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百年国货 风靡全球 今股价惨遭腰斩 美妆的锅

创投圈
2019
12/11
19:08
玩转财经
分享
评论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叫马金堂的青年才俊,喜欢研究各种治疗眼疾的膏药,并开了一家小型眼药铺,取名叫 " 八宝眼药 ",也叫 " 定州眼药 "。

据说那时,马金堂研制的 " 定州眼药 " 能够治疗诸如红肿烂眼、见风流泪、老眼昏花、云翳白点、内外两障、胬肉攀睛等多种眼疾,疗效可靠,口碑极佳。

到了万历年间,也就是 1582 年,马金堂的后人马应龙,把老祖宗的眼药进行改良。并更名为 " 马应龙定州眼药 "。

马应龙这个做眼霜的牌子就正式诞生了。算到今天,有 437 年的历史。

不过谁也没想到,卖了几百年眼药的,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突然风格巨变,卖起痔疮膏,还卖的挺好。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2019 年 11 月被工信部评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是海外亚马逊网红级产品,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国货。

用老外的话讲,那薄荷味儿的彩虹,涂在眼睛上,感觉真好!

有人说,马应龙和老干妈完美配合,成了美国监狱犯人最喜欢的两件东西,连罐子都舍不得扔。

广受欢迎的痔疮膏卖着卖着,2004 年就卖上市了。

上市 15 年 公司估值低

2004 年,这家 400 年老店上市。上市 15 年,截至 12 月 8 日,总市值 74.31 亿,市销率 2.94,高于行业均值 2.21。

据年报披露,2018 年国内零售终端痔疮用药市场马应龙占有率达 51.4%,连续多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市占率这么高,估值这么低,是有原因的——产品单一,这么多年,主要产品还是治痔类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业务范围比较窄,难以有突破。

2004 年,刚开始上市时,主要做痔疮膏的生产与销售,在那个年代,营业额 3.7 亿,非常可观。

之后,马应龙的营收开始不温不火的增长,一年只增长一点点。

虽然总体是在增长,但是增速太不稳定,忽高忽低的。比如 2010 年、2011 年增速较上年增长分别为 15.31%、20.11%,2012 年到 2014 年分别只有 8.94%、3.91%、1.16%,一年比一年低。但是总体来看,除了 2017 年,营业收入一直都是上涨的。

沿着肛肠科,从药品生产,到卖药给药房,给医院,给患者,再到开专科医院,马应龙全部进行了布局。

但是医改深化,一致性评价、医保支付改革、药品采购方式改革、税制改革、环保监管趋严,马应龙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增长发展问题。

市占率第一 还有上升空间

2017 年 2 月,马应龙发布公告,主导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0g)涨价 18%,主要是由于产品成本增加,以及为了后续新产品研发做准备。

涨价后,2018 年马应龙营业收入 21.76 亿,较 2017 年增长 25.53%。

值得一提的是,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产品提价后,马应龙产品的零售端市占率反而提高了,说明市场对价格并不很敏感。特别是痔炎消片的生产企业只有 2 家,马应龙的市占率超过 99%。

数据来源:米内网

此外,2015 年到 2018 年,马应龙产品的市占率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状态。而其他品牌的治痔类产品多是有升有降。

数据来源:米内网

其实这样看的话,马应龙的市占率仍然有进步空间,其营业收入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冠军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单支 20g 的,价格不过 22 元左右,而云南白药痔疮膏 9g 就要 40 元到 60 元,并不比其他产品高,提价 20% 不过也就 4.4 元,对于刚性需求的患者来说,这个价格确实并不敏感。

在痔疮届表现突出的马应龙,被市场看低,被研究机构遗忘,但是今年,马应龙股价涨了 29%。

投资多元化 炒股大户巨亏 1.53 亿

除了正儿八经的做医药业务,马应龙开始炒股。

结果不幸的是,2018 年,马应龙炒股亏钱了,亏了了 1.53 亿。

马应龙炒股的操作,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买在快山顶的地方。2017 年,马应龙买进华大基因的股票,初始持股 100 万,每股 158 元左右,年底涨到 208 每股,持股收益有 5000 多万,但是没卖呀!

