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 2020:千亿美元帝国的贪吃蛇游戏 气势汹汹也危机重

创投圈
2020
05/29
17:59
谢璞笔记
分享
评论

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

1、哪些因素推动美团市值突破 1000 亿美元?

2、光鲜靓丽市值背后,也蕴藏着重重危机,美团在 2020 年将面对哪些严峻挑战?

3、本地生活看似硝烟弥漫却是长久战,美团能撑住么?

一、疫情期间外卖涨价,不足以解释美团市值上涨

新冠疫情,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中,最为直接受益的两家公司,一家是美团点评,一家是腾讯。隔离,带动外卖增长,也带动了腾讯游戏的增长。其结果是,美团点评市值突破 1000 亿美元,腾讯市值也超过 5000 亿美元,也一度超过阿里。

当然,新冠疫情对线下实体店尤其是餐饮、酒店、旅游的冲击,十分严峻。从美团数据来看,美团 2020 年 Q1 总收入相比较 2019 年下降了 12.6%,其中外卖收入下降了 11.4%,到店酒店及旅游下降了 31.1%。

新冠疫情对餐饮、酒店的冲击,可想而知,也是如此,美团在 Q1 经历过广东等餐饮协会的 " 抵制 ",要求美团降低佣金。美团是否下调了对线下餐饮、零售、酒店的佣金,相信在 Q2 的财报中会有更直观的数据体现。

美团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从美团财报数据来看,答案就是:外卖涨价。

我们看几个数据:

1、美团外卖交易金额 2020 第一季度是 715.04 亿,2019 年是 755.75 亿,下降了 5.4%,与之对应的外卖交易笔数分别是 13.745 亿笔、16.626 亿笔,订单量下降了 17.3%。

2、2020 第一季度美团外卖平均每笔交易金额是 52 元,2019 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单 45.5 元,平均每单涨价 6.5 元。2020 年第一季度美团外卖平均每笔订单收入 6.9 元,与之对应的 2019 年 Q1 这一数字是 6.4 元。美团平均每笔外卖多赚 5 毛钱。

也就是说,2020 年第一季度美团外卖平均每笔涨价 6.5 元,美团可以多赚 5 毛钱。

不过外卖涨价,并非美团市值上涨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其实是美团的赚钱能力。新冠疫情期间,线下餐饮、酒店、旅行等备受冲击,美团也可以经营性盈利。

仔细分解美团各个业务的赚钱能力,我们再看几组数据:

1、2020 年 Q1,美团外卖经营亏损 0.71 亿,2019 年 Q1 亏损额度是 1.54 亿,疫情期间,美团外卖居然收窄了经营亏损 54%;

2、2020 年一季度,疫情期间,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是盈利的,盈利 6.8 亿,2019 年盈利是 15.92 亿。

总得来说,美团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并不大,相反,通过疫情,更凸显出美团的重要性。事实上,美团在 2020 年 Q1 财务亏损,与美团核心业务——美团外卖,到店、酒店及旅行,无关。2020 年 Q1,服务餐饮、酒店等线下本地生活公司的核心业务,美团经营性盈利 6.1 亿。至于美团在该季度的 17 亿亏损中,有 13 亿亏损来自 " 美团新业务 ",新业务包括美团生鲜、美团单车,还有 9.6 亿亏损来自摊销等资产处置。

这就是美团 " 赚钱 " 能力的体现。

外卖涨价、美团的赚钱能力,共同推动了新冠疫情后美图点评公司的市值上涨。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的避险倾向——美团市值上涨期间,58 同城、携程、百度股价下跌了。

携程 2020 年一季度财报发布,要在 5 月 29 日,不过,彭博等市场预期显示,携程预计收入下降 50% 左右,亏损将在 22 亿元左右,而 2019 年同期携程利润是 46.13 亿。应该说,58 同城、携程等垂直类平台,疫情中受到的冲击远远高于美团点评这样综合性平台。美团市值上涨突破 1000 亿美元,是资本在对冲 58 同城、携程,甚至百度,转而投向美团点评。综合性平台的平台效应,最基本的一条是交叉补贴,美团有餐饮、新零售、跑腿、外卖、酒店、机票等,抗风险能力自然要比携程要强。

疫情强化了马太效应。体现在美团财报数据就是,美团交易用户数 4.486 亿,比 2019 年同期 4.118 亿增加了 8.9%,活跃商家数 610 万,比去年同期 580 万增长了 5%。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二、是谁成就了美团?

