿里相对强势,愿景使命驱动,待在里面像是打了鸡血,会被整体推着往前走,压力也会更大,适合年轻有冲进的人,大了之后官僚气息肯定也重但是团队间还是比较坦诚的。腾讯文化里相对温和,共赢思维多一些,追求极致整体上没有阿里狠,除了部分七星级产品之外,很多的平庸产品也是很多,930 之后文化变化蛮大,压力相比之前大了很多。现在体量到了这份上,每家企业都是如履薄冰,再往上一个台阶难度不小,整体来看我更看好阿里的生态布局,但是马老师下来之后会有什么气质上的变化还需要时间,毕竟创始人的影响力太大,逍遥子就算专业度没有问题,和马老师相对差别还是很大的。

雪球用户 @连天雪:

做员工的话,还是阿里的发展机会更多,阿里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基层员工的被授权空间是我接触过的互联网公司里最大的,曾和阿里合作过一个项目,因为项目有爆点,接口的小二就能申请到黄金点位的非售卖位置支持流量导入。大部分公司,类似级别的合作基本要靠高层沟通才搞得定。

做股东的话,还是选择腾讯更踏实,基石产品近乎垄断,管理层也本分,不会发生切出支付宝这样的黑天鹅事件。

8. 阿里为什么良将如潮?

马云一直强调相信人的力量。他曾说:" 公司最大的资产不是有多少钱,不是多少产品,多少服务,而是你的员工。" 而这些年来,阿里巴巴的确诞生了无数良将,可谓群星璀璨。阿里的良将中,你最欣赏谁?阿里为什么良将如潮?

雪球用户 @光线球: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1. 阿里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师徒制,轮岗,良好的企业文化

2. 阿里的薪酬待遇不低,自上市以来,仅是用于员工股权奖励的支出价值已累计超过 800 亿元,但依然有不少公司会为了挖人开出更高的加码,而这些挖角往往都会失败,因为大家被阿里人一条心的凝聚力吸引,而这正是价值观和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

3. 阿里针对四大核心人群:新人、leader(领导)、全球化人才和专业人士,梳理形成了 13 类、600 多门课程,并建立起一套人才培训体系与制度。

雪球用户 @互联网屌丝哥:我来说下我的感受

1. 之所以良将如云,首先是因为能够选到好苗子,能给的出业界最高的收入 ( 这是第一重要的 ) ,能有业界最 High level 的事情可做,优秀的人自然就会来,尤其是优秀的年轻人。

2. 做的事情足够大、不断开拓新领域,有足够多的机会让人去尝试。

3. 压力极大,逼得每个人不得不自己思考怎么开拓新领域,怎么拼命干出成绩,把每个人都逼成良将。

4. 组织架构经常调整,不断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去试验,机会多了,人才总能脱颖而出。

5. 永远不服输,无论是业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是必须攻下的战略山头,不断换人、换思路上,在多轮炮火下,最后总有一个站着的良将。

6. 从马老师开始就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只要是良将苗子,提拔加薪,是分分钟的事。

雪球用户 @不动如佛:

我觉得不是阿里巴巴良将如云,而是阿里的人事更迭更快;年轻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展露头角;部门总裁差不多一两年都会调整,两三年调整算是时间长的了。反观腾讯,中层基本上是十几年老鹅;连基层都是五六年以上的了,根本没有年轻人的机会。而百度,虽然人事变动快,却多是基层。像是海龙也是十五六年掌权的了。只有中高层轮换快,年轻人才有机会在更高的位置上展示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人的能力强,才会变成良将;而是有好的机会机遇,才有成为良将的可能。战略方向共识,中高层轮换,基层稳健,才是阿里 " 良将 " 如云的基础。

9. 若阿里 GMV 达到十万亿,阿里的利润会达到多少?

2019 财年阿里 GMV5.727 万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 1043 亿元。在最近的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透露了下一个五年目标:旗下中国消费业务可服务超过 10 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并实现超过 10 万亿元 GMV。如果阿里能达成这一目标,届时阿里的利润会达到多少?

雪球用户 @文艺范爱好者:

1,越提高,利润点越低,10 万亿的 GMV,看着应该少于 2000 亿的利润。

2,5 年后阿里的其他的业务应该有很不少的新增利润点,所以应该利润会超过 2000 亿,新增业务的利润才是阿里的未来。

3,阿里应该是中国最有机会达到 1 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了,因为电商的增速目前看来基本没有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

雪球用户 @姓马名云字化腾:

1. 大家在估算的时候少考虑了一个规模效应,总是按照固有的利润率去算。

2. 规模越大,所产生聚集效应增强,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3. 个人判断在 2500 亿左右,阿里的基础设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和健壮,完全可以支撑 10 万亿级别的运营,人员和成本应该是第一个 5 万亿的一半。

做了一下阿里巴巴近 5 年的 GMV、利润总额、总收入、净利润等的数据统计。其利润总额与 GMV 的比率中值在 1.73%。近三年该比率在 1.60%. 以阿里的运营能力对营收利润等的掌握,个人预计如果其 GMV 达到十万亿。其利润应该在 1600 亿~1730 亿左右。

10. 阿里巴巴未来增长面临哪些隐忧?

从以上各个角度看起来,阿里似乎坚不可摧,没有弱点。在你的视角里,阿里巴巴未来增长面临哪些隐忧?