2018 年末,每股跌到 60 元了,2019 年半年报显示,每股跌到 57 块钱了。一直在亏钱。

本着多元化炒股的心态,马应龙在 2018 年还买了其他的股票。

炒股巨亏,马应龙心态崩了,马应龙的小股东们心态也得崩。自家公司炒人家公司股票,反而被割了韭菜,约等于自己被割了韭菜?

2019 年,马应龙及时出售股票,但是跌的最惨的那只股票——华大基因还在账上。

马应龙不应该炒股,因为自己就是一只白马,别人都盼着你涨。炒人家股票,还狠亏了一笔,就是闹着玩的。

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家不会运营的好公司。炒股可恶吗?大家都是二级市场公开操作。内幕交易,资本运作,财务造假,造成上市公司资产损失,股价暴跌,才是可恶。

马应龙有 10 年没有进行过任何收购,也就不存在踩雷和浪费钱。其内在就像名字一样,实打实的朴实无华。

作为存在 400 多年的老字号,马应龙确实有点太老实了,因为技术在手,并不十分擅长经营。

产品多元化?路子不清晰

关于产品多元化,马应龙似乎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去做。

马应龙的明星产品,麝香痔疮膏,全国 TOP1,这里面的独家配方,就是护城河。

但是做治痔类的产品,总归是路子有点窄,没有太多的高增长性,复购率更是随着治愈率提高而降低。

近两年,很多媒体开始报道,马应龙居然卖眼霜了!这些人一定没有仔细看看人家的公告," 马应龙八宝去黑眼圈眼霜 " 从 2008 年就开始卖了。

真正令人吃惊的是,马应龙卖口红。化妆品行业与药品类似,但是门槛低、利润可观。

口红有护城河吗?基本上没有,毫不夸张的说,有了工具,小学生也可以做出来。

但是,药企切入化妆品,马应龙不是最后一家。目前转型成功的曼秀雷敦,早期做感冒药的;片仔癀 1980 年推出 " 片仔癀皇后 " 品牌护肤品;今年 8 月份,999 皮炎平也开始 " 跨界 " 卖口红。

药企扎堆去做化妆品,原因在于医药研发投入大,对技术要求高,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网传罗氏制药曾公布的一种新药研发到上市的条件——平均花费 12 年时间,需要投入 66.145 亿元人民币、7000874 个小时、6587 次实验、423 个研究人员。

做化妆品不一样,虽然广告投入多,但是利润也高。一款化妆品研发周期甚至仅有一个月。

那么,药企做化妆品,到底是噱头还是认真的?

今年 12 月份,天猫旗舰店马应龙八宝的一款售价 138 元的口红,月销量仅有 200 多只。此外,还有一款 " 小雏菊 " 的面膜,售价 138 元,月销量也不过 800 多。

但是化妆品这块的确贡献了一部分利润。2018 年,马应龙卖化妆品的子公司湖北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 498.57 万元,同比增长 190.59%。

不过,同化妆品的头部品牌相比,这点收入入不了法眼,贡献的利润也是有限的。

主要原因在于,过去,马应龙的顾客主要是中老年群体,而化妆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其次,药企的销售渠道是药店,化妆品在商场柜台,在各大一线的电商平台活跃;最后,化妆品的营销手段、风格,和药企的差距太大。

2019 年三季度,马应龙广告费用仅一千多万,有多少用在化妆品上,还很难说。

2019 年三季度,马应龙广告费用仅一千多万,用在化妆品上,也就点到即止,不敢迈开步子。

总结:其实马应龙是一家拥有好技术的公司,但是过于 " 佛系 "。有技术在手,护城河比较高,营收稳定,所以不愿意去冒险转型,更没有胡乱资本运作。想做化妆品,研发投入、广告费是绝对的大头。从近两年表现来看,重点往大健康方面布局,而不是往化妆品。因此,业绩增长,应该还是靠提价。

来源:玩转财经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