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金贷理应踩下急刹车金融

砍柴网 / 第一财经 / 2017-11-25 21:39
最近一个多月,关于现金贷的讨论没有停歇过,而监管层在表态现金贷要纳入监管后,监管措施也陆续出台。

对现金贷理应踩下急刹车1

最近一个多月,关于现金贷的讨论没有停歇过,而监管层在表态现金贷要纳入监管后,监管措施也陆续出台。

11月21日晚间,互金整治办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称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小额贷款业务。

这项通知直接针对现金贷业务。网络小贷牌照由各地金融办审批,相对容易获取,而停发网络小贷牌照无疑是收紧现金贷的第一步。受此影响,互联网金融中概股隔夜普跌,拍拍贷跌14.01%、融360跌10.81%,趣店跌3.83%至19.31美元、连续7日下跌,并跌破了发行价。

媒体报道,整治现金贷的第二步即将落地:叫停助贷模式。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多数只有放款端,资金主要来自于机构,如趣店与渤海信托有合作关系,渤海信托通过信托计划共募集了超过8亿元的资金提供给趣店。因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成本较低,通过助贷模式将资金提供给从事现金贷的平台,往往能赚取不少“息差”。助贷模式无疑是一种资金“空转”现象,一旦助贷模式被叫停,对现金贷平台的打击不言而喻。

另据本报最新消息,央行、银监会将在11月23日上午9点联合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17个批准小贷公司开展网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将参会,汇报辖内网络小贷机构批设情况。

现金贷整治已经拉开帷幕。

现金贷需要监管,从监管层、业内人士到普通大众已形成共识,目前监管政策也在陆续出台。现在大家讨论较多的是应该如何监管,以及监管到怎样的程度。

笔者虽不赞同完全把现金贷这种商业模式掐死,但并不讳言现金贷业务弊远大于利。曾有观点认为现金贷之所以能壮大,主要在于“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现金贷整体规模在6000亿到1万亿元之间,2017年前7个月全国短期消费贷款新增1.06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现金贷。初步估计,现金贷平台至少有2000家,不少是此前的P2P公司转型。

而笔者对每年万亿元级别以上的现金贷规模是否是真实需求,抱怀疑态度。因为在一般大城市职工中,有消费需求的都能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额度不小、利息远低于现金贷的消费贷。根据近期发生的现金贷恶性事件以及业内机构调查,现金贷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大城市的低收入年轻人群中。

也就是说,趣店等从事现金贷业务赚的主要是低收入者的钱,利用的则是他们偏弱的自我控制力和不很正确的消费观。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在提倡消费带动经济的当下,前者或许有些过时,但后者并不应被抛弃。鼓励甚至诱导一个人去借贷,去提前消费超过其承受能力,并不值得提倡。

例如,监管层在叫停针对学生的校园贷之前,包括贷、美容贷在内的校园贷规模也不小。但众所周知,学生的必要消费是学费和生活费,教育部在2014年就承诺:制度上可以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那么所谓学生高息借款的需求,有多少是真实的生活需求而不是被诱导出来的高消费需求呢?

针对社会人群的现金贷的确和校园贷有所区别,因为对于某些急需钱用的人而言,能借到高息的款项总比借不到好,这也是高利贷能够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但如果高利贷试图主动走进大众生活,包括诱导性放贷、套路贷等,法律也会加以严惩。

凭借互联网发展壮大的现金贷,大多数实质上就是高利贷的线上化。国家互金安全技术专委会针对2693家现金贷平台的分析结果显示,现金贷利率折算为年化后大部分超过100%,利息不可谓不高。

此外,现金贷不进入征信,各个平台之间信息不共享,用户可以在不同平台同时借贷,这也诱发了恶意借贷行为。现金贷催收不当,借款人因无力偿还不堪催讨自杀等恶性事件近期频频见诸报端,都预示着监管层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包括停止设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小额贷款公司从事跨省区业务、叫停助贷模式等监管举措,都是现金贷踩刹车的可用手段。

当然,监管现金贷也要防止“一管就死”,现金贷既有持续多年的信用卡分期业务,也有作为新商业模式出现的,例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之类,利息没有超过规范,诱导消费不明显,且尚属正常需求,应容许其规范发展。总之,现金贷乱象屡现,弊端频出,监管要急踩刹车,让其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

【来源:第一财经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