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最大的商场中,一家来自中国的头部潮玩品牌门店人潮涌动。
" 要想富,先修路 ",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这样一家潮玩公司要确保本地门店的稳定供货,离不开背后灵活响应、稳定高效的物流体系支撑。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这家头部潮玩品牌在马来西亚选择的物流服务商是菜鸟。在吉隆坡附近,有菜鸟在东南亚最大的一个海外自营仓,这里设有独立的潮玩专区,专门上锁并有安保监控。
" 现在很多客户排队想入仓。" 菜鸟全球供应链 - 新加坡 & 马来西亚国家经理 Bruce 对华尔街见闻透露,品牌出海客户的需求正从跨境直邮凶猛地转向海外仓,这一旺盛的需求推动其本地业务量在今年初以来增长了数倍 。
这一幕正是全球物流新战线的缩影:随着中国企业出海从 " 卖货 " 转向 " 品牌本地化 ",能将物流时长从 10 天缩至次日达的海外仓,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在这场跑马圈地中,顺丰、极兔等跨境玩家正与国际物流巨头近身肉搏,但脱胎于阿里的菜鸟是更核心的力量 。这家智慧物流独角兽,在做好 " 阿里电商后盾 " 的同时,将目光聚焦于 " 国际 " 和 " 科技 ",致力于搭建一张真正全球化、市场化的物流网络 。
菜鸟转身背后,是中国物流行业集体 " 出海 " 寻求新增长极的标志性事件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增长空间有限的严峻背景下,伴随跨境电商崛起的国际物流,已成为所有头部玩家的 " 必选项 " 。随着它们将在中国电商时代锤炼出的数字化能力与 " 中国速度 " 加速输出,一场由中国物流力量主导、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服务标准的竞赛,已然鸣枪开跑 。
品牌出海的护航者
新一轮中企出海呈现出一大显著特点,那就是要打造全球化品牌。一个行业共识是 " 全球化就是本地化 ",选择海外仓储则成为推进本地化的重要举措。
所谓海外仓,是指在跨境贸易中,跨国企业通过大宗运输将商品运往目标市场国家,在当地建立或租用仓库,用于储存商品,并根据当地销售订单直接从仓库进行分拣、发货等操作的仓储设施 。
菜鸟在海外仓链路上的能力是全流程的:从国内清关、海运,到当地仓储,再到末端配送,形成完整闭环,帮助企业实现海外出仓。
Bruce 指出,通过在目标市场设立海外仓,能显著提升物流时效,消费端下单后可实现当天或次日发货;而跨境直邮至少需数天甚至更久。对于体量较大的品牌,海外仓模式的客户体验更好,履约既高效又稳定,能支持销售增长。
菜鸟海外仓让物流时长成倍缩短。据悉,商家在国内备货,客户下单后再从中国发往终端目的地,即便是空运,到达德国也需要 5 至 10 天。如今,提前备货至海外仓,送往柏林的包裹可以做到出库后次日达或隔日达,与本地物流时效不相上下。菜鸟海外仓 2-3 日达服务覆盖欧美、亚太大部分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海外仓业务的物流服务商业也可以说是企业品牌出海的护航者。Bruce 提到,有一家中国零食门店品牌,2023 年初第一次出海,最初对清关、仓储、配送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该选择自营还是加盟。
菜鸟在了解这家公司的需求后,根据对马来西亚市场的了解,给出完整解决方案,并协助其解决了清关和配送合规的问题。据悉,这家零食门店品牌很快在马来西亚 30 多个大型商场开店,业务增长迅速。
海外仓是菜鸟全球供应链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据悉,目前菜鸟已在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的 18 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 40 个海外仓。
值得一提的是,菜鸟亚太供应链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等 10 个核心国家和地区,可以为全球品牌和中国出海客户,提供本地 B2C 和 B2B 仓储和配送等服务,已经是业内亚太仓配网络覆盖最广的物流公司。
马来西亚跑马圈地
洞察到中国出海企业对海外仓的强烈需求,菜鸟迅速响应,近两三年来加速在海外布局本地仓储网络,而被视作中企出海热土的马来西亚则是重要阵地之一。
Bruce 在今年 1 月被菜鸟集团派来马来西亚开拓市场。
他告诉华尔街见闻,菜鸟在马来西亚有其在东南亚最大的本地自营仓,这个仓库总面积有数万平方米,位于吉隆坡附近,交通便利,链接巴生港口及吉隆坡核心区域,可以实现西马半岛 1-3 个工作日达,末端派送覆盖马来西亚全境及文莱。
该仓库给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分销渠道派送和库存调拨管理,服务对象包括中国出海品牌以及本地快消企业,现在客户有阿里旗下的 Lazada 平台、国内头部潮玩品牌、服装、美妆、日化等品牌、商家。
菜鸟打造智慧物流的能力也在马来西亚这个仓库中得到了体现。据介绍,该仓库配备了智能存储、智能流水线、智能波次作业、旋转梯等自动化装备,还拥有单独贵品区及独立电子锁,加上摄像 24 小时 *356 天监控,保护高价值产品的安全,高效保障商品在 48 小时内安全出入库。
Bruce 表示,这一仓储的整体技术水平在东南亚处于领先地位。
