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来临,云办公如何不“掉线”?

创投圈
2023
01/30
20:20
分享
评论

 

近年来,为顺应"云办公"发展趋势和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投入,"钉钉""腾讯会议"等一批线上办公工具应用规模迅速壮大。云办公目前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在哪些行业应用较多?

经过几年发展,尤其是疫情三年,在线办公重塑了人们的沟通和协作模式,腾讯会议日前发布了云端录屏工具"会记",钉钉也刚刚发布了7.0版本,未来还将会衍生出哪些功能?随着"云办公"的盛行,其对网络宽带、终端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云办公需要哪些技术进行支撑?

云办公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取代线下办公还需要多久? 国内和国外云办公系统的差异化是什么?

本期《钛度热评》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后疫情时代来临,云办公如何不"掉线"?"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关于云办公目前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在哪些行业应用较多?

经济观察团创始人毕晓娟认为,从目前来看,这块业务赚钱不是很容易,受疫情、整体经济增长、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

目前,市面上的云视频产品主要有钉钉、ZOOM、Teams、腾讯会议、飞书等等,其中部分个人会议产品已开始收费,市场基本上被巨头们瓜分了。

其中,受居家办公需求减弱,老大哥Zoom已经陷入增长瓶颈。在23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1亿美元,低于预期,与市场普遍预期相差1758万美元。Zoom视频通讯的营收同比增长8%,增速低于上一季度的12%。与此同时,Zoom的股价也在下跌。

从钉钉来看,去年九月末宣布用户数突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付费DAU突破1500万。尽管钉钉方面称商业化进展顺利,大客户贡献了一半营收,但无法掩盖多年持续亏损的事实。

按照钉钉的说法,只要越过边际成本线,盈利就会很容易。也就是只要覆盖足够多的用户,就会盈利。

但问题是,一方面,获得更多企业客户需要大量的营销成本、人力、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要求国内企业数量不减少、需求不降低、不裁员等正面趋势之下。而在居家办公需求降低后,这些企业客户又能维持多少?不好说。

个人用户同样如此,习惯了免费模式,让他们适应收费模式,就需要开发新的功能和市场,增加用户粘性,这也不易。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当前的在线办公的确处于相对不容易的状态,钉钉其实已经是里面做的最好的公司了,整体市场发展也非常不错,但是为什么在线办公想要赚钱这么难呢?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井喷与收费的困局。说起在线办公,钉钉、企业微信其实都不是最近的新鲜产品,很多产品都已经是发展了很多年的产品了,但是之前一直都是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一切都是从2020年开始,2020年受到疫情的冲击,突然大量的人被迫居家办公、居家上班、居家上课,大量的需求开始出现,形成了市场的井喷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家互联网企业就纷纷打出了在线办公的招牌,在这其中腾讯会议无疑是崛起速度最快的产品,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强势的市场优势,大量的用户快速积累起来这就是疫情时代对于在线办公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良机。

但是,正如同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发展采用先烧钱砸用户再收钱盈利的逻辑一样,其实各大在线办公平台的逻辑也是如此,问题就在于这个发展的逻辑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不过,问题却是大部分的用户其实是没有过多的用户使用意愿,你要收费我就用免费的版本,如果彻底不让用了,也简单,用线上办公都是一个单位的用户,老板一声令下,大家集体转去别的平台就好了。

这就形成了在线办公软件普遍存在的大企业很难啃,小企业过于容易变动不愿意付费的难题。毕竟在线办公不是单纯的社交软件,用户没有办法平衡放弃一个社交软件所必须要支付的沉默成本问题。在线办公平台却没有这样的烦恼,想要变换其实还是相当容易的事情了。

其次,在线办公到底是不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客观的说,在线办公的发展困局的时候,大家用第一性原理再从根本上考虑一下,在线办公的确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在线办公这几年的出现让企业越来越发现在线办公可以有效地节省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效率。

也正是最近几年在线办公的发展,像携程这样的企业开始推出了每周可以居家办公的新办公模式,之前非常难以做到的4天工作制、3天工作制都成为了可能,这种模式的发展可以说归根结底都是在线办公快速发展的结果。这种客观需求的存在,相信现在没有一家企业敢于说可以完全不要在线办公。

