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出狱:首富失去的 10 年

创投圈
2020
06/24
20:55
黎慧玲
分享
评论

消息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黄光裕将于今日 ( 6 月 24 日 ) 出狱,计划稍晚对外官宣,国美内部高层此前已经知晓黄光裕将提前出狱的消息。

今日午盘,国美零售 ( 00493.HK ) 大涨 20%、*ST 美讯 ( 600898.SH ) 、中关村科技 ( 00931.SZ ) 涨停。

曾经的零售大亨、中国最年轻的首富、一手打造国美帝国的黄光裕,自 2008 年被拘、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 2010 年入狱服刑,已阔别外界 12 年之久。经过几次减刑,黄光裕应执行刑期调整至 2021 年 2 月 16 日。即使身陷囹圄十年,江湖上一直有他的传说,尤其在刑期既满之时," 黄光裕出狱 " 的流言总能刺激着资本市场上涨的神经。

对于近年已经掉队的国美来说,这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日子。十年间,国内家电零售格局巨变,在互联网电商平台几分天下的喧嚣里,战略趋于保守的国美早已掉出第一梯队。2017 年,港股公司国美电器更名为国美零售,一系列转型和新业务没有提振国美的业绩,从 2017 年起国美连续三年亏损累计 80 亿。让人唏嘘的是,早在 10 年前国美电器的营收就接近 500 亿,到了 2019 年国美零售的营收仅为 594.83 亿元。而苏宁同期收入 2703.15 亿元,净利润高达 110.16 亿元。

今年 6 月以来,国美零售迎来一轮近 50% 的暴涨,但其 310 亿的市值较十年前严重缩水。而另一方面,黄光裕夫妇近年来持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国美控股集团旗下共有 5 家上市企业:国美零售 ( 00493.HK ) 、*ST 美讯 ( 600898.SH ) 、中关村科技 ( 00931.SZ ) 、国美金融科技 ( 00628.HK ) 、拉近网娱 ( 08172.HK ) 。

51 岁的黄光裕正式归来,他将如何重整国美?零售江湖还有他的位置吗?他是否会掀起行业又一次血雨腥风?

坊间流传着杜娟的一句承诺—— " 等老公出来时,要给他一个更好的国美 "。

在等待黄光裕回归的这 12 年,黄光裕的妻子杜娟掌舵国美没有停止过探索,涉足过电商、互联网金融、通讯设备、智能家等领域。

现在国美控股官网显示的主要业务包括零售、地产、金融、互联网和投资板块,控股 25 家企业。控股的 25 家企业中除了 5 家上市公司。

零售板块想重振,黄光裕出狱前夕已经有所动作。今年 4 月和 5 月," 后起之秀 "拼多多和京东接连以认购可转债的方式入股国美,互补线上流量与线下供应链、物流。国美通过这两起合作获得 3 亿美元的输血,股价也随之而涨。

黄光裕的出身再普通不过,这也导致后来他的每一项成就看起来都格外惊人。

黄家有兄妹四人。黄光裕排行老二,属鸡,1969 年 5 月 9 日出生于广东汕头市朝阳县铜盂镇凤壶村。那是年幼的 " 赤贫 " 岁月,黄光裕一无所有,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经商头脑,稍大点就和哥哥黄俊钦上街捡垃圾,贴补家用。1985 年,16 岁的的黄光裕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跟着 20 岁的哥哥从汕头出发,跨越两千多公里到内蒙古做小生意。

除了他本人,很少有人知道两个广东少年那一年在内蒙古做了什么,黄后来对人讲,自己当时什么都做,哪个赚钱就做什么,一年下来,哥俩攒下了 4000 元。

1986 年底,黄光裕和哥哥离开了内蒙,他俩本打算从北京回汕头,但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在北京几天。那时候的北京,西单,王府井百货已经开张,改革开放的春潮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到滋润。

黄光裕此前从未到过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觉得 " 北京大得不得了 "。在北京候车的那几天,闲着没事,他就去逛在老家和内蒙都很少见到电器行。当时的中国,各种先进的电器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电视、录音机的渴求在当时是一股潮流。

几天下来,他开始对北京有了了解。一次闲逛中,他意外发现前门珠市口黄金地段的 " 国美服装店 " 生意很冷淡。揣着内蒙古赚的 4000 元,他又和哥哥四处借了 3 万元,最终在北京前门珠市口东大街 420 号盘下了那个 100 平方米的国美服装店,开始还卖了一段时间服装,但后来很快就决定改卖 " 电器 "

"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

1987 年 1 月 1 日," 国美电器店 " 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由于电器不愁卖,当时许多商家都借机抬价,但黄氏兄弟选择了 " 坚持零售,薄利多销 " 的经营策略。黄后来回忆说,其实用这个办法,也是被逼的,当时的电器行许多还是国营,实力、渠道都比他们强," 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 "。坊间一直传言,黄光裕早期想的办法,在从老家广东通过海外走私货源,这一说法未曾得到证实。

