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青年男女害怕,却有无数人上瘾!史上最尴尬的行业,又要卷土重来

创投圈
2020
01/18
19:43
云摇
分享
评论

打竹板,我来唱,今天咱俩搞对象,要问为啥搞对象?

为啥啊?

因为咱俩长得一模,一样!

《半个喜剧》中,常远和任素汐的一段快板相亲,把相亲的滑稽表现得淋漓尽致。

嫁给我你最好辞职,两年生两儿子,照顾我父母,每个月给你 500 够多了吧;

我月薪 3000,初中毕业,你要有车有房,房子写我名,车子不低于 20 万;

结婚可以,但是不能妨碍我在外面找别人;

......

这些看上去很毁三观的话,真实地发生在很多个相亲现场,结果好点的互相看不对眼,一别两宽,最怕的就是遇到各种奇葩,分分钟刷新你的三观。

人一过 25 岁,全世界都开始关心起你的下半生,和下半身,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提名一波热词。

尤其是马上就过年了,七大姑八大姨们欢天喜地催婚的顶峰时期,只要你没对象,隔壁村的阿强、X 姨的亲戚小李、都能通通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若能觅得一良缘也是好事,但现在的真实现状是:10 个相亲 5 个骗,4 个丑,3 个穷,2 个坏,还有一个早就结了婚。

中国奇葩千千万,

相亲能遇一大半

中国的奇葩有多少?

只要你相几次亲,绝对会对这个世界有全新的理解。

相亲时无非是先听媒人一顿尬吹,然后见面围绕学历、工作、固定资产、未来规划等主题一顿尬聊,可就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总会遇到一些人像是来搞笑的。

有上来就要相亲对象表演个十分钟的才艺,这是年会表演没看够吗?

有大放厥词说女孩子 25 岁就嫁不出去的钢铁直男。

有自己挣 3000 快,就让女孩辞职回家,还觉得女生拜金的奇葩。

还有相亲对象扣门到让人怀疑人生,见面不请客就算了,还要发票报销。

最惨的还有同性来相亲的,男的找男的,女的找女的?引领世界潮流。

尤其是当一个人相亲次数多了之后,遇到奇葩的几率也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比如《征婚启示》里,杜家珍开始征婚后,牛鬼蛇神魑魅魍魉都来了。

她遇见过替老父亲相亲的青年。

遇到过一见面就渴望 " 做 " 的男人。

更是遇见过看片狂人。

你以为这就是相亲奇葩的全部了吗?

《相诚勿扰》里,一个男生说," 我相亲过很多次,一半以上都是相亲骗子 "。

这些骗术五花八门,有资料、身份、婚姻状况、收入作假的,有骗钱的,有骗色的,还有性取向存在问题的。

但相亲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朵什么样的奇葩。只要你入场了相亲市场,遇见非正常人类的概率,就远大于其他场所。

几大相亲流派,各显神通

全国单身人群 2.4 亿,大城市单身率超过 50%,婚姻成了奢侈品,而相亲成了获取它的捷径。

相亲第一步,就是要有人给拉线搭桥,随着单身男女越来越多,相亲的方式也越来越五花八门。

1. 七大姑八大姨自成一派

家长有多着急孩子的婚事?

某地家长在采访中甚至提出 30 岁不结婚就判刑的建议。

为了让自己家的剩男剩女们的终生大事,父母亲人们可是使劲了浑身解数。

日常在家族群里花样逼婚已经常规操作了,只要听说谁家孩子还单着,随时开始在群里轮番轰炸。

再升级一些,父母们会赶赴各地的相亲角,尤其是过年前,更是去相亲角抢占优势地势的最佳时机。

父母日复一日的来这里驻守,和上班一样,搬个板凳霸占着公园道路两旁的黄金地段。

在贴满墙,铺满地的 A4 纸里,详细列出的相亲条件里,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硬性条件被格外看重。

这里不仅有分区,海外区,房产地域分区,还有售卖一手消息的 " 情报贩子 ",日趋变成更系统和更规范的大市场,供常驻长辈选出那个不能高攀,更不能屈尊的匹配讯息。

在古老的公园相亲模式里,一张张如简历般冰冷的 A4 纸在父母手中频繁交易。

年龄超过 30 的女生,不管学历多高,能力多强,都在鄙视链的低端,而男生仿佛只有成功人士才配获得爱情。

焦躁的人群挤满了全国各大公园里的相亲角,那里似乎成了唯一的希望。

2. 相亲节目各显神通

为年轻人婚事着急的,除了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各类的相亲节目。

近年来,相亲综艺玩起了 " 代际相亲 "" 沉浸式相亲 " 乃至 " 夕阳红相亲 ",并且用 " 大数据配对 " 等方式再次跻进中国人的话题榜单。

从为未婚男女牵红线的《电视红娘》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档相亲节目后,开启了节目相亲的先河,随后《非常男女》《玫瑰之约》等节目纷纷出现。

新一代中国式相亲电视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男女嘉宾通过自我介绍和节目中的几轮自由问答,相互了解,当场用 " 灭灯 " 与否作出最终选择。