但是,在线办公是不是赚钱的生意呢?这个答案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的原因在于各家公司其实都有互联网化办公的需求,但是除了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这样的一站式平台之外,其实还有非常多的产品可供选择,比如说办公协同金山办公、有道云、腾讯文档都能做到,在线会议其实有腾讯会议这个专业软件,如果把在线办公看作一个整体的话,自然市场的需求不会少。

然而,如果把这些单个需求分开的话,就会发现每个功能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在线办公的工具提供者来提供服务,所以企业很难有一个必须要付费的理由,如果这个理由找不到的话,其实也很难说在线办公是不是一个真正赚钱的生意。

第三,仔细研究在线办公的一系列玩法之后,其实就能够发现,在线办公的业务发展其实还是有他的机会,这个机会其实在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在线办公的服务如何能够健全到让用户一站式选择完成所有的需求,比如说各家企业办公需要大量的文档协同、开会、报销、采购等等众多需求,如果在线办公平台可以和各家企业的OA系统、财务系统、报销系统等形成有效地衔接甚至于替代的话,而且可以不断根据需求用开放的平台吸引其他的APP或工具服务方来给在线办公提供增值服务,当吸引力足够大之后试图让企业愿意付费也就相对容易了。

另一方面,在线办公平台如果想要实现付费的话, 还有另外一个向外发展的思路,这就是加强联系,这就是所说的社交网络效应了,就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的所有社交关系都在一个网络上面的话,它一旦要放弃这个网络其成本将会不断增加,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放弃社交软件也愿意为社交软件付费。同样的逻辑,如果在线办公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而是你和你的合作伙伴的协同都是通过一个在线办公平台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形成足够的网络效应,从而让企业的付费意愿不断增强。

所以,在线办公的盈利的确很难,但是关键还是在于平台如何能够真正让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大,越大的价值自然会带来越大的盈利空间。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4.61亿,占网民整体的43.8%。2022年上半年,在线视频、电话会议用户规模较2021年12月增长5.9%。一方面可以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云办公有了更大的用户基数,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疫情,让跨地域的面对面交流变得异常困难,使得云办公的规模迅速壮大。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因为疫情带来的云办公的放大,随着疫情的结束,泡泡就会被戳破,云办公的规模就会从峰值掉落,回到一个更为理性的值,这个理性的值和之前的空前繁荣的值有很大的差距。增量消失的时候,靠增量吹起来的资本估值就无从谈起,云办公的企业就必须回到成本和利润的基本点上来,如何减少亏损,如何尽快盈利就变得异常重要。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表示,疫情背景下,大批企业开启了居家办公模式,市场需求激增。据统计,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裂变式增长,云办公相关产品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运用普及,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主要是电子审批、语音转文字、多语种实时翻译、在线远程培训、网络课堂等细分应用场景营运广泛。

贝多财经主理人贾小俊表示,对于媒体人而言,远程办公或者云办公并不陌生。就经营性业务而言,云办公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严格流程操作,提高办事效率,共享推进情况,以及可溯源性强等等,都是云办公的优点。

不过,并非所有业务都适合云办公,比如一些涉密业务,或者说线下协同更为方便的情况下,云办公的作用就显得没那么必要。

当下,市面上主流的云办公平台很多,包括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等,都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了,可以满足一般企业的绝大多数需求。

云办公其实并不是新的事物,只是一个新的名称而已。在此之前,大家所用的OA就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现在更为多元和普遍。

对于平台而言,做出差异化其实并不容易,你方唱罢我登场,可复制性非常高。重点在于:谁能够持续性的获得新用户,或者更多付费,才能够在未来竞争中领先一步。

对于企业而言,更合适的方式应当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有现场办公的需要,同样也应当迎合时代发展,采用更为灵活的形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产生更多效益。

