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大片时代,“这就是”留给90和00后的半命题?水煮娱

砍柴网 / 吴怼怼 / 2018-03-24 22:15
去年开始,网络综艺出现了一个趋势——垂直化,以垂直切口为特点,锁定某一圈层文化,以此引爆大众热点,撬动整个文化IP的商业开发。

去年开始,网络综艺出现了一个趋势——垂直化,以垂直切口为特点,锁定某一圈层文化,以此引爆大众热点,撬动整个文化IP的商业开发。

有数据显示,观看网络综艺的观众,有六成是年轻人,这一观众群也因此被各大视频网站锁定,今年优酷将陆续推出“这就是”系列网综,对标青年人关注的街头文化、人工智能以及偶像文化;30岁以下用户比例超过70%的爱奇艺,也将推出更多的青年文化选题;和腾讯视频绑定密切的笑果文化则将继续坚持年轻化喜剧的产品方向。

这些综艺很大程度上是先在青年群体之内进行的,把年轻人关心的潮流继续扩散成青年群体的整体关注。从社会价值来看,它们把原本垂直群体的内容进阶形成主流文化,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打破圈层”。这些青年偶像的影响力不在局限于某个群体,而是成为一个时代标志。

然而真正打破圈层却并非易事,首先要在专业上过关,获得垂直领域受众的许可,其次要让原本圈层以外的观众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对原圈层文化中的价值进行选择,并且通过节目中的戏剧性引发观众的情感波动。也许正因如此,此类节目不乏批判之声,认为其为了圈层的打破,重新定义了原本圈层文化的内涵。那么,有没有更为纯粹的方式,既照顾了流量经济,也没有背离综艺内容的社会价值呢?

“综艺大片”时代

年轻化的综艺市场已然成为资本角逐之地。近期热播的网络综艺《这!就是街舞》创造性地将切口锁定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街头文化。与说唱相比,街舞的观看和参与门槛更高,因此更需要节目中的价值与情感来吸附圈外观众。

节目一开始,是四位队长的开场表演,他们分别从四个街道登场:广州骑楼街、上海石库门街、北京大院红灯笼街以及篮球滑板涂鸦街,在四种不同的街头场景中完成了表演。这四条街道是节目组生生在棚里打出来的。细心的话会发现,在稍后队长甄选队员的环节中,甄选街道正对应着他们各自开场的街道,将人物与不同风格的场景对应,相信这一线索会在后面几期节目中增添更多情节性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在赛制上也开放给四位队长极大的发挥空间,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甄选方式,通过同一任务的不同处理方式,体现四位队长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此外,队长们非统一的处理方式也引起了众多讨论,赛制留给队长的空间,一方面给“剧情走向“提供了未知的戏剧性,也刺激了观众的互动与参与,也因此为艺人和粉丝提供了新的传播点,而这些都会挂靠在这档节目之下,为其引流。

《这!就是街舞》画面质感也很特别,没有通常选秀节目中的舞台感和现场感。摄制现场有一百多个机位,几乎隐藏了所有的穿帮镜头,在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剪辑版本中,也可以很明显地见到不同的机位、景别和运镜。

《这!就是街舞》还有一点与通常选秀节目不同,等待上场的选手们没有被统一固定在坐席上,而是散落在街道两旁,在各式各样的门头房前席地而坐。这一设计打破了选秀节目中常见的“一对多”观演场景,选手不再同时面对多位评委和观众表演,而且没有现场观众的反应镜头,很容易让人忘记自己正在看的是一档节目。

外拍质感+多机位+现场观众的缺席,让整个节目的观看体验发生了变化,仿佛看的是一部剧情短片,主人公接到任务——面临困境——如何克服——任务结果,一个经典的类型片思路。

以“这就是”为半命题,优酷计划推出一系列面向青年受众的节目,自街舞之后,将陆续推出“这!就是铁甲”、“这!就是偶像”以及“决战双声”。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市场高级副总裁杨振提到,此举希望围绕年轻人、围绕潮流、围绕科技,系列性地做“大片时代的大片综艺”,投资、制作、宣推等一整套系统,都进入到一种大片模式。

街舞文化的转译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到今天,网综观众已经有了一种基本认识——节目剧情和嘉宾角色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的,这在祛魅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真人秀一杆打死的妖魔化。

