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死了“6”家公司创投

砍柴网 / 硅发布 / 2016-04-19 10:44
但可以肯定:死掉的一定不止这 6 家,一定还有我/你都不知道的一大把。所以如果你问,这些年我做科技财经记者的最大感受,其实只有这几个字:浮华转瞬即逝,时间是最好的东...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我们在硅谷@为您报道最前沿趋势

独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观察,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

上周这里死掉 6 家公司。我决定写一写,不仅因为这个Number 超过我之前看到的任何一次;还因为它们都具一定代表性,甚至某几个,还牵动了我的感情。

Beacon 死于上周四

这家公司模式甚为“理想”,不知怎么回事,看着它我就想起那个讲洛杉矶大地震的电影《2012》,最后,一堆人跳进一个叫“诺亚方舟”的飞船。

Beacon 也差不多:它神奇地只需要你提前 15 分钟打个电话,然后你就一定能有自己飞行座位。换句话说,它能让你像调用 Uber 那样调用飞机,而且体验就像度假:有专门出租车来接你;不需要冗长安检;你能沿路一边品尝小吃,一路黄金通道直抵航班。

荒谬成这样究竟怎么Work呢??

核心:Membership Fees。我上上周看到有同样 Membership 旅游项目获近 2000 万美金 A 轮,不过,后者是整合传统旅游行业人员做用户旅游规划,会员缴纳 99 美金,然后,这些经纪人就会对他们做一对一的年度假期规划包括订机票、酒店等。人忙到一定程度,区区几十美金其实真不算什么,重点是:能不能帮我节省时间和免却一堆不产生效益的脑力活动。但这个理念用到 “Flight” 上,就疯掉了:“频繁飞需求前提”和“目的地限制”大大局限了它生存空间,它启动时说会员可享受“纽约”和“波士顿”这两个地区的无限制调用飞机,会员价:1000美金(押金)+2000美金/Per Month。

然后死了?以下是创始人自白

“‘预售’是规划关键,因为提前 Charge 的钱可以让事情运转起来(包括租飞机、发工资、燃料费、聘老练的飞行员等),但我们没想到的是:售出去的钱还是不够 Cover 费用,销售到达的用户中,3/4 表示不会立刻飞,实际上多数人想等到夏天再飞”。于是创始人自己贴钱贴了一阵子,也就歇菜。

其实 Beacon 最终希望达到的效果还是满感人的:鼓励进飞机就像进“社区”,因为可以选择熟人航班。还记得当年社交媒体的想象力炒作吗?据说社交数据可以和飞机相连,这样我们就可以选"邻飞"的人是谁了。而 Beacon 场面大概就类似这样:十几个“商界精英”聚在空中,然后也没空姐递饮料,“给我杯 Coca 吧”这种,接着不经意间,某个合作就谈成了……BTW,Beacon 的 A 轮 650 万美金血本无归,没有一分钱还给投资人。

Shuddle死于上周五

看到 Shuddle 死掉,其实我还是有点惊讶+难过,毕竟我身边好像不少人都有这个需求。

我之前写过独角兽 Nextdoor,它是个专门做邻里社区的网络,我每天看到里面邻居在叫,比如免费转让不要了的家具;请教哪里有好的清洁工人;提醒大家注意社区最近有小偷等等,然后,我看到总有人在问:

“有没有人愿意送我孩子去学校?”

Uber 不安全大家都知道了,上个月,美国还发生一起 Uber 枪杀案,各大网络铺天盖地滴报,然后为体验生活,我还挺想去接送这些娃。也为此,专做小孩人群的 Uber 应用 “Shuddle” 就引起我注意。据说它会对司机背景做激烈调查,然后严格监控,因为“安全”是他们 Point,而孩子父母们呢,都在手机端实时跟踪着呢!

它去年 3 月融了 960 万美金 A 轮,投资者很有名,包括 Accel、RRE Ventures  等,但上周五,突然他们给所有用户写了封电邮:

“我们不干了!”

以下是我找到的邮件原文:原来也是死于资金链,由于融不到后续资金,Shuddle 被迫关闭。

乌云继续笼罩硅谷

Dinner Lab死于上周四

其实硅谷很多创业公司已经在裁员,而 Dinner Lab 去年 12 月裁了后,仍没能挺住。简单说,它服务对象是“吃货”,然后,希望网罗全国各地吃货一起做社交晚宴式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它模式变成了这样:

美食这端,让主厨们采取"轮班制",并充分利用各城市里待开发利用场所,通常是些设在停机坪、废弃的教堂等地;另外一边,就餐者也就是“会员”,会在距预约好的就餐日提前一天收到地点通知,这些会员根据所在城市不同,每年需缴纳 100-200 美金不等,然后每次就餐(包括酒水、税金和小费)需额外支付 50-95 美元不等就餐费。听上去多美好啊,我也喜欢吃,它还获得了知名超市 Whole Foods 董事长 John Elstrott 的投资。

不过理论只是理论,它很快遇到严重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包括后勤管理;包括随着活动多寡而可迅速膨胀又迅速缩小的员工数量等等(即使去年底将“全职”员工改为“兼职”,仍没能挽救公司);包括他们固定成本其实会随会员人数增多而成比例提升,而不是边际成本递减……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这家公司我们去年底曾翻译过一篇 Entrepreneur 对他们创始人的报道,当时它正红红火火,因为拿到超市大亨投资后,去年 8 月它又拿到 700 万美金 A 轮,然后迅速扩张。但是上周的事情……

另外其它3个公司

分别是:Kitchensurfing(美国做“预订私厨上门做饭”模式知名项目,都已经到 B 轮,共融了近 2000 万美金,投资机构包括:Tiger Global、Spark Capital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以及Backplane 和 CoinWallet。

但可以肯定:死掉的一定不止这 6 家,一定还有我/你都不知道的一大把。所以如果你问,这些年我做科技财经记者的最大感受,其实只有这几个字:

浮华转瞬即逝,时间是最好的东西

【作者:硅发布】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