柒财经创始人冯超男表示,三年的疫情,确实让云办公成为企业保持高效运作的关键。去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中小企业运用云计算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和视频会议等在线工作方式。可见,在特殊环境下,云办公迎来爆发式发展有理可依。且虽现在疫情管控上已经放开,但云办公还是市场需求的,毕竟企业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常态,例如常规的工作流程从面对面线下搬到线上。不过,云办公被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的同时,还需特别注意数据安全,而这也是平台"黏住"企业的关键。

宇见商业咨询创始人曹宇认为,疫情对于培训行业,咨询行业的冲击是毁灭性的,不能线下培训,不能集会,很多地方超过20人以上的会议都禁止举办。传统培训行业,尤其是企业内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业务下滑也十分严重。2020年开始,就开始尝试进行线上培训授课,采用过小鹅通,社群直播,视频号直播,钉钉会议,腾讯会议等多种平台模式的尝试。

实践中,也尽可能多的接纳客户的需求变化,合理的调整。根据顾客的习惯和要求,大家选择最多的,是腾讯会议和钉钉会议。

因为商业咨询,要频繁和客户进行各种数据的沟通,方案的调整,腾讯会议的共享功能,可以实现会议的直观和高效。培训时,打卡签到制度,可以合理考勤。会议录制,可以实现后期课程视频的二次加工。连麦互动尽最大可能的还原了课堂的交互性。

全国各地分公司参训学员开会

会议背景可以自定义上传图片,节约背景板的制作,还能有效的增加课程的氛围感。

直播授课+社群答疑跟进,可以有效的360度跟进效果,达到无缝隙覆盖辅导。

疫情对于很多行业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但是网络办公将这个困境彻底打破,实现了异地联动,高效办公,减少、节约各种差旅费用的消耗,更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管理生产的进度,且避免了新冠肺炎感染带来的生命安全的风险。

在过往三年的咨询培训业务的交付中,确实切身体会了网络云办公带来的便利。业务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差旅时间,反而增效了很多。

疫情确实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大量的困境和不便,但是大家又在绝境里找到了生存的新契机。而云办公实现的可能,更依赖于不断优化的云办公支持的平台。无论是腾讯还是钉钉,都在过往的业务开展中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

无论疫情是否能够在短期内结束,大家的办公习惯都确实因此而改变了。

螺旋实验室运营田文认为,疫情三年,"云办公"渐成风潮,很多企业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在线上开展工作,但从实际结果来看,线上协同也能够很好地达成工作结果,甚至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很多成本。这一点即便在疫情过去之后,也应该是很多企业的共识,线上协同办公的方式也势必会继续存在。

但对于飞书、钉钉等云办公产品来说,虽然在过去三年培养起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但也在面临新的问题。前期各大厂商为了抢占市场,均主打免费的旗号吸引企业用户,但如今随着用户量趋于稳定,产品厂商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盈利的问题。

此前腾讯会议和钉钉都曾试水过会议收费的模式,但市场反响并不友好,飞书也传出国内业务短时间内无法盈利,重心将转向海外市场的消息。对于云办公的各方玩家来说,眼下虽然客户已经有一定的黏性,但很多是建立在免费的基础上,而且伴随着放开带来的工作习惯改变,贸然开始收费或许会使企业选择放弃线上协同工具,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可能会更加敏感。想要寻找盈利方向,或许还得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功能属性。

关于云办公未来还将会衍生出哪些功能,以及云办公需要哪些技术进行支撑?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表示,未来衍生的功能会有大量的数字化应用、产业互联网应用进行对接,比如政务、医疗、教育、证券、消费行业,甚至是建筑、物流、物业。

如果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云办公需要的技术之一是分布式计算技术,这样可以节约整体计算时间,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其次是分布式存储技术:集中式存储无法满足海量数据的需求,而分布式存储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对于云办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效率、便捷、不卡顿和安全,但是现实体验中,因为终端、网速等多重的原因,即便要实现不卡顿都是比较困难的。效率就更不用说了,对于很多行业和很多公司而言,事实依然证明面对面办公,也就是非云办公的沟通效率和质量更高。在企业有选择的情况下,还是更多地愿意回到常态的在地办公状态,而非云办公。但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疫情三年之间的用户习惯培育,云办公会成为办公室办公的有效补充和部分取代。使用场景和实用场景依然会比三年前增加。

