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如何应对媒体集中炮轰?观点

砍柴网 / 笨手蛇 / 2015-05-25 08:47
围绕上网流量的媒体责难也在不断升级,而且参与的媒体,尤其是有分量的媒体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不管是有默契还是无意识,但总体上反应了运营商在与媒体打交道的努力是无效的...

最近两三年315晚会运营商都是被曝光的重灾区,而随着上网流量问题的凸显,围绕上网流量的媒体责难也在不断升级,而且参与的媒体,尤其是有分量的媒体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不管是有默契还是无意识,但总体上反应了运营商在与媒体打交道的努力是无效的。面对这种情况,运营商要如何应对?

一、媒体集中指责运营商的情况回顾

媒体对运营商的集中曝光指责,总体上分成两类:

一类是针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精准打击,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加以放大的情况,例如315晚会多年连续曝光与运营商有关的违规行为,再如2014年年12月中上旬针对一些恶意行为的个案连续报道。并被其他媒体转载报道。  

另一类就是迎合社会热点的缺乏对行业专业度了解的跟风指责。这种情况以517电信日前后运营商回应总理关于“网费贵、网速慢”的降价方案最为典型。三家运营商的优惠政策出来之后,自媒体的分析普遍指责运营商是在玩小聪明,忽悠应对。而包括新华社、南方都市报等在内的重量级媒体,在炮轰这些问题的同时,又开始炮轰漫游费的问题。所提到的漫游费营收规模等数据都值得商榷。这些指责站在行业角度看是缺乏充分的依据的。

个人对于运营商降价不会满意的预期早有,认为运营商的降价方案肯定得不到民众的买账,因此建议运营商的力度要尽可能大一点。但是,还是没有想到不但不满意,还会受到如此多的指责甚至谩骂。

稍加分析就清楚,运营商是在多种约束条件甚至对立的要求中进行决策的,来自工信部、国资委等各主管单位的基本要求是冲突的,寻找中间平衡点的过程如何满足民众的要求非常困难,尤其是免费模式玩法盛行的时代。因此总理的要求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达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并不具有完全的定价权,因此,这类指责是非理性的。施压倒逼更加符合群众预期的改革可以,但有节奏掌握的问题。

二、媒体集中指责运营商意欲何为?

俗话说得好,那啥啥不叮无缝的鸡蛋,显然运营商在实际的运营上的确有诸多问题不能让用户满意,因此被用户骂是合理的。但是,作为有收入增长利润考核要求以及有大量社会责任要承担,同时在不断努力改进服务,降低资费,这样的行业和其他行业对比改进也是明显的,却一直被追着骂,这也是不正常的。这种不正常,作为具有一定专业辨识度的媒体不但不加以引导,反而加以利用,这是为何?个人给出以下两种可能:

一是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本身面临发展困境,面临严重的流量被分流的压力,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眼球是最直接的考虑。如何吸引,一些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业问题曝光是惯用的打法。显然,运营商是天然有滋味能刺激味蕾的好食材。加之运营商总是能够主动投怀送抱。

二是像新华社这样级别的媒体,其发声的内容往往会有话外音的更多解读,这样连续发文对运营商加以批评,看上去是批评运营商,但实际上是在批评运营商的主管部门,以此倒逼做出更有力度的改革。

前一个,媒体带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不正常。后一个,是对行业发展更长远的考虑,但也要结合行业发展中目前遇到的现实困难,要掌握好节奏。

三、运营商如何应对?

运营商如今到底怎么了?这是很多运营商人,尤其是基层运营商人很困惑和纠结的一个问题。我们如此努力,为了确保偏远地区的普遍通信服务我们在努力,每次的大灾大难,我们都是冲在最前线。为什么仍然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这里面有运营商本身业务不合规的问题,但也有运营商与媒体打交道,媒体放大负面的问题,与用户的沟通很失败!运营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营话费、流量的水平,而不是有真正做到经营用户,用户关怀,更多是停留在口号上。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个人建议如下:

1、重新梳理媒介资源列表,重新评估一般品牌类的市场费用投放效果。比如,4G业务的品牌宣传推广上,传统的品牌砸钱的方式消耗的市场资源效果有限。在营销费用压降的情况下,针对品牌推广,线上线下平媒户外等效果不能很好量化的,需要重新评估调整。把这一部分浪费的资源直接投放到对用户的关怀上更直接,学习小米的粉丝经济的玩法。这种玩法运营商还不擅长,特别是具体到运营商的应用业务,资源过多消耗在难以评估的渠道或者传统媒体资源上。

2、拿出足够的诚意来经营用户,并不断改进优化自己,让用户真正感受得到了关怀,获得了利益。从2013年开始,运营商都开始进行了流量前向免费后向企业付费的模式创新,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用户在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服务的时候无需为这部分的流量付费。

流量后向经营模式,个人认为就是一个经营用户的有效办法。从个人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的数据来看,每年用于这部分的流量的价值都是亿级的。相对于市场的迫切需求,运营商的系统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从而使得基于后向模式的流量业务有所滞后。就在运营商在今年517期间提出降价的同时,后向经营创新单元也在加大免费流量的推广力度,并在产品上持续进行优化。据悉,中国电信综合平台开发运营中心基于流量宝产品,计划在6月份开展流量不清零的业务试点,预计在广东、山东、新疆三个省份进行。这三个省的用户,当月流量用不完的,在指定的时间内,可以通过流量宝,转成下一月的有效流量券,以此类推。这是前向流量套餐通过后向业务产品进行流量不清零的新尝试,从而很好的回应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增的要求。不过很可惜,没能够赶在517之前上线。当然,还是那句话,由于业务本身的复杂度,这种创新的业务链条还偏长,还需要持续优化。这个过程中,可以预计,仍然会有一些用户不满。

3、加强自律力度,强化对内部开展违规业务的团队和个别人员的处理,加强对增值业务合作伙伴的管理。这点不做过多阐述,这一直是长期以来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虽然运营商一再声称自己是负责人的央企,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但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破坏力更大。

运营商面对社会舆论广泛的不满,运营商人有普遍的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毕竟不应该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反,更应该在这次降价风波中反思自己,找准定位,在互联网+的大好背景下继续前行。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微博:@笨手蛇,微信公众号:benshoushe)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