2010 年,作为创业者的王兴,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时质疑腾讯说," 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 "?记者根据王兴的采访提炼出一个标题《XX 的腾讯》。十年后,腾讯成为美团点评最重要的投资人,美团点评也像十年前的腾讯一样,没有什么不做,餐饮、外卖、酒店、机票、旅行、共享单车、网约车、充电宝 …

美团从创业公司变成市值超过 1000 亿美元。

大家把 " 无限游戏 " 来形容王兴的美团点评,此刻的美团点评,与十年前的腾讯一样,无处不在。如果用游戏比喻互联网平台,那么王兴的美团点评则是 " 贪吃蛇游戏 "。

提一句题外话,王兴之所以看中腾讯,除了他想挑战阿里,更重要的还是王兴跟马化腾的气质相投——美团和腾讯,都崇尚 " 后发优势 ",王兴创业一路都是重复国外成功例子,美团和腾讯最擅长在国内 " 抢市场 "。

这也客观上造成了美团成为 " 全民公敌 " 的形象。

美团的敌人是谁?饿了么、飞猪、携程、58 同城、百度、滴滴、哈啰、青桔、街电、小电充电宝,还有顺丰、京东、拼多多,甚至还有微信

大家把 " 无限游戏 " 来形容王兴的美团点评,从 " 有限 " 到 " 无限 " 的惊险一跃,节点是 2015 年,美团合并大众点评。

事实上,2015 年前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焦灼在移动支付的战场,滴滴合并快的打车后又与 Uber 中国开战。美团得益于自己的赚钱能力。美团收购大众点评,大众点评是美团利润最高的一块,但大众点评也需要美团外卖的支撑,才能获取更高利润。美团目前有三大流量补给:大众点评、美团外卖、共享单车。

之前美团做网约车,后来滴滴放弃转而做了同城快递,为什么?这就是规模效应和交叉补贴使然——美团做网约车和滴滴做外卖,竞争不对等。

滴滴确实有流量,但做外卖,流量之外重要的还是配套的外卖骑手。事实上,美团建立起的竞争壁垒,不是流量,是刀锋利润——美团外卖不赚钱或者是微薄的利润空间,足以阻止竞争者的进入。美团点评,外卖可以亏钱,通过流量补贴给了机票、酒店、到店广告等高毛利业务,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本就处于 " 战略性亏损 " 的滴滴,除了流量之外,还需要建立配送队伍,这是一笔更大的且长期的开支。

美团的交叉补贴和规模经济,这么厉害,难道没有对美团形成有效制约的公司么?有。美团不怕 58 同城、携程这样的垂直平台,担忧的是更大的平台,被拖入到更广阔且漫长的战役中,打持久战,消耗战,升级战,从地面作战变成海陆空的三维立体战。

能对美团形成战略围猎的,有两家:1、阿里;2、腾讯。

三、谁在终结美团的贪吃蛇游戏?

2020 年,几件很有意思的事情:1、支付宝首页开放,升级数字生活服务平台,与此同时,蚂蚁金服 CEO 胡晓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2、哈啰出行 APP 升级,推出本地生活服务;3、青桔单车融资 10 亿美元,滴滴领投 8.5 亿美元,与此同时,滴滴推出了 " 滴滴跑腿 "。

对美团 " 贪吃蛇游戏 " 的终结,总结起来,有几个思路:

1、微信路线,如微信小程序,不怒自威,长线作战,不疾不徐地凭借微信的用户优势和流量,一点一滴的蚕食美团。腾讯是美团点评最重要的投资人,不过,微信与美团不会有正面且直接的冲突,但微信小程序对美团的围剿是无形的,美团与微信的战略分歧其实日益加剧。

2、滴滴路线,滴滴不再做外卖,而是做 " 滴滴跑腿 ",美团做网约车,是想着最大化的流量货币化率,尽可能让美团的流量赚钱。对滴滴来说,它对美团,就是从战略上压制美团的上升空间,把它按在餐饮外卖,按在外卖的三公里四公里。