首席商业评论创始人卫明认为,所谓的云办公对于信息可以异步,信息比较集中提交的合作以及交流工作是价值更大的,但对于信息同步要求高,信息多发、分散且信息密度较大的交流办公场景是价值偏低的,至少目前的技术上,付费意愿是要打一个问号的。目前的云办公更偏向的是一个对线上线下办公协同的辅助工具,但工具型产品的替代性还是比较强,未来需要更多的衍生服务来盈利。当然也期待云办公通过VR,AR等新技术手段打造全新的办公场景,让信息的流动不仅限于文字,流程,音频,视频,而是更加全息的办公场景,相信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树立云办公的时代。

资深媒体人崔伯爵吃鱼认为,云办公比较大的问题在于现场感不足。线上视频开会,总没有面对面沟通效果好,虽然也看得到其他人的脸,但依然觉得对方很遥远,这个事其实挺微妙。解决这个问题并不会太远,之后无论是VR技术,还是元宇宙都有可能输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有与会者就像是在你旁边。至于数据传输中的保密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可能能解决。

总体上,现在很多技术,包括3D打印、VR、5G等都在发展,技术改变生存方式。如果往更长远看,"居家远程办公"可能真的会是大势所趋,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进度。

BT财经主编王璟认为,每家在线办公平台的用户痛点仍然明显,如果不从用户痛点入手解决根源问题,那么盈利问题也会如影随形。现在的付费率普遍偏低,这是需要市场推广和普及来提升付费率。

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我国协同办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0.1亿元。作为企业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线协同办公已经形成了长期发展趋势。根据《2021中国SaaS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办公软件存在付费率不足的问题,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相比之下,欧美市场办公软件付费率已经超过了70%。也就是说,包括钉钉在内的我国众多办公软件平台,都普遍面临着提升付费率的内部诉求。

此外,现在用户手机和电脑上即时通讯工具众多,有时候因为消息太多会忽视或屏蔽一些工具,导致手忙脚乱容易造成消息错漏。钉钉移动PC端分离应用场景衔接差,延迟、消息不同步等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企业微信。企业微信用户总量不少,却有不少痛点,比如运营难获取粉丝、无法精准帮助企业实现营销。另外一些企业客户认为企业微信传播价值不够精准,没有影响和转换,而运营企业微信还容易增加企业成本,人力成本高。这些痛点让很多企业用户直接改用微信,因为快捷方便。一些企业认为:不用企业微信怕同行超越,而用了企业微信收获难以达到预期,让一些企业用户虽然下载了企业微信,却不太愿意至少不会积极主动使用。

钉钉是偏云办公,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产生办公行为,而企业微信的使用则不是必须的,它本身偏重销售,两个本质有所不同。

比如从金山办公。从客户群体来看,它一共分为两种:个人用户和组织级客户。作为办公软件,最大的痛点莫过于模式上的局限,市面上大部分的办公软件其实都偏向于专业化,有限的需求群体下,走to B的路线,收费自然也很高。

这样的toB模式的一个痛点就是天花板通常比较低。大型企业目前已经几乎被金山办公或其他软件拿下,金山办公的上升空间不大,只能向中小企业发力,但中小企业对价格比较敏感,这是金山办公无法解决的矛盾。

金山办公相比钉钉和企业微信,其用户总量明显偏低,但因为它本身的模式,也是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云办公软件,但目前陷入用户增长天花板,这也是行业的通病,如何实现新用户增长,是金山办公未来需要解决的难点。

关于云办公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取代线下办公还需要多久? 国内和国外云办公系统的差异化是什么?