小小的国美电器就这样开起来了,黄光裕当时一定不会想到,这将会是决定他人生成败的一次创业。而在经营这家小店时,黄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经商天分和眼光也开始显现。1991 年,黄利用《北京晚报》中缝广告打出 " 买电器,到国美 " 的标语,每周刊登他们销售的电器实时价格,这个策略后来成功让国美在北京家喻户晓,因为当时几乎没有其他电器行打广告,在那个时代人的观念里," 卖不出去的东西,才需要打广告 "。

超越时代的眼光帮助黄光裕迅速获得了成功。到 1992 年,国美已经是珠市口最大的民营电器行,黄光裕此时又想出了开连锁店的方式进行扩张。转年,他们在北京就拿下了五六家连锁店," 国美电器 " 自此诞生。

也是在那一年,1985 年一起离开汕头的黄氏兄弟,因为经营理念不合分家了。黄光裕分到了 " 国美 " 这块牌子和几十万现金。那一年,他才 24 岁。

黄从商履历中第二次改变他事业的选择,发生在 1996 年,那段时前,长虹、海尔等国产品牌崛起,黄敏锐判断自主品牌未来可能将占据中国主要的电器零售市场,且相较进口商品成本低廉,于是他一夜间将当时国美在北京的十多家店全换上了国产品牌。这种产品思路一直持续到国美帝国的构建,国产、合资品牌一直占国美销售商品的 90% 以上。

对敏锐的商业嗅觉,对机会的把握,以及敢为人先的决断。你不得不承认黄光裕是一个商业天才。还不到 30 岁的黄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天赋平步青云。1999 年国美走出北京,第一个进军的城市是天津,近一年就开店五家,后来逐渐走向全国,到 2004 年鼎盛时,他掌握着全国超过 200 家卖场。

不过,精明的黄光裕也并非一帆风顺。1996 年初,国美王府井商场开业,这是家拥有 3000 平米营业面积的大殿,黄对此倾注了许多精力,除了精美的装修外,仅开业前的广告宣传就花费了 100 万。但黄对地段和人气的执迷最终毁了这里,国美王府井房租过高,成本居高不下,周边交通堵塞,货车经常无法按时进出,种种尴尬下,迫使黄提前终止了合同,狼狈撤出王府井。

王府井的失败在当年就引出了出黄为人的另一面,他总喜欢自己做决断,不善于相信并依赖别人的意见。国美鼎盛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频繁的人事调整,机构改革几乎每半年就要来一次。企业的中高层是黄一个人就可以随意任免的位置,从二级公司到三级公司,每一个总经理都由他亲自任命。

黄曾说 " 对于每一个我看重的人,我都会调他到我的身边工作一段时间,可以互相熟悉 ",但这句话的背后却也可能意味着在人事方面无休止的试探。黄光裕早年的司机张志铭最具代表性。黄初期看他踏实肯干,日渐 " 委以重任 ",后来还与黄的妹妹黄燕虹结了婚。有一段时间,张甚至被看做国美的二号人物,但他的职务却一直忽上忽下,以至于当时有媒体评论 " 他的名字比他在国美的职位更便于记忆。"

黄的性格在他的企业里种下了不安的种子,但在当时,这些并未影响国美一往无前。2004 年,国美以借壳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黄的的个人资产也在那年突破百亿,年仅 35 岁便问鼎中国首富。

那是国美最繁荣的年代,除了零售之外,黄光裕也开始涉足地产和金融,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通过收购的方式进一步扩大版图。从 2004/2008 年期间,他们先后收购了哈尔滨黑天鹅、深圳易好家、武汉中商、江苏金太阳、陕西蜂星等,逐步成为中国电器零售的霸主,黄本人也在这几年间 3 次问鼎胡润百富。

自从公司登陆资本市场,黄的思路也野心也开始变了。史玉柱曾回忆,又一次他与黄光裕还有其他几位民营企业家搭转机去参加一个回忆,路上大家谈天说地,只有黄光裕完全不参与,一路上他都捧着电脑,两只眼睛一直盯着股市和债市。

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助推令国美有机会在当年成为全国第一,同时也是资本的助推,打开了黄光裕人生的另一扇门,并最终为这位商业奇才带来一场牢狱之灾。2008 年,他因商业犯罪被查,11 月被刑事拘留,涉及的罪名包括非法经营、内幕交易以及单位行贿。

这一切早有其实早有征兆,2006 年黄就曾因违规贷款而被相关部门调查,同时涉及的还有其兄黄俊钦执掌的 " 新恒基系 ",所涉资金近十亿,只不过后来因为黄如日中天的影响力和成就,这件案子最终不了了之。

但该来的总还是会来。入狱之初的黄光裕有段时间还在幕后掌控者国美系,但他很快发觉这次等待自己的是个大麻烦。与是到 2009 年 1 月,黄光裕宣布辞去国美电器董事职务,其作为国美主席的身份同年终止。转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黄案,他因上述罪名被判有期徒刑 14 年,罚金 6 亿,并没收 2 亿财产。

当年被誉为 " 商业教父 " 的黄光裕最终跌落。鹏润大厦 18 层那间宛如迷宫的办公室从此无人。他曾因商业上的成就万人瞩目,也因为大胆妄为的霸道性格,以及私下里与人相处的冷漠无情,而遭人痛恨。到现在,14 年过去了,他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他的印记仍然清晰。

来源:中国经营报 黎慧玲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