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的新博弈周期,“阿里百度小米”走向分岔路

创投圈
2021
12/08
21:12
智能相对论
分享
评论

12 月 7 日,小度举行了新品发布会,但意外的是,发布的是添添智能健身镜和小度智能摄像头电视 V75 两款家庭智能硬件,而不再是智能音箱。

这些年,天猫精灵,小度,小爱……这些对智能音箱的昵称,渐渐成为不少家庭的生活日常,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昵称早已不满足于仅用来播放音乐。

从 " 无屏 " 到 " 有屏 ",智能音箱也在不断进化,成为串连家居、开启老人、小孩等众多使用场景的 " 智能助手 "。经历了多年发展,智能音箱正在进入第二发展阶段,阿里小米百度又会朝着怎样的不同方向来发展?

01、从 " 增量 " 走向 " 存量 ",智能音箱的二次扩张

智能音箱的发展,始于 2014 年亚马逊推出全球第一款智能音箱 Echo,看到该产品在美国的发展红利,2015 年,科大讯飞联合京东推出国内第一款智能音箱叮咚 A1。

叮咚 A1 推出次年曾取得年销量 10 万台的不俗成绩,但彼时整个智能音箱市场还未取得大众的过多关注,加上叮咚音箱在京东的战略布局中一直未取得核心位置,此后,叮咚 A1 也渐渐淡出了市场。

国内真正的智能音箱大战从 2017 年开始,阿里、小米、百度三家互联网公司陆续推出自家的智能音箱品牌," 烧钱 " 仍是互联网公司的惯用战略,在低价补贴之下,三家的智能音箱均以 100 元以内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

2017-2019 年,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增速迅猛,增长率分别为 2000%、800%、109%,至 2019 年为止,年销售量超 5200 万台,其中,阿里百度小米三家占据了市场超 95% 以上的销量。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智能音箱市场,但 2019 年之后,增长率开始逐步走低,去年疫情之后,市场开始出现负增长,整体销量仅为 3676 万台。

智能音箱从高速猛增到开始滑落,《智能相对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用户基数的快速扩张,智能音箱已基本完成了首轮的规模普及。智能音箱初出现时,消费者对其有一定的 " 新鲜感 ",再加上低价的补贴,普及自然较快。

但 " 新鲜劲 " 过去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 " 二次需求 " 会建立在其功能、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智能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基本都遵循这个规律,这也是各种创新技术从诞生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

另一方面,初期智能音箱的普及很大程度归功于 " 低价补贴 ",但跟网约车、新鲜电商的道理一样,补贴并非长久之计,低价策略不可能一直持续,这也是近年其增长率有所放缓的原因。

如果将去年看成是智能音箱的 " 冷静期 " 的话,那么接下来或会是各品牌智能音箱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场景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形态演进的 " 探索期 ",也是 " 智能音箱 " 向 " 智能终端设备 " 过度的新一轮增长周期。

IDC 数据显示,预计今年中国智能音箱销量为 4200 万台,同比增长 14%;Omdia 数据预测,智能音箱在 2020 年 -2025 年复合增长率将能达到 20.5%。

02、阿里小米百度,走向智能音箱的分岔路

当各智能音箱品牌进入到新的博弈周期后,各方的创新较量可以分为几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二是应用场景层面;三则是用户服务,三者之间互为影响。

先看 " 技术应用 " 层面,就《智能相对论》对几款不同品牌智能音箱的体验而言,智能音箱对语音识别的深入程度仍有待提升,诸如方言、噪音影响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很常见,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是影响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下一阶段智能音箱的技术迭代中,对语音的识别和对语义的理解都需要持续实现突破。同时,包括人脸识别、视觉、手势等多形态交互技术也需要进一步走向成熟。

另一方面,AI 技术的加入也在推动 " 智能音箱 " 脱离单向的语音交互,朝 " 智能终端设备 " 方向蜕变,这要求 " 智能音箱 " 不仅能听清、听懂和理解指令,还需要背靠海量的数据和训练,来满足用户的实际生活需求,这一点,也跟 " 应用场景 " 和 " 用户服务 " 的优化有关。

本质上来说,数百元乃至上千元 " 智能音箱 " 的赚钱效应是有限的,与其说各大品牌试图通过智能音箱来实现盈利,更应该说,它们是通过销售硬件,将 " 智能音箱 " 作为万物皆可互联的 AIoT 重要入口,从而在不同的生态和场景中创收。

进入 2020 年之后,几乎所有目标进入用户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都在强调 " 全场景 " 或者 " 全屋智能 "," 智能音箱 " 作为全屋智能控制的一个端口,先用一个小小的音箱吸引用户,再逐渐引导用户引入其它智能家电,形成在技术、产品与体验方向上的正向循环进化,可谓 " 低门槛创造高效益 "。

就 " 应用场景 " 而言,智能家居只是其一,在未来的发展中,阿里百度小米几大互联网品牌如果能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场景应用可能,便有机会在 " 用户体验 " 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那么,在 " 二次发展 " 的过程中,阿里百度小米,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策略指引?

