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四小龙”第一股终于憋上市了!

创投圈
2021
07/21
23:06
格隆汇新股
分享
评论

自年后,A 股市场行情较景气的泛科技股,新能源、半导体概念大幅上涨。尽管上周有所回调,但科技股在市场依然颇受瞩目。

尤其是细分领域 AI 赛道,今年以来多家 AI 企业先后冲击资本市场,但结果都不尽人意。被并列为 "AI 四小龙 " 的依图科技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旷视科技登陆港交所失败后仍在科创板排队、商汤科技则传闻将 A+H 两地上市。

而云从科技今日过会,率先突围,有望成为 "AI 四小龙 " 第一股。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云从科技 ")由周曦于 2015 年在广州创立,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实际控制人周曦持有公司 64.6% 的股份。公司目前估值 250 亿元,此次上市拟募资 37.5 亿元用于系统升级及项目建设。

1

多个国家基金入资

与依图、旷视、商汤不同,云从科技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问世便头顶 " 国家队 " 的光环。

创始人周曦是一个 80 后海归,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 UIUC ) 取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 IBM TJ Watson 研究中心、微软雷德蒙总部研究院、NEC 美国加州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并于 2011 年受邀回国进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中科院期间,周曦带领团队研发出智能图像侦察仪、公安千万级人像检索机等产品,该团队成为中科院战略性科技专项中唯一的人脸识别团队。

2014 年,周曦发现芬兰一家小型公司在做人脸支付,便率先在国内做起人脸支付,算是国内第一套刷脸支付的原型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该系统无法在市场推广,周曦便萌生了创建公司的念头,于是就有了云从科技。

有了中科院的背景,云从科技自然也备受资本青睐。公司成立后,即完成了 60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佳都科技为投资方;两年后获由顺为资本领投的 5 亿元融资,加上广州政府支持的 20 亿元,共 25 亿元发展资金;次年再完成 10 亿元的 B+ 轮融资,多个国家基金入场;2020 年再获 18 亿元 C 轮融资。

国改基金、广州基金、长三角基金等多个国家基金的纷纷注资,给云从科技亦带来不少国企客户。比如中行、农行、建行、交行、海通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先后应用其人脸识别系统,再比如安防领域、民航领域应用其 AI 大数据等智能化系统。

2

烧钱乃是常态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起步较晚,2015 年才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尔后伴随有利的宏观环境,产业高速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探索阶段。

《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过去 10 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超 52 万件,其中中国申请近 39 万件,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 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 2621.5 亿元,同比增长 28.8%。

尽管进步快速,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在烧钱的中国 AI 企业相较海外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不过在产业驱动下,结合多年的技术钻研和经验积累,云从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打造了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实现数据、软硬件的全面链接,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另外在该基础上,赋能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解决方案。

从业务结构细分来看,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是云从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 年 -2020 年其销售收入为 4.51 亿元、5.97 亿元、5.15 亿元,分别占比总营收 93.59%、76.52%、68.5%。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 2018 年的 6.41% 增至 2020 年的 31.5%。

报告期内,云从科技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为 3.02 亿元、4.18 亿元、2.11 亿元,分别占比总营收的 62.33%、51.83%、27.92%。从 2018 年 -2019 年超五成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降至 2020 年的三成,明显改善。

招股书显示,2018 年 -2019 年公司营收为 4.84 亿元、8.07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650.17% 和 66.77%;2020 年受疫情影响,营收 7.55 亿元较 2019 年下降 6.51%。现金流分别为 -2.71 亿元、-5.06 亿元和 -4.62 亿元,波动上升,由于公司仍在快速扩张,各方面支出较大,现金流净额呈负;但随着云从科技通过其 AI 技术不断赋能及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公司未来营收空间将持续广阔。

但虽说从股东到客户都有头有脸,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但毕竟 AI 是个烧钱的新兴行业,云从科技成立至今,仍尚未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净亏损 25.79 亿元。

3

研发竞争力不及旷视、依图

说到亏损,AI 四小龙均无例外,造血能力差似乎已成 AI 行业的共性。

一方面,人工智能行业技术含量高,高研发投入是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充分打造先进技术,公司纷纷持续投入大额研发费用。

另一方面,国内人工智能企业起步较晚,仍在追赶,因此公司均处在不断扩张的阶段,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大幅增加。

目前来看,除了商汤科技尚未披露财务数据外,估值 300 亿元的旷视科技累计亏损 130.6 亿元,估值 140 亿元的依图科技累计亏损 72.68 亿元。相较之下,云从科技在净利方面表现较好,但研发投入也明显小于旷视和依图。报告期内云从科技研发费用为 1.48 亿元、4.54 亿元及 5.78 亿元,分别占比总营收 30.61%、56.25%、58.10%。

在大量资金的加持下,依图、旷视、云从科技各有千秋、各具优势。依图科技将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结合,形成在人工智能算力技术及产品领域的领先优势;旷视科技开发了尖端的计算机视觉算法,以赋能物联网,在多个行业取得领先地位;云从科技则拥有处于业界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智能感知认知到决策的技术闭环。

不过总得来说,三家公司论上市,没有一家是容易的。除了财务状况不佳的情况以外,依图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都多次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主要涉及科技伦理方面的问题,随着人脸识别安全隐忧日益凸显,面临监管合规方面的挑战也越来越艰巨。

4

结语

今年,芯片、动力电池供不应求,涨价逻辑合乎常理,科技股随之一路高歌。但明显有过热迹象,上周科技股股价波动剧烈,比亚迪、宁德时代、斯达半导等多只热门科技股大幅下挫,连续走低。只能说狂欢的背后,科技股的估值被越堆越高,泡沫一戳即破。

AI 企业站在风口,却频频遇阻、难以登陆资本市场。归根结底,这终究是个巨能烧钱的新兴行业,投入回报周期长,企业盈利遥遥无期,摆在眼前的现实让市场逐渐失去耐心。再看看云从科技,倘若作为 "AI 四小龙 " 中第一个成功上市,想必也是市场重点炒作对象。但炒作归炒作,基本面才是王道,没有业绩支撑的股价终将是一堆泡沫。

来源:格隆汇新股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