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融到资,我把估值砍掉了 40%

创投圈
2022
04/17
20:39
分享
评论

 

一场 " 挤泡沫 " 运动正在全面展开。

前一阵听闻一家消费赛道的公司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融资,原以来这或许代表着某种向好的信号。可结果真是经不住打听——该公司这轮融资的成交估值比此前喊出的价格直接降了 40%。

而且据透露,这家公司这次的融资情形也变得门可罗雀," 基本没多少机构竞争者 "。

盛宴过后,满是落寞。当被问到自降估值是否已成为消费项目的融资常态时,一投资人直言," 能融到资的就很不错了,有些案子估值砍半也没资本聊了。"

而消费赛道的估值下调,也仅仅只是其中一角。2022 年二级市场的大幅降温,让很多领域的投资人都变得谨慎冷静。一位关注硬科技的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 市场某些标的的估值确实降下来了。在投资时,相比以往更在意要如何拿到额度,机构现在关心较多的则是‘估值凭什么这么高’。"

自降身价

" 独角兽 " 们陷入集体性焦虑

放眼整个创投市场,主动自降估值的公司不在少数。

就在 1 个月前即 2022 年 3 月,线下连锁咖啡品牌 Tims 中国宣布获得总额为 1.94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38 亿元)的融资。与此同时,Tims 中国还提到了关于其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ilver Crest 合并交易计划的一些重要修改。此前,TIMS 中国与 Silver Crest 签署了一项合并协议,将让 TIMS 中国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根据修改的合并协议条款,TIMS 中国的合并前估值从 16.88 亿美元调整至 14 亿美元,直接降低了 2.88 亿美元(约合 18.33 亿元)。

随后,美国生鲜杂货配送平台 Instacart 也公开表示,已将公司估值下调近 40%,从 390 亿美元调低至约 240 亿美元。2021 年 3 月,Instacart 完成了 2.65 亿美元的融资,此次融资后估值达到 390 亿美元。而这一轮融资也使得 Instacart 获得了美国 " 第四大独角兽 " 的称号。

关于估值下调的原因,Instacart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我们对公司的业务实力充满信心,但我们也未能幸免于当前的市场动荡。它已经严重影响科技公司,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私营公司。"

其实早在 2022 年年初,就有一消费类 FA 对投中网提到,在为某些项目融资时,其也会给创始人做工作," 该降价还是要降降价,不要太纠结估值,能拿到钱是第一位。"

但那个时候,很多创始人对公司与市场过于乐观,通常不会先放低姿态。上述 FA 还举了个例子说," 有一家企业当时以坚持的估值拿到了 TS,但后来就再也没有下文了。现在创始人想开了要降低估值融资,可买单的资本却越来越少了。"

不过,也有 FA 对投中网表示,虽然整体上,当前国内市场上的项目估值有所下降,可不少创始人要面子,还是选择硬抗,对估值预期不主动松口。" 除非投资方提出来,半遮半掩地也就让了。"

一场 " 挤泡沫 " 运动正在全面展开

一级市场的估值回调不仅只发生在消费领域。2022 年二级市场的持续不振,已传导到包括医疗、硬科技等在内的各大赛道。

拿医疗板块来看,估值倒挂、跌跌不休几乎成为了市场常势,不少企业打折上市,发行价甚至比前两轮融资时的价格还低。医疗投资人刘霄晨告诉投中网,医疗企业偏后期特别是 crossover 轮的融资已经变得很冷了。" 很多过去一两年投这个阶段的基金基本都亏钱,他们变得很谨慎。"

刘霄晨感受到,包括在更早阶段的 B、C 轮也逐渐有了调整的迹象。相比以前,当下投资人会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比如有无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验证到什么程度、未来市场大不大等等,这些考量因素都会影响到标的最终的估值定价。" 现在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估值在往下调,只不过可能还没有完全调完。"

另一长期关注医疗赛道的投资人也表示,如今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变得冷静了很多,甚至都不太敢出手了。" 投后期的都比较受伤,大家都往极早期扎堆,很多投资人都开始去各大高校网站上挨个‘扒’教授信息了。"

低迷市场情绪下,一些投半导体的投资人出手也没那么大方了。硬科技方向投资人夏霖称,不像原来一股脑地只想要投进热点项目,现在同行们在看项目时会相对更看中估值的合理性。

夏霖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公司对外融资估值 20 亿元,有投资人认为估值太高,要降到 15 亿元。但该公司却对还价的投资人直言," 我认为你说的有道理,我也认可 15 亿元的估值。但现实就是,20 亿我们大概率也能卖出去,我们肯定会优先选择更高的价格。" 最终,这位投资人坚持认为估值太高,就直接掉头不争了。

一位关注新材料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其虽然没有明显感觉赛道估值的下降,但企业的融资进度确实是在放缓了。

投资人

拣拣过去因估值太高 pass 的项目

上演在一级市场的这一轮估值大调整,让许多价值投资者连连直呼 " 是好事 "。

某头部 PE 合伙人孟辉对投中网感慨,过去两三年市场很多所谓的热门项目,估值体系都站不住脚。" 机构的疯狂追逐使得一些企业的商业动作完全变形,不遵循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很多创始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公司到底价值几何,几斤几两。一些投资人也无视投资规则,不尽调就盲投。"

孟辉说,当下项目估值的回归也会让资本趋于理性化。在投项目时,投资人起码会基于理性的思维,如商业模式到底能否跑通、会否产生健康的现金流而非一味烧钱、退出究竟能否达到预期等等。

" 过去两年,我们看了很多项目但都没投,原因是因为算不过来账。而现在,大家的投资节奏变慢了,我们反倒要更认真看项目,对于合理估值的公司也愿意多投点。"

某 VC 合伙人李欣也表示,如今市场整体热度的下降,对其机构而言反而是个更好的入场时机。" 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真正的好团队好方向,也能以合理的价格进入。" 李欣同时还对投中网提到了一个现象,即一些投资人还会重新去看以前因为估值太高而 pass 掉的项目," 特别是一些赛道目前好项目本来就不多,不如把原来看好的但估值不合理的拣一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行情较为萎靡,但头部项目的估值仍然很高,机构对此也不减热情。比如近日,一家 To B 公司拿到了亿元级融资。据该公司创始人透露,此轮融资只用了不到半年,是速度最快的一次,收到了近 20 张 TS,且交易估值不止翻倍。

孟辉也对投中网提到了一个近期被机构争抢的半导体案子。据悉,这个标的的估值到了超 40 亿元,份额非常紧缺,老股东都没有机会。" 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基本拿不到额度。"

来源:投中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