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笔大王之痛:一代人的记忆,如今资产抵不上一套房

创投圈
2020
08/09
19:07
胡二伙
分享
评论

 

不知为何,每一年的高考毕业季之后,人们对于那些老牌的文具品牌都要抒发一番内心的怀念。

今年轮到了英雄钢笔," 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罗大众;一支英雄牌钢笔,书写了新中国万家生活 " 的那个英雄钢笔。

翻看英雄钢笔官网,公司动态定格在 2019 年 11 月,此后再无新鲜事件出现。但奇怪的是,这段时间英雄钢笔的百度资讯指数大幅提升,一度超过了日均值的 16 倍之多。

是的,人民在怀念英雄钢笔了。

为此,新商业要参特意分享一篇旧文,让我们再度回看一下这个国民品牌的传奇故事。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它曾靠一支钢笔,几乎垄断中国市场份额,总资产超过 7 亿,远销 60 多个国家地区。同时无数历史大事由它签订,品牌估值可谓无价。

之后,它开始迅速衰败,从 3000 多人的大厂到最后不足 150 人,净资产减少到 200 多万,抵不上上海一套房子,甚至不得不以 250 万贱卖 49% 的股份。

英雄钢笔,历经 85 年风雨,惨淡收场。它是最伟大的民族品牌,也是最没落的国有企业。

" 抗美 " 英雄

时光倒回到 20 世纪 30 年代。

1931 年,因为西学东渐的影响,用钢笔代替毛笔写字者日益增多,学徒出身的浙江奉化人周荆庭,为了打破 " 中国人生产不了钢笔 " 的说法,以 1.5 万银元创办华孚金笔厂,随后更名英雄金笔厂,这标志着随后影响中国 85 年的英雄牌钢笔的诞生。

1958 年 " 英雄 " 掀起了赶超美国名牌 " 派克 " 金笔的热潮,仅用 9 个月研发的 " 英雄 100 型 ",从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等 11 项指标上追赶派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为此还拍摄了影片《英雄赶派克》。

▲电影《英雄赶派克》片段

到了 1978 年,英雄金笔厂创办了英雄金笔厂技校,学制三年,专门为厂里培养人才。" 英雄金笔厂技校一年就招四五十人,分数足够高才行。"

当时能在英雄金笔厂上班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厂里配备有四五辆专门接送员工上下班的两节车厢公交车,被形容为 " 巨龙车 ",这在当时可谓福利丰厚,令其他厂工羡慕不已。

盖世 1980 年代

上世纪 80 年代,在蓝色涤卡上衣的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钢笔,是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性打扮。

英雄钢笔更属于 " 奢侈品 ",是馈赠亲友的时髦礼物。一支笔加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再写上 " 好好学习 " 等几句祝贺或者励志的话。

英雄钢笔还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件。如 1997 年香港回归、1999 年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声明、中国首次 APEC 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均由 " 英雄 " 签署完成,并多次作为国礼款赠国际友好国度首脑和运动健儿。

不仅拥有 " 英雄 " 的中国驰名商标,在鼎盛时期,英雄产品占有率接近市场总和的 70%,更是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英雄钢笔见证的历史大事

上市与退市

1992 年和 1993 年,英雄先后在 A 股和 B 股市场上市,成为上海最早一批上市企业。1996 年英雄的半年财报显示:总资产超过 7 亿元,净资产 3.72 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从 1999 年开始,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不得不变卖资产。先后以 2970 万元和 500.96 万元的价格出让其所持有的上海 12.9% 的房产股权和苏州 7.5% 的房产股权;不久又以 2733.06 万元的价格,出让了上海永生金笔 37.57% 的股权。

上市没有让原来的国有企业脱胎换骨,短暂的资本蜜月也没有催生出现代企业制度,英雄光环逐渐退却,沦落到中国资本市场的 ST 一族。

2001 年左右,英雄的业绩下滑严重," 英雄股份 " 不得不黯然退市。从 1992 年上市至 2001 年退市,英雄作为上市公司不到 10 年,新世纪的辉煌没能延续。

转型的阵痛

2003 年,海文集团收购了英雄笔厂,投资 3600 万元组建了上海英雄金笔有限公司,并整合了 41 件英雄商标。轻装上阵的英雄笔厂提出 " 二次创业 " 的口号。

为了改变每况愈下的境地,英雄曾多次谋变,更是确立了高端化路线。自 2007 年起,英雄注重开发礼品市场,如大银行的 VIP 客户礼包、汽车销售礼包喝重要会议指定用笔等。

但这些努力并未有多少起色,更讽刺的是,过去数年中国已成为派克最热销的市场,许多派克笔柜台销量增长 30% 至 50%,而英雄钢笔的销售则缩减了近 7 倍。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雄一直没钱。没钱打广告,没钱做渠道,甚至连参加行业展会的预算都有限。而品牌力的持续下滑,一些百货卖场甚至拒绝英雄品牌的进驻。

英雄还尝试过多元化的投资自救,其中一部分是应上海市政府的要求,出资整合上海市的很多文具、办公类企业,同时也跨界做过厨卫项目。当时英雄从德国、意大利引进整条的流水线,耗资巨大,但最终功败垂成,项目整体报废,然后又不得不低价转让。