《鲸平台》智库专家郭施亮表示,疫情促使了在线办公的大热,所幸这些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把线下工作搬到线上,如果疫情发生在二十年前,恐怕就真的受到太大的冲击了。在线办公模式得到了认可,疫情影响是催化剂,但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使用在线办公的频率增加,不断形成了使用的黏性,包括钉钉、企业微信等等,市场需求一下子提升。当大家形成了很强的使用黏性后,在线办公也成为了重要的办公模式。不过,在线办公最需要解决的是网络速度、在线办公效率、更丰富的云办公功能等,在大家形成了使用黏性后,接下来比拼的是云办公软件的实用程度以及便捷程度,但在线办公实现商业化运作或者实现大举盈利的难度不小,大家习惯了免费,要提升付费率,拓展付费用户的难度自然不小。

零售商论新零售行业分析师明泽提出,云办公兴起是办公方式的革新,从形式上看,是从传统线下场地办公到线上自由办公,是打破物理距离的初探,而更深层次,是一次劳动生产方式的解构。

云办公成立的两大条件,一方面是"硬性"条件,也即是生产资料、基础设备、沟通通道,软性方面诸如钉钉、腾讯会议等办公软件兴起,根据办公需求持续更新迭代,大抵可以适配现阶段在线办公要求;另一方面是"软性"条件,企业办公理念转变,从物理束缚中跳脱出来,现阶段的云办公仍属于工作方式的补充阶段,一般应用在远程沟通会议,距离云办公仍有着较长距离。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云办公,需促成办公理念变革,让企业改变以往线下沟通的方式,匹配足够完备的办公机制,弥补线上云办公沟通效率低下的短板,真正意义上为企业降本提效。

云上服务,是连接未来线上资源的窗口,它可以是办公场景——云办公,也可以是消费场景——云消费,也可以是娱乐场景——云游戏,云上办公本质是连接,技术层面的迭代更新并不是"拦路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是。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云办公的未来,对于做云办公的企业来说,重点依然是要服务好大客户,服务好刚需行业和刚需客户,毕竟真实需求的大客户才是B端收入和利润的核心保障。对于大客户而言,除了通用功能而言,很多企业还需要贴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功能,也就是说云办公的企业除了提供标准化功能和应用之外,还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开发定制。但个性化的开发和定制必然会降低云办公企业的利润率,增加云办公企业的运营难度。未来,如何平衡通用功能和个性化定制,就是云办公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国内外的差别,主要还是要看用户所在地,所在国的的文化和法律差异,需要根据这些差异去调整。比如视频会议是默认打开摄像头,还是默认关闭摄像头待用户自行点开;视频会议的各个环节需不需要用户授权还是直接霸王条款式合同让用户统一授权,都得依赖不同地区的用户习惯和当地法律法规。

航通社创始人李书航表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又一个标志就是腾讯会议、钉钉和飞书恢复对企业用户收费。三家的企业版费用分别是4788元/年,9800元/年以及最少1440元/人/年。定这个价格只能说对被自己"绑架"的企业用户非常有信心。

疫情期间这三款工具里受益最多的可能是飞书。它最开始是字节的内部沟通工具,而且刻意的将自己跟OKR概念绑定在一起,那些拿不准这个概念的公司还以为飞书并不适用于他们。光是产品普及推广这一点就让它受益不少。

大多数中小企业或团队的付费意愿及实际转化仍然是悲观的,它们多数仍会在免费方案所限制的范围之内来继续使用最基本的功能。

在线办公和视频会议目前达到了基本可用或者更高的水平。其实在21世纪初,这曾是一个被人们广泛畅想的未来图景,微软、诺基亚等企业都曾制作电视广告或宣传短片来畅想「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公」是一件多美妙的事。

随时随地办公的另一面,意味着工作侵蚀了生活的其他部分,私人时间被工作占据被认为是常态,没有额外补偿;无孔不入的工作压力,和封闭环境带来的精神负担相结合,制造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人是社会性、群居性的动物,线上理论上"可以替代"的一部分线下活动,最终将被证明是不可替代的。

远程工作让人们的工作分化为两种,那些不太适合长期或永久远程的工作和以前区别不大;而另一些可以被调整为永久远程的工作则更像是兼职或零工的感觉,即使实际上是全职工作。相应的,这些工作即使是全职的,员工和企业间的关系也相对遥远。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表示,疫情的背景下,云办公成了刚需,云办公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C端消费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云办公毋庸置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会让云办公市场价值进一步增长,行业更加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将成为了巨头们角逐产业互联网的新战场。