" 我刚来时,这个仓库只有一半面积投入使用,现在已经全部爆满,客户需求非常旺盛。"Bruce 透露,菜鸟如今在马来西亚已有三个海外仓,一部分来自接手老客户,另一部分是自己开拓的;与此同时整体业务量成倍增长,特别是第三方客户增长明显。
据悉,菜鸟新增的客户一部分来自其它物流服务商,另一部分则通过其本地销售团队新开发。" 目前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我们合作,尤其是中国品牌出海企业。"Bruce 说道。
因为市场巨大的需求,菜鸟在马来西亚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接下来会有开拓更多海外仓的计划。菜鸟在这里有专门的选仓团队,这个团队在国内已有十多年的相关经验,在马来西亚开展工作也有两三年,目前团队人数逐年增加。
Bruce 指出,菜鸟的竞争对手包括本地和国际物流企业,以及顺丰、极兔等跨境物流玩家,但菜鸟在东南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排在第一梯队,整体压力并不大。
对于菜鸟海外仓在马来西亚的竞争优势,Bruce 认为,首先是菜鸟在中国提供的高品质服务为其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其次是仓库选址优势,菜鸟在马来西亚的仓库位置靠近交通枢纽,距离市区约 20-30 分钟车程,配送效率高;此外,还有菜鸟搭建了成熟的本地团队,确保服务流程完善,保证时效和体验。
全球物流的野心
海外仓只是菜鸟全球智慧物流网络的一部分。
在 " 全球 72 小时必达 " 的愿景下,如今,菜鸟的发展进入了 3.0 阶段,致力于建设真正全球化、市场化的物流网络,业务覆盖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科技,海外仓则是被划分在全球供应链这一业务板块。
和整个阿里集团的使命一样,菜鸟也是要 "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时间回到 2013 年,彼时菜鸟由阿里巴巴、银泰集团联合复星、富春控股、三通一达等共同组建,起初是为了满足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买卖双方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而建立的物流系统平台,是物流信息的中转载体。
因此,第一阶段的菜鸟定位是一家平台化的物流科技公司,业务也更聚焦在国内。
进入 2018 年后,菜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陆续并购整合了四家配送公司和两家仓储运营公司,投身直营的物流服务,开展产业化转型。也是在这一阶段,菜鸟深度介入实体物流的运营,拉起了全球物流网络的雏形。
这是因为,菜鸟发现,在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阶段后,快递物流需要进一步适应电商形态的快速变化,提供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菜鸟在数字化基础上,加大了物流的产业化运营。
在这一阶段,菜鸟实力不断壮大,甚至一度有了 " 单飞 " 的实力。
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 2022 年包裹量计算,菜鸟是全球第一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并拥有就地理覆盖范围而言全球最大的物流网络。同时,据胡润研究院《2023 全球独角兽榜》,菜鸟以 1850 亿元的估值,跻身全球独角兽前十。
在国内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伴随着跨境电商而蓬勃发展的国际物流,是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的核心。
在此背景下,菜鸟也加速飞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在 2023 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集团就对外强调,菜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就是 " 着眼全球市场,构建全球化物流网络 ",这一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 全球 5 日达 " 产品迅速落地。
同时,市场化也成为菜鸟发展的 " 主旋律 "。在去年 9 月的 2024 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集团 CEO 万霖明确表示:" 菜鸟将继续拓展全球物流骨干网络,既服务好阿里电商,也服务好开放市场。"
为满足跨境电商企业高效出海的需求,菜鸟持续投入,建立了具有端到端能力的全球智慧物流网络,并已拥有全球最大的跨境物流仓网。
经过过去两年的内部变革和 " 收敛聚焦 ",如今菜鸟的战略方向已愈发清晰," 国际物流 " 和 " 科技 " 成为两大主线。未来菜鸟不仅要成为全球物流网络的推动者,服务全球商家和品牌,更要持续在技术上加码,将物流科技能力输出到全球。
12 年一个大周期,曾经以服务阿里为主的菜鸟,在下一个 12 年,依托 " 电商 " 和 " 科技 " 基因,有望成长为一个更市场化的全球化物流巨头。
来源: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