2018 年,男女问答类相亲节目已经显现出疲软之态,节目纷纷停播或者转型。

" 带着爸妈去相亲 "、" 闺蜜考察式相亲 " 甚至是 " 帮前任找对象 " 等形式开始占据荧屏,还衍生出明星相亲和主打黄昏恋的 " 老年相亲 "。

像《中国式相亲》父母上节目替儿女寻找婚姻伴侣,他们把关同意后,谈婚论嫁的当事人才有机会见面进一步沟通,且沟通全程父母参与。

《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等节目,更是上演全家催婚现场,仿佛在提醒全国的单身男女,你们该结婚了。

3. 相亲 APP 盛行,红娘贴身指导

" 带另一半回家过年 " 是多少单身青年的魔咒?

眼看春节在即,留给他们完成脱单 KPI 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多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相亲网站和 APP。

念书时不许早恋,工作后赶紧结婚,是这一代年轻人普遍的困境,社交相亲网站的出现,是年轻人自由恋爱和传统相亲的折中。

从传统的百合网、世纪佳缘,到现在的探探、soul、呼啦、欢遇等 APP,有的主打线上开麦、有的视频直播相亲,不少产品强化 " 兴趣匹配 "、" 灵魂匹配 " 之类功能,都说要帮用户找到那个 " 对的 TA"。

大数据的相亲网站会给用户匹配刚好的对象,条目清晰的条件仿佛更加对应了 " 婚姻就是要门当户对 " 的传统,但陌生人社交的各种弊端,也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

" 单身男女 " 的生意,

为啥这么让人上瘾?

爸妈担心自家的大龄剩男剩女还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其他人也这么热衷于帮人相亲呢?

主要是因为相亲早就成了一门发家致富的生意。

1. 撮合一对收万元红包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大多数的相亲都是由媒婆来安排,相亲资源都掌握在媒人手中,想要见相亲对象就先要给这些媒人一些好处,媒人才会积极地安排相亲对象。

若是相亲成功了,皆大欢喜,男方要给媒人包 1 万块钱的红包,以示感谢,这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行情。

有些媒人手里来来回回那些单身女孩子,没相中的话,又去介绍其他的男孩子。就光第一次的见面费,媒人都要赚不少。

这个职业可谓是无本生意,就算有些不是专业媒婆,退休后没事干的中年人,也愿意走家串巷,给那些有单身男女的家里互通有无,成了除了能拿红包,还能赚个好名声。

2. 线上线下付费相亲

从前有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相亲网站,加入会员才能获得比较优质的资源。

随着陌生人交友平台的发展,这些 APP 也成为网友的恋爱工具,夺走传统婚恋交友平台相亲业务的市场份额。

这些平台凭借着巨大的流量红利,号称掌握优质资源,再有在线红娘专业助攻,让你交个几百块的会员费,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拒绝。

现在很多城市还都有同城相亲活动,像宠物店、DIY 手工坊、密室逃脱这种代表相同爱好的,让消费者和会员们彼此连接,通过相亲联谊的方式,实现变现。

3.600 元一次代相亲,月入上万不是梦

在节假日期间,家长们必然会安排的花样相亲局,像今年的 " 国庆七天小长假 " 已然变成了 " 相亲黄金周 "。

对父母或亲戚这种要求既不好意思拒绝掉,又不想让自己尴尬的年轻人们就将 " 终身大事 " 但很多年轻人都很抵触,由此,在这种模式上,假期致富经发展成了:代相亲业务。

现在年轻人,上班要完成领导给的 KPI,休假还要完成父母给的相亲指标。全权委托给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如今,代相亲早已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首先可以按照地域划分,然后上来自爆身高体重,更专业者,直接上图,方便那些早已交换过个人相貌特征等基本信息的客户们,按照自己的外形进行最优挑选。

另外,客户还可自行挑选妆容。

如果顾客是一种漠视的心态,可以选择不化妆;如果顾客抱着一种搅局的心态,还可以选择丑妆。

随着相亲市场的不断扩大,代相亲在业界甚至已经有了连锁店。

有商家表示说,代相亲和代约会的服务,小长假期间店铺咨询人数明显上涨,甚至是一 " 代 " 难求,用户甚至还需要排队预约下单。

相亲这门生意之所以这么让人上瘾,是因为:它不仅可以赚钱赚的爽,还能让用户更爽。

结语:

于父母和子女而言,相亲是通往未来幸福的一种捷径和妥协;

于做相亲这门生意的人来说,相亲是一门低成本高收入的买卖;

于大多数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相亲节目的观众,看的是社会百态、人情世故,以此来收获内心满足,排遣平凡生活的乏味。

但是对于相亲最直接的大龄剩男剩女们而言,相亲可以是买卖,但爱情和婚姻不是,保持清醒最重要。

面对过年来自七大姑的 " 怎么还单着呐?" 攻击,和八大姨的 " 什么时候结婚呀 " 连环炮,如何自如应对?

刀哥建议:保持微笑就完事儿了。

来源:金错刀 云摇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