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半年报现亏损 线上业务增长仍难掩诸多困局专栏

/ 科技棱镜社 / 2016-09-02 11:59
在苏宁高速发展不断拓宽业务领域的同时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渐渐显现,而这些问题也将会为苏宁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头图

近日,苏宁云商发布2016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15亿元,同比增长9.01%,而业务中最为抢眼的为互联网业务,报告期内同比增长80.31%。而总体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1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约6.9亿,公司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自2011年“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以来,其扣费净利润一直处于加速下滑态势。当然这与苏宁的整体战略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在苏宁高速发展不断拓宽业务领域的同时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渐渐显现,而这些问题也将会为苏宁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营收增速放缓 规模效益优势渐渐丧失

苏宁自2012年以来其营收增速出现明显下滑,2012年度营收增长为4.67%相较于2011年度的24.35%下降幅度明显,并且在2013年度、2014年度依旧保持个位数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分别为7.05%、3.45%。虽然在2015年度其营收增长达到了24.44%,但营收规模早已被老对手京东超越,苏宁最初的营收规模优势已散失殆尽。

在2011年度京东的总营收仅为211亿元,而苏宁已达到938亿,此时京东的营收仅为苏宁的22.5%。但这一局面在2014年首次出现逆转京东的营收超过苏宁,而京东与苏宁之间的营收差距也自此逐渐拉大。根据苏宁2016年度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为687.15亿元,而京东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总和为1191.07亿元,京东的营收规模已达到苏宁的1.733倍,更为重要的是京东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增速为44.3%,明显高于苏宁的9.03%。

无论是在营收规模还是营收增速上现阶段的苏宁都处在相对弱势,而对于京东、苏宁这样对规模效益极其敏感的企业而言,营收规模将决定未来的格局,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而又决定未来成败的“战争”中苏宁后期还需要更多的营收增长点来追赶与京东之间的差距。

足球产业布局过快 “烧钱”运动仍将继续?

 

国米

苏宁对体育产业的布局相较于万达、阿里、腾讯等巨头要稍晚一些,但这并不妨碍苏宁在这一产业中的大手笔投资,而在各大体育项目中苏宁最为钟情还是足球。去年年底苏宁接手江苏舜天,并更名为“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也许是在恒大在足球领域的巨大成功的促进下,苏宁对足球事业上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2016年年初,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为增强球队实力引进巴西球员,而其转会金也在一遍遍刷新国内转会费成交纪录。

但最“烧钱”的交易发生在今年6月,苏宁在南京召开并购国际米兰新闻通报会。苏宁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价,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苏宁正式成为国米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也成为了第一个掌控意甲豪门的中国企业。

当然此次收购还存在隐性条件,国米此前的4.17亿欧元经营债务与利息也将由苏宁承担。这意味着本次苏宁对国米的收购成本至少达6.87亿欧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短期内将让苏宁的现金流承受巨大压力。

而这一切却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苏宁接手国米前近5个赛季,国米在意甲联赛的排名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为了让曾经三夺欧冠的蓝黑军团重回巅峰,苏宁需要引进能力更强的球员来重整队伍。

就在9月1日今夏转会窗口关闭之际,国米完成了第一次扩军备战。苏宁为国米斥巨资引进了坎德雷瓦、安萨尔迪、若奥-马里奥、加比格尔等球员,而其合计转会费支出高达达到1.13亿欧元。这也是国米从1999年至今,17年来新的转会费纪录,同时国米并未出售骨干主力。因此,这次转会净投资达到1.03亿欧元,高居意甲之首。

虽然此次的转会苏宁投入巨资,但对于足球运动而言并不是投入的资金越多就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后期队员之间的技战术磨合程度还难以预测。同时,现阶段国米的盈利能力较弱,近三个赛季的总营业额逐年下降,2014-15赛季仅为1.46亿欧元,这不免让人为苏宁的巨额投资捏了一把汗。而苏宁似乎对国米的未来十分看好,未来在足球产业上的“烧钱”运动仍将继续,但其未来发展前景还是一个未知数。

曾经重点布局的乐购仕在中国黯然离场?