总导演陆伟表示《这!就是街舞》中的戏剧性冲突不是节目组的设定,也没有工作人员从中挑逗,被设计的只有框架赛制,它决定了节目现场可能会发生什么,好的赛制能让选手、嘉宾产生信念感,信念感的建立才能产生一出好戏。《这!就是街舞》的赛制相对自由,只有大的环节设定,具体的达成方式选手和队长可以有自己的发挥。

在《这!就是街舞》中,选秀节目中“导师——学员”关系被转换为“队长——队员”关系,与其赛制结合来看,其实颇值得玩味——挑的是同道队友而不是优秀学员。这种方式其实有点江湖气,技术也不是唯一的游戏规则,有独特的风格和感染力更为重要。与此同时,一些试图讨好队长的选手明显没有优势,反而是那些表达自我、拿实力说话的选手受到青睐。

这也符合陆伟对整档节目的设想,他希望呈现出的是自由和创造,因此赋予队长,也赋予每位队员自由表达的权利与氛围,让他们能够展现出自由表达的态度,而这也正基于他对街舞文化的理解。

街舞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中较早出现的舞种Breaking产生于纽约黑人社群的街头文化,在当时的美国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亚文化生态,被赋予反叛和抵抗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街舞开始在中国兴起,Breaking在当时被翻译为“霹雳舞”,在无数个北京街头,十几二十岁的男女青年戴露指霹雳手套,穿高帮回力帆布鞋和镶有铆钉的皮坎肩儿,顶着一头卷毛互相茬舞,有时跳着跳着就打了起来,如同电影《霹雳舞》中的情节。

这部电影在1987年热播,在霹雳舞的普及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其实是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中国,街舞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标志性文化之一。

陆伟对中国当下的街舞文化有独到见解,认为中国当下年轻人不像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黑人,面临种种不公平的制度与歧视,因此,中国的街舞文化也不是叛逆的、地下的,作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它应当具有当时当地的文化内涵。陆伟给出了两个阐释,一是凭实力说话,二是激情与生命力,这也是《这!就是街舞》这一档节目,转译给大众的街舞文化价值。

所谓年轻一代

无论是网络综艺,还是电视综艺,近年来都在打造年轻人喜爱的节目,用90后、95后甚至00后等标签为节目定位。年轻人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与消费的中坚力量,综艺选秀成为音乐与青年文化的移植之地,这两者之间也有不容忽视的关联。

自2015年以后,街舞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市中心街头和大中型商场,随处可见穿衣风格前卫的年轻人,棒球帽或渔夫帽,oversize的潮牌卫衣,典藏版球鞋,周五周六晚上他们会走进livehouse躁一躁,周期性地在朋友圈里秀全国各地的音乐节。

青年在服装、发型、音乐等方面的偏好,呈现出相关性和一致性,这在学术研究领域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著名的学术机构“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把圈层文化中参与者的社会地位、自我认同以及自我表达的种种文化符号与风格关联起来,试图阐释青年文化的意义。

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传统工人社区中的“光头党”,试图通过外表一致“聚众滋事”,“泰迪男孩”通过服装、发型买进中产阶级形象,摩登族的紧身西装、尖头皮鞋则是对每周机械化工作的反抗,通过完全控制自己的外表来补偿日常生活中的平庸。

再到上世纪末,朋克、摇滚、嘻哈等音乐流派也有了各自的形象符号,通过音乐或者视觉素材传播到全世界的年轻人那里。它们也都经历了从垂直性、本地性到大众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推手,就是商业和媒体。在消费主义潮流下,也都成为了摆在货架上的潮流象征,供人选购。

早期的文化参与者往往对商业化、大众化持批判态度,认为“商业”在扩大文化受众的同时,也将文化内涵收编。商业会基于市场进行选择,修正圈层文化的意义,这中间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些特性的流失。

总而言之,我们很难通过中和利弊来给出一个或好或坏的单面解读,唯一确定的是,尽管商业化进程中伴随着部分意义的消解,青年文化依然能体现当下青年的整体生态。

无数公号文章曾尝试解释当下青年的特征,佛系、燃、御宅等等,最后却总是被90后95后们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最重要的标签就是“拒绝一切标签”。年轻人其实是一个指向并不明确的群体,比如城市90后和小镇90后并不一样,90后和00后之间又存在一定代沟。

不过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有那么一两个词儿,能让十几二十年后的年轻人一听到它们,就想起我们这一代人,也未尝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就如同我们今天听到“垮掉的一代”,听到“中国摇滚”。而《这!就是街舞》等网综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试图与你探讨青年文化,但定义的权利仍在你自己手上。

作者:吴怼怼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