▲英雄技工正在给钢笔尖检测

250 万换 49% 股份

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2012 年 11 月,一则关于英雄集团挂牌,以 250 万元的低价转让上海英雄金笔厂 49% 的股权(不包括土地和品牌商标)的消息引人关注。

尽管英雄管理层表示,此举是希望引入社会资本,谋求国企机制改革。但英雄 49% 的股权仅作价 250 万元的 " 白菜价 ",不得不让人大有英雄末路之感慨。

彼时,营收状况一蹶不振的英雄,已经连续三年惨遭重创,2011 年净利润亏损 472 万元,同比下降近 200%。

而英雄集团的总资产亦大幅缩水,从 1996 年的 7.03 亿元到 2012 年 7 月的 2498 万元,净资产则由 3.72 亿元减为 208 万元。十几年间,同样的英雄金笔厂,净资产值只剩下了原来的零头。

" 净资产就上海的一套房子钱?" 很多人为英雄遗憾,当时网上甚至传言 " 英雄 " 已经倒闭。最后迫于各方压力,英雄不得不主动撤销股权交易。

英雄已迟暮

英雄迟暮,这里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经营的失策。

1、市场需求萎缩

由于传统书写方式的改变,钢笔的需求越来越少,书写工具市场被圆珠笔和中性笔占据。

特别是书写润滑流畅、线条均匀的中性笔,一出现就大受欢迎。然后在转向中性笔的关键阶段,英雄却对市场判断失误,没有抓住生产中性笔的机遇。

在低端市场,中性笔完美取代钢笔,在高端市场,英雄钢笔面对派克、万宝龙等更是没有丝毫的竞争力。

再加上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键盘和触屏书写的兴起,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英雄钢笔的主业由此不断萎缩。这和当年钢笔代替毛笔何其相似。

2、盲目跨界经营

上世纪 90 年代,英雄笔厂开始多起并购,并启动多元化战略,投资了煤气厂、钢琴厂等,厨房设备成为当时英雄的第二支柱产业,甚至进军房地产,在苏州建了一座 " 英雄大楼 "。

盲目实行 " 跨界经营 " 让英雄深陷债务,但销售额却毫无起色,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钢笔。

与此同时,随着江浙一带民营制笔公司开始崛起,不断挤占英雄原有的市场份额,到后来,迫于经营压力,英雄笔厂甚至反过来为这些民营笔厂做代工,已无资金和精力建设自己的品牌和渠道。到了 2006 年,英雄最为强势的金笔所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下滑至 3% 左右。

英雄走过了很多老牌国企走过的路:先做大做全,再急速扩张,最后作茧自缚。

3、国有体制僵化

有人说,英雄没落的首要原因是体制问题。

作为国企,英雄的机制的确赶不上民营企业灵活,管理方式甚至也停留在上个世纪。

一直在裁员,多年没有新鲜血液的英雄金笔厂,人才大量流失,员工平均年龄在 40 岁以上,这些上了年纪的员工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新形势的挑战,更别谈什么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品牌运营和互联网思维。

其实英雄金笔的衰落是上海老名牌集体沉沦的一个缩影,计划经济年代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品牌高地,涌现出金星彩电、双罗冰箱、水仙洗衣机和申花吸尘器等风靡一时的民牌产品。

偏安区域市场,企业活力不足、敏感度低,在买方市场到来之际措手不及,英雄们败下阵来,逐渐被洋品牌、合资品牌和外地品牌所占领。

▲英雄金笔厂

4、山寨久病难治

品控差和设计抄袭,是英雄一直被诟病的两个地方。

有人说,英雄的堕落是个伪命题,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是在复制抄袭,从 " 英雄 100 型 " 抄袭 " 派克 51" 开始,几乎所有的型号都找得到山寨的影子。

除此之外,品控不能统一,也是一个要害。目前市场上的英雄钢笔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因为英雄笔厂已经多年没有更新生产线,甚至连模具都没有维护,存在铱粒切偏、笔杆歪轴、笔夹不稳、笔握爆杆等诸多问题。

要想减少模仿、维持霸主地位,英雄钢笔无疑要提高自己的技术门槛,以英雄现在的技术投入,是无法媲美国外的精细做工。曾经有钱的时候,英雄没有想过产品创新,如今没钱的英雄更是难以寄托。

自救者天救,自弃者天弃。

▲英雄曾试着走 Lamy 一样的时尚化路线,但是山寨的痕迹实在不敢恭维

戴着镣铐起舞

为什么在 " 萎缩 " 的钢笔市场,派克、万宝龙、凌美等品牌却活得很滋润?因为钢笔已经不再仅仅是廉价的使用工具。

1987 年,万宝龙 " 壮士断腕 ",砍掉了所有中低价位产品,以高价位策略重新面市,并注入微雕、珐琅彩绘、宝石镶嵌等工艺,将原本黑色单调的钢笔变身为华丽的艺术品,这家濒临破产的钢笔老店迎来了涅槃重生。此后 30 多年,万宝龙越卖越贵,也越卖越好,在高档墨水笔市场中的占有率达 60%。

近年来英雄也在艰难转型。在 85 年周年的庆典上,英雄集团还宣布与施华洛世奇合作生产人工宝石笔,以售价 200 至 500 元面对年轻女性市场。

然而戴着镣铐起舞,对于负重前行的国企和身陷泥沼的民族品牌而言,实在太难。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但英雄还是那个英雄吗?

来源:新商业要参  胡二伙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