雪球用户 @占有壕资本:

阿里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情感沉淀,是个工具人。工具人是什么意思,就是需要你的时候就用一下你,抛弃你的时候不会有一点情感不舍。腾讯的玩意总感觉会陪伴一辈子,阿里的玩意总感觉是偶尔用用或者就用那么几十年。可能印了那句话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阿里虽然极大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但是人这一生真正看中的还是精神上的收获。阿里系的东西总感觉只是在消耗,使用完很空虚,没什么成就感和收获感,芝麻积分给我 1 万分也不会有什么真实的收获感,像玩单机。有我有一个朋友已经去世了,但我不会删除他的 QQ,我认为这其中所产生的数据承载着情感,是我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哪怕这个头像再也不会亮起来。阿里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给我这种感觉,可能这就是阿里的问题,阿里创造工具,腾讯记录文明。

阿里是国内现在从 2B 转型到 2C 最成功的的企业之一,其业务架构也和亚马逊很相似,以电商为基础,以云计算及数据处理为拓展,通过互联网金融、物流提高电商效率。

阿里唯一的问题是社交属性不够,这个问题未来在互联网领域作为唯一流量入口可能是致命的。比如现在很多互联网的信息终端都是需要实名认证,微信成为了个人信息的集中地。这为其未来支付,信用建立,数据基础都提供了基础,而阿里在这个领域较弱,一旦未来支付领域和信息载体发生变化,这个对阿里来说是致命的。

雪球用户 @佑霄:阿里面临隐忧有两个吧。

一是阿里的频繁收购,比如饿了么,口碑,网易考拉,优酷土豆等,在收购时候,阿里都曾经乐观的认为可以利用其生态协同这些产业,但是财务数据实际证明,隔行如隔山,实际打起仗来,总是有些吃亏。以后的申购并购要更加慎重。

二是拼多多的冲击,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阿里高度重合,可以说拼多多市值的增长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拼多多涨了多少,就动了多少阿里的奶酪。

11. 业务繁多的阿里估值多少才合理?

阿里巴巴占据中国网购市场超六成份额、在生活服务、娱乐、支付、 云计算行业均保持强竞争力地位。正因为如此,相比于单业务公司,阿里的估值要复杂的多。阿里如何估值多少才合理?

雪球用户 @只需要五次 :

这个话题让我联想起了一度非常热闹的平安估值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将平安各业务分开估值然后打个折。有人认为可以用市盈率。有人认为平安的主要业务是保险,可以用 P/ EV 的倍数。现在又来了阿里的估值。保险行业有其特有的内涵价值概念以及成熟的计算手段和实例作参考。而阿里似乎没有。阿里业务繁杂,有零售,有平台,有科技,有金融,等等。我觉得相对与平安这样的综合金融来说的话,阿里更适合将业务分开估值然后汇总。因为它不存在与利润的延缓释放和特殊的会计准则问题。而且阿里好多业务完全可以用 PE 来估值,市场上也是有相应的板块估值作参考。

雪球用户 @丐帮帮主老乞丐:

估值很难,业务太杂,不同的业务估值不同,不过资金说了多少就是多少。2016 年到 2019 年 3 年的时间里,阿里的估值都在 40PE 以上,美股的,然后最近这半年从 45 跌到 20 多。整体上看,阿里的合理估值应该在 30--40 之间,增速和业务都能体现。

1. 阿里的估值确实需要综合很多因素。

2. 电商是阿里目前的核心和现金流,增长强劲,占比叫稳定,这块个人未来单独达到 5000 亿。

3. 另外已经是最大的的独角兽蚂蚁金服,未来潜力巨大,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服务。个人估值未来能达到 3000-4000 亿。阿里持有 33%,在 1000 亿左右。

4. 阿里云是阿里增长的第三级,从目前的增长率来看,云计算也有望成长为千亿巨头。

5. 菜鸟物流在整合上已初见成效,市值 500 亿。

6. 另外阿里在基础学科,芯片等的布局越来越深,未来这一块的爆发力不能忽略,但也最难量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量。

7. 综上,阿里在可见的范围和时间里,阿里成长为万亿美金的巨无霸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12. 阿里回港上市,你会买吗?

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的最终定价将取决于 11 月 20 日当天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股票价格,不会给予市场折扣,并将于 11 月 26 日登陆港交所,你会买阿里巴巴吗?

阿里在香港上市,我会参与的。

1,阿里和腾讯一样,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龙头,以后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如果想要享受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红利,买入阿里是很好的选择。

2,选择打新阿里港股相比直接买入美股会有更好的收益率,毕竟不想再错过中国互联网行业另一家代表性公司。

3,香港有比较明确的分红机制,这点比美国强多了。买入阿里的投资者来说,获利的手段无非就是股价上涨产生的资本利得或者分红。

阿里的上市会明显提高存量资金的流动性,对热点产生和资金的吸附作用都会非常明显。

雪球用户@杨饭 :1 股阿里 ADR 现价 182.8 刀,等于 8 个普通股;美元现在对港元度娘价 7.827;换算后,大概 178.85 港元的价格。港股发售价 188,好像吸引力也不强。要买还是直接买美股的好了。

雪球用户 @丐帮帮主老乞丐:买,肯定买

1,综合能力最好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不买它买谁

2,港股你会去买腾讯吗,如果买腾讯,那么和买阿里有什么区别呢

3,阿里上一份季报很出色啊,这个大块头还有这样的增速,很牛了。考虑到蚂蚁金服,菜鸟,阿里云,平头哥等等。未来阿里不用担心的。

4,有人说阿里体量很大了,但是未来谁会知道呢,只要中国经济发展,电商这块蛋糕就会更大,业绩更好。

阿里巴巴回港上市,投资者参与交易主要有两种方式:

1.通过港美股券商雪盈证券进行交易。还没开通港股账户的朋友有福利啦,现在参与入金活动还可获得最高 1066 港币补贴!网页链接

2. 登陆雪球开通 A 股账户,并开通港股通,待阿里巴巴放开港股通购买后通过港股通进行购买。

来源:雪球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