先看小度音箱,从企业背景和产品形态上来看,其在技术层面的迭代或会走得更快,长期以来,百度在 AI 方面都有持续重点的投入,Questel 报告显示,近十年来全球深度学习领域的专利数量申请中,百度排名全球第一。

不难想象,小度的 " 二次发展 " 思路,会更倾向于通过技术,加强业务纵深能力,满足特定用户需求,让存量产品类目覆盖更多细分用户;另一方面,技术可以帮助小度走出家庭场景,通过更多不同的设备走进不同的使用场景,让小度不止是音箱。

这两点也体现在小度的产品线上。小度目前针对幼儿教育推出了智能平板,在内容、AI 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并提供全语音交互问答,其语音识别错误率相比 19 年下降了 46%。

另一方面,小度基于智能语音的底层能力,推出了不同形态的智能硬件,以此来加速其生态体系的深度扩张,比如推出了小度智能电视,小度智能耳机等,同时将诸如智能照明、智能健康等家庭场景全面打开,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抢占更多智能化场景的机会。

而以家居为中心的小米小爱,则是另外一个思路。在三家智能音箱巨头中,只有小米是做硬件出身的,通过小米自有产品与小米生态链品牌产品构成了庞大的 AIoT 生态,即所谓的 "1+4+N(1 是手机,4 是电视、音箱、笔记本和路由器,N 则是生态链中的其它产品),而在这些入口之上,小米也有自己的系统和内容生态,即 MIUI 与 OTT。

因此,《智能相对论》认为小米跟百度最大的区别,前者是闭环的 AIoT 生态,而后者则是开放性的,闭环的小米生态有点像苹果,旗下产品会跟其它的系统生态有一定的排斥性,比如引入了华为鸿蒙生态的美的、格力等,小米就很难跟他们兼容,无法通过引入合作伙伴来共享家庭乃至其它的智能场景。

而三巨头当中,阿里天猫精灵的模式,则和百度小度的模式更为相似。

03、连接数字生活,天猫精灵的 " 场景赛道 " 潜力如何?

诞生于 2017 年的天猫精灵,从发布日的官宣来看,它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 "AI 智能产品品牌 ",官网上也是通过家居的不同空间,来实现天猫精灵的使用价值和场景价值,可见,天猫精灵从诞生起就不仅是一款智能音箱。

但在进入市场的早期," 低价 + 直白功能点 " 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而天猫精灵在也确实因为深耕音箱类目而获得成功,过去几年,天猫精灵的销量在三大品牌中,一直稳居首位。

而随着 5G、AI、IoT 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人联网、物联网相互交叉,各种各样的异形智能终端快速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猫精灵及其它智能音箱,也有了 " 二次创新 " 的消费土壤。

目前来看,无论天猫精灵还是小度,其进化的方向都不仅是 "AI 智能助理 ",而是通过音箱这一入口,进一步构建并扩展平台生态,通过技术的授权获得更多的价值。

但阿里和百度在平台生态的发展方向上又有所差异,我们分别从平台的开放性和产品形态两方面来看看。

先看平台开放型。在今年的天猫精灵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天猫精灵宣布正加速引入达摩院大模型等未来家庭前沿技术,并在会上发布了专注服务智能化新品 AIoT 芯片—— " 猫芯 ",目前已置入 60 余款智能新品中,包括田螺炒菜机器人、世净冰箱除味器、宇树机械狗 GO1 等。

除此以外,在去年的春季发布会中,天猫精灵宣布推出智能家居品牌「妙物」,其目标是孵化出 10 个像米家这样的智能硬件品牌,比如智能小家电格丽思,旗下产品就置入了天猫精灵。

而百度在丰富平台生态的路上,则推出了 DuerOS,跟华为的鸿蒙系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开放平台打通各种产业生态角色之间的关联,以此打造 AI 时代的安卓操作系统。

可见,阿里主要通过芯片去帮助其它品牌设备实现智能化,或通过孵化其它品牌的智能终端来快速实现平台生态的整合,而百度则倾向通过开源系统,来吸引其它智能厂商及产品的加入,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对整个智能化生态平台的参与度会更深入一些。

再看产品形态,上文曾提过,无论阿里还是百度,推出智能音箱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生态平台的入口,而就目前来看,百度平台中不仅引入其它品牌的产品,自己也造产品。

未来,百度有可能会打造更多不同的智能终端设备,甚至介入 TCL、华为等传统家电手机品牌的赛道,更进一步狙击 " 大屏 & 小屏市场 ",朝智能家居做更深入的发展。

而阿里自己则不造设备,且天猫精灵从 " 无屏 " 到 " 有屏 ",在产品的迭代上依然坚守着自己的 " 中屏 " 市场,今年 " 双 11" 的爆品 CC7 其屏幕尺寸为 7 英寸,而新品 V10 的屏幕尺寸则为 10 英寸。

紧守 " 中屏 " 区间,天猫精灵实际上也守住了整个家庭场景中最为常见的屏幕尺寸,既能连接大小屏幕的智能家居产品,也能更适用于老年和儿童用户,毕竟从用户的增量空间来看,此两者的增量比年轻用户更大。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阿里在 AIoT 生态上的重心,显然与小米和尝试 " 造物 " 的百度有所区别,而是更专注在结合阿里 / 蚂蚁商业生态中的数字生活服务内容,为自身的生态平台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资讯、娱乐、健康、教育、物联网和生活服务等。

总的来说,百度和阿里在发展智能生态圈的思路有所相似,但基于各自的平台资源和侧重点不同,百度是通过延展不同终端来探索更多的场景,而阿里则通过自身的生活资源场景,来探索智能生态平台的扩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天猫精灵一直位于家居生活场景之中,但与其说它是智能家居的入口,《智能相对论》更倾向认为它是连接阿里数字生活全场景服务的 AI 入口。

只是,现在,天猫精灵的任务巨大,必须完成和其它品牌融合和延伸。新的考验又开始了。

来源:智能相对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