3、哈啰路线,美团收购摩拜,是上市前 " 优化数据 ",也是为美团平台补给线下一个更稳定的流量。从流量的稳定性来说,美团依靠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大众点评是 " 点评 " 信息的积累,更稳定的其实是美团外卖和美团单车,落地生根的流量更加实打实。

哈啰做本地生活,就是凭借自己稳定的线下流量,去蚕食美团线上到店业务广告,事实上,美团线上吃喝玩乐的广告,到店、酒店、旅行是美团利润最高的业务。

这也是,为什么美团要在今年调整策略,加快线下共享单车的投入。同样的,滴滴为什么要重金投资青桔单车?因为青桔,是一道必须建立巩固的防火墙,既要阻挡哈啰,也要阻挡美团。

微信、滴滴、哈啰之外,围剿美团的还有阿里,饿了么与口碑合并组成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不过,现在美团要面对的既不是阿里,也不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而是 " 阿里经济体 "。

前面我们说了,阿里对美团,最初是口碑,再后来是饿了么,在 2019 年由饿了么与口碑合并成立 "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阿里和蚂蚁在 2015-2019 期间,战略重心是移动支付、新零售,在 2019 年阿里有了 " 阿里经济体 " 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最重要的就是,在阿里和蚂蚁两个集团各有侧重的同时,更要强化战略和业务的协同。

" 阿里经济体 ",最直接的一个例子是,蚂蚁 CEO 胡晓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支付宝首页改版,升级为 " 数字生活服务平台 ",口碑和饿了么在支付宝有了更多的空间。支付宝首页改版,金融和服务的场景,也是相互支持,相互 " 补贴 "。支付宝上的小程序,越来越多,活跃度提升,拉动了口碑、饿了么的流量增长,饿了么的外卖订单也提高了支付宝用户活跃度和支付宝打开频次。

根据阿里财报显示,饿了么餐饮外卖新增消费者中,有 40% 来自支付宝。根据阿里最新财报,2020 财年,阿里数字经济体(阿里 + 蚂蚁金服)全球年度活跃买家 9.6 亿,其中 7.8 亿来自中国。

也就是说,饿了么和口碑,有机会转化支付宝至少 7.8 亿的用户。当然,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除了与支付宝的配合,阿里本地生活也在近期完成了业务架构战略升级,在到店、到家两大事业群基础上,全新成立商业中台创新事业群。更早前的,2019 年 11 月,阿里本地生活正式推出 " 新服务 " 战略,聚焦为商家提供 " 数智化中台能力 ",赋能商家实现数字化升级。

将 " 阿里经济体 " 一系列的连锁变化总结起来就是:阿里将本地生活这一市场从美团点评卖广告卖流量的方式,升级为 " 数字化经营 ",为商家赋能,除了流量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服务升级,为此,阿里也做好口碑、饿了么的组织架构、人事管理,适配 " 新服务 " 战略,与此同时,将由支付宝发力,导入更多的用户和流量,激活数字化战略。

此前饿了么和口碑对美团的阻击,一直苦于流量和用户,随着支付宝的改版升级,阿里经济体的协同性强化,饿了么和口碑对阵美团已经没有流量和用户的劣势。

来自阿里的财报数据,2020 年 Q1,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同比下降 8%,不过,饿了么餐饮外卖 GMV 在 4 月开始转为正增长。与此同时,美团本季财报显示 Q1 餐饮外卖营收下降 11.4%。此外,2020 财年饿了么收入同比增长 41%," 主要原因是送达订单量的增长以及单均价值的上升 "。阿里财年由每年 4 月至次年 3 月,根据美团新一季财报,同时间段美团餐饮外卖收入增长为 28.3%。

可以做个简单的总结,疫情对企业的冲击,携程大于美团,美团大于饿了么。复苏情况也是如此,饿了么口碑快于美团,美团快于携程——原因很简单,美团平台规模和多样性大于携程," 支付宝 + 淘宝 + 饿了么 +…" 的阿里数字经济体,在规模和多样性上又高于美团。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

来源:谢璞笔记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