出于企业对保密性以及面对面沟通的重视,加上一些行业的特性,比如餐饮,实体办公室不可能彻底消失。未来的趋势更有可能是,企业对于办公空间开启精简模式。

一方面国内外云办公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同,好比国内云办公系统正处在一个逐步完善、走向商业化的成长阶段,算是初级阶段;另一方面,用户对云办公系统的认知和使用存在差异。

深潜atom创始人周立恒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将回归正常状态,"云办公"模式未来发展前景将面临非疫情因素的考验。过去三年,这种模式曾面临用户暴增、系统崩溃等考验。而未来,随着疫情不断弱化,将面临非疫情因素考验:一方面,没有疫情支撑,用户规模是否缩水是一大考验;另一方面,在用户规模难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信心和方向也是考验。

近期传出,腾讯会议或将全面取消免费版。从免费到付费,网络卡顿、网络被攻击这些经常遇到的体验不佳,用户的容忍度是不一样的。进入付费时代,首先,用户规模缩水是肯定的,大多数公司还是习惯于线下办公,这种观念很难改变。第二,用户留存将取决于平台的功能设置和用户体验。对"云办公"提供方而言,今后的发现不能再靠用户规模取胜,而是要根据用户需求做精做细,即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云办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甚至应该走用户订制的服务模式。

异观财经主理人杨晓易表示,"云办公"对上班族而言并不陌生,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居家办公的方式被广泛采用,视频会议、文件共享、移动审批成为日常,线上办公、视频会议的"刚需"曾让视频会议巨头Zoom一度成为"最靓的仔",股价暴涨,为众多投资者创造了财富。

在国内,疫情这三年,视频会议软件成为企业员工工作中的必需品。国内流量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公司,采用免费低价策略获取更多流量客户。疫情红利消失后,人们工作逐步回归线下,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公模式或将成为主流,但这对"云办公"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回归线下也就是线上办公的需求会相对减少,无论是对于国际视频会议巨头,还是国内的钉钉、腾讯会议、金山办公等企业而言,均面临获取用户规模增长和留存的问题。此前Zoom透支红利后,业绩"爆雷"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烧钱换规模的打法不灵了,企业更加注重盈利,免费低价的策略未来可操作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因此,提供"云办公"服务的企业,一方面需要从服务场景化、用户需求个性化等多个维度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为满足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云办公"服务的企业,更需扩宽产业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提升技术实力,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在研发上的支出,这是硬性支出,也会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腾讯会议和钉钉会议此前的免费策略恐难持续,未来收费或将成为主旋律,Zoom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会员订阅服务,国内会员订阅的方式能走多远,有待观察。

白鲸出海主编殷观晓认为,国内云办公目前是个伪命题,让企业为云办公付费就更不太可能了。其实在海外也一样,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数据,发布的远程办公岗位数量和远程办公的求职者数量相差很远,疫情过后,能够接受云办公的海外企业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还需要时间去发展。国内的话,感觉更滞后一些。

现在用这些软件,多半是线下场景的协同办公,但国内企业,一直以来就没有为SaaS去付费的习惯,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除非是能直接给企业贡献收入的功能,基本上不会付费。如果收费,企业老板大概率会采用找"平替"来解决。未来是否会真的居家办公,搬到线上,感觉取决于所在行业是否有可量化追踪的工作结果指标,更取决于老板的"心胸"。

插一句主理人井寻认为,更有可能的未来方式,绝对是混合办公。《工作的乐趣》一书的作者布鲁斯·戴斯利曾表示:"我们的工作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而这场变革刚刚开始"。不断变换位置和环境,时而坐班时而远程的通勤形式,在2021年《柯林斯词典》中有了一个专业的称谓——混合办公(Hybrid working)。线上线下协作办公,解决了纯线上的低效,又能完成分散各地的链接需求的"高效"关键词。但这需要硬件,类似newline、华为等产品,就在软硬双端驱动的解决方案,展示出一种未来生产力的打开形式。

来源:钛媒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