 

乐购仕

苏宁2009年8月注资入股日本著名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乐购仕(LAOX)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于1930 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家电零售运营历史。2011年6月份苏宁宣布绝对控股乐购仕,乐购仕成为苏宁O2O布局中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苏宁国际化的重要布局。在苏宁的设想中实现了对乐购仕的绝对控股之后,乐购仕将协同香港成为苏宁电器夯实海外发展的资本、人才和管理技术平台。与此同时还设立了乐购仕中国公司,全面拓展中国市场,但在绝对控股后的五年时间里的乐购仕在中国的发展却经历了大起大落,乐购仕中国门店如今在苏宁的地位略显尴尬。

2011年9月日本LAOX株式会社第一次合并入苏宁财报,自次也拉开了乐购仕在中国的发展序幕。2011年年底乐购仕中国首店在南京成功开业,开业前三天销售规模即突破3500万元,第二家店于2012年5月在上海开业,销售突破4000万,随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乐购仕加快连锁复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乐购仕的门店数量由最初的1家快速增加到12家,但这样的高增长态势并没有得到延续,2014年乐购仕在中国出现了关店潮其门店数量锐减至3家,在苏宁最新的半年报中更是缩减至1家处在即将从报表中消失的边缘,为何苏宁曾给予厚望的乐购仕在经历了两年的快速发展后就迅速陨落?

想探究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乐购仕在中国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模式,乐购仕作为日本老牌的家电连锁企业,在提供给消费者丰富的商品的同时更希望让消费者享受到一种集家电、餐饮、家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站式休闲生活方式。这样的定位更接近于 Shopping Mall模式,但Shopping Mall对商业业态的体量要求很高,一般建筑面积要到达十几万平方米以上,并由几个普通商业和购物中心组成,这种模式的发展对资金占用比例极高,也需要时间形成规模效益。

对于刚刚完成控股主要市场又在日本的乐购仕大举投入巨大的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对于苏宁来说有很高的风险性,因此苏宁将乐购仕中国的定位做了一些调整。在产品结构上乐购仕中国店内包括百货、日用品、乐器、家居等日用品,其运营模式在中国更接近于百货商场。

而这样的市场定位与同样有日资背景的华堂商场十分相似,众所周知华堂商场近些年在中国也面临着关店潮。过去一年时间里,华堂商场仅北京就相继关闭了望京店、北苑店、西直门店、右安门店,大兴店等5家门店。而关闭相关门店的原因都是亏损所致。而华堂商场在中国的危机也正始于2014年这与乐购仕中国门店锐减的时间出奇的一致,当然这其中除了华堂商场自身管理上的问题,更重要还是受到中国整体经济下行的环境对零售业冲击的影响。再加上中国近两年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为线下零售百货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据联商网独家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百货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45家百货上市企业营收达1007.89亿元;净利润达29.81亿元。但45家企业中却有38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占比达84.4%,在如此严峻的行业背景下乐购仕中国的关店举措或许也在情理之中。

更为重要的是苏宁在线下业务新战略中,贯彻的大店攻略调整低效社区店,推进“超级店+旗舰店+乐购仕生活广场”的战略布局本身就存在定位重叠和内部竞争的矛盾,虽然三种店面发展模式存在着差异,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激化原有的矛盾导致内部的优化选择。

但乐购仕对苏宁业绩的影响不仅仅来自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其主要业绩来源日本本土市场也出现了危机。据悉乐购仕于上月12日下调了2016年业绩预期。受访日中国游客“爆买”行为的扫货对象从高价家电转向低价日用品的影响人均消费额出现了下降,这直接对依赖外国游客的经营产生冲击。因此,乐购仕将营业利润从原来的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下调至12.5亿日元,降幅达82.1%。而在同一天公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乐购仕上半年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2.4%至350亿日元,净利润方面也从去年同期的盈利46亿日元转为亏损4亿日元。乐购仕在内外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势必还会对苏宁未来的业绩产生持续不良影响。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