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干货满天飞:越渴望干货,越一事无成?态度

新周刊 / 叔本琦 / 2016-12-11 10:29
干货满天飞,你抓住了多少? 人们像巴浦洛夫的狗一样,一旦有人摇起“干货”的铃铛,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跪舔。 信息爆炸时代,知识和资讯唾手可得,只要善用搜索引擎,没有搞...

干货满天飞,你抓住了多少?

人们像巴浦洛夫的狗一样,一旦有人摇起“干货”的铃铛,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跪舔。

信息爆炸时代,知识和资讯唾手可得,只要善用搜索引擎,没有搞不定的问题,没有学不会的技能。强大的谷歌和万能的朋友圈,成为了现代人重要的知识来源。

于是,我们重燃了学习的激情,热衷于收藏以“干货”为名的长文。

知乎上看到某个大v的健身经验分享,你毫不犹豫地点赞。

微信上瞄到朋友转发的面试技术贴,你如获至宝地收藏。

微博上刷到四六级考试的高分攻略,你满怀感恩地转发。

你知道不能尽信书,可你却尽信互联网干货。

无用的干货:新时代毒品

在互联网的语境中,“干货”指的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论,基本修养是语言要深入浅出,让受众快速获取某一领域的知识,最好还能立即应用,立即成功。其背后的逻辑,是想把一切知识都变成高度浓缩、顺手拈来的“懒人包”。

“掌握了这些四六级高频词汇,上600分不是梦“

“干货!如何从技术小白变成ps大神?”

“想成为面试牛人?这是你不得不看的技能帖”

看到这些题目,就已热血沸腾。

群面有秘籍,撩妹有套路,考试有攻略,从生活百科到职场生存,从两性关系到技能学习,好像只要把干货抓住,就能在任何领域旗开得胜。过去,爱上网被看作是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举动。可如今,你不会轻易贴这类标签。因为干货文满屏,网民求知若渴,嗷嗷待哺。

沉迷网游是堕落,沉迷干货是上进。

前不久,知乎推出了“知乎live”产品。邀请各个领域中的大牛,通过付费在线演讲的形式给受众讲解知识。一个名为“一小时建立受益终生的阅读操作系统”的live,内容质量堪忧,参与人数却高达13万人数。有知乎用户评价道,这不是名副其实的live,却是极其成功的营销。“一小时”对应“终生受益”,相当于一本万利,正好迎合了现代人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到1元的价格,就可以听到成功人士的语音教学,肯定价值非凡。于是,人们像巴浦洛夫的狗一样,一旦有人摇起“干货”的铃铛,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跪舔。

从表面上看,干货与心灵鸡汤对立,因为鸡汤强行乐观、逃避现实,而干货提供五花八门的方法论,看上去靠谱又实诚。然而,以干货为旗号的文章,贩卖的也并非有价值的知识,而是营销的产物。当良莠不齐的干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便取代了鸡汤,成为新的毒品。

干货版图书,方便在手机上阅读。但你读到的,是精华,还是垃圾?

越渴望干货,越一事无成

你明明知道,学习不能一蹴而就。但为了摆脱无知的焦虑,还是对干货趋之若鹜。干货成了你的救命稻草。

你沉醉于网上的低级娱乐,偶尔打开各种实习、就业、互联网等公号,囫囵吞枣地阅读,形成“我正在学习”的错觉,带着这些虚无的满足感,原谅了自己的懒惰成性。

时日渐长,你曾经“马克”过的文章,安安静静地躺在收藏栏目里,从未仔细琢磨,但每次打开,心生欢喜。当别人都在打游戏、看视频的时候,你自认为高人一等。可笑的是,马克的干货越多,你越是一事无成。

贩卖二手知识的“干货”试图把原著内容浓缩给你看,你能学到的东西注定是武断的、粗浅的、不全面的。

今年年初,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推出“得到”应用,将经典著作的内容进行提炼,集结成“干货版图书”后出售。对深奥的社科书籍,他们断章取义地把一些精彩的观点和结论拿出来,甚至只是抽出一些为人生实践提供指导的内容。而书中详尽的论述,读者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不会提及。

现代人对知识的焦虑有目共睹。一方面,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的需求剧增;一方面,高强度的工作时长却让人们止步于系统学习,停留在拾掇信息碎片的阶段。

然而,无论是“精华”图书,还是经过二次加工的干货文章,都不是解决知识焦虑症的绝世良方,反而纵容了我们对碎片化阅读的依赖,对实用主义的盲从。

干货纵容了碎片化阅读。

急功近利得不到真正的知识

当社会分工越发精细化,知识就成为了资本的核心竞争力。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知识的急功近利。

知识,不再是高贵而难以触碰的。知识分享平台,如喜马拉雅、知乎、分答等,正改变着人们对知识的态度。费尽心思打造知识界的网红,用名人效应吸引关注,以“省时高效”作为卖点,把知识打造成一种凸显品格、表达态度的工具。于是,知识的形态从过去的体系化、理论化,变成如今的干货化、碎片化。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提出了“知识沟假说”。他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而在互联网涌现的干货,更是在加速鸿沟的拉大。

深度阅读不易,但深度阅读带来的知识是干货无法比拟的。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渴求用深度知识充实自己。一方面,又排斥艰难晦涩的东西,希望深度知识能被通俗输出。商家选择迎合大众,继续挖掘知识被简化、被提炼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摆脱对干货的迷恋、对知识大咖的盲从,就只会让思维不断被简化,逐渐丧失质疑的能力。

知识总有晦涩难懂的一面,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直面的困难。你可以为了荷包更饱满而学习,但不能因为求快,就失去对知识的尊重。真正的无知,不是知识的匮乏,而是用阅读干货代替深入学习。

文/叔本

来源:新周刊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