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破1200亿交易额,有多少是刷出来的?态度

百度百家 / 一言楠尽 / 2016-11-14 09:43
热闹的双11已经过完,我不知道上述公司在这期间刷出了多少成交额。不过很快———即12日零时,阿里平台便给出1207亿的交易额新纪录,大幅超过了去年912亿、前年571亿,阿里...

「群友们大家好,我这有个过桥资金需求:朋友的公司,在双11当天需要4000万过桥用来刷单,就是用自己淘宝账户绑定资金账户购买相关产品,交易成功后第二天开始退款,最多一周内可退款成功。回报是:提供日千分之一的收益」。

这是一个私密微信群流传出的真实「刷单」诉求。

热闹的双11已经过完,我不知道上述公司在这期间刷出了多少成交额。不过很快———即12日零时,阿里平台便给出1207亿的交易额新纪录,大幅超过了去年912亿、前年571亿,阿里高管认为,「双11全面展示出奇迹般的中国速度」。

事实上,刷单现象存于与淘宝天猫平台已久,当双11的热情点燃了商家与消费者的热情,刷单平台似乎才是盛宴中最直接的既得利益者。

什么是「刷单」不用过多解释,一句话,就是用极小的代价买换取虚假的购买行为。类似双11这样现场直播成交额形式,永远不会去直播后续有多少订单遭遇退货退款,海量的订单被确认后,庞大的交易额也变随之诞生。

有人看不下去了。

当普遍性的刷单已经成了行规,刷单都开始就变了味,甚至成了为了不吃亏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在手机数码领域,一部手机的平均单价过千,用刷单的方法来推高交易额显的相对划算,双11期间,华为旗下手机品牌荣耀就坐不住了,总裁赵明公开喊话行业,称绝不刷单,并坚决抵制双11刷单行为,还邀请了不少媒体全程直播双11交易过程,要揭秘自己后台真实数据。

在历年双11中,这还是第一次有行业的大佬(双11中荣耀是手机品类销量第一)出来公开喊话潜规则。在更多时候,从业者要么趁着刚出炉的新高数据赶紧做起一轮轮PR,宣布自己又同比增长了多少多少;要么高冷如优衣库,在双11开始没几个小时就发公告说库存已空,朋友们太爱我们就去支持一下线下店等等。

公开向潜规则说不的荣耀,也可能是过去吃了不少亏,去年在荣耀与小米的双11大战中两家都称自己是第一(当然各有各的计算方式),毕竟最后绝大多数吃瓜群众只会记得谁是第一,成交额又到了多少等等,反而没多少人愿意深究数字背后的含义。

潜规则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行业,短期来看,成交额数据可以用来做市场公关,甚至进行融资……对于天猫等平台们,尽管因为店铺太多难以一次性根除刷单,但在双11这样的节点里,没理由不去「大事化小」的去纵容这些行为,毕竟天猫自己都定性了:「双11全面展示出奇迹般的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怎么能有刷单这些杂音呢?

长远来看,每一个品牌却都是受害者,伪数据的渗透以及幕后刷单量的普遍,已经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参考标准和购物环境,所以类似于排行榜等的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了,在这个背景下,有责任感的品牌更应该站出来宣战刷单,一同建立起更理性的消费环境。

到底有多少人商家在刷单?

2年前的双11成交额只有571亿,不足今年现在的一半。当年一则网易财经的报道多少揭示出了双11背后的阴影,下面是当年双11销售额前十名退货及投诉统计表,可以看到,服装与手机品类成了退款重灾区。

对比过往数据,当年双11的退款率远高于行业均值,两家分列女装与男装成交额第一位的品牌退款率高达64%和38%;家电类成交额排位第一的海尔,在30天内的投诉率则高达54.20%,手机品牌魅族,12.92%的退货率也显得相当不正常;销量全品类第一的小米则再30天内被退款7万多次,让人大跌眼镜,电商盛宴背后隐藏的虚假的繁荣,在数据面前逐步褪去光芒。

过往几年天猫从不公开有关退货的数据,媒体则在根据细分行业的前前几大卖家来测算这个数据,均值从25%到40%不等。

当然,退货率飙升并不能与刷单划等号,仍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刷单的确是导致退货的主要因素。

今年早些时候,3·15晚会就曝光了刷单乱象,淘宝中枪,9月的央视新闻又曝光了淘宝商家刷单反遭诈骗等现象,也侧面说明了刷单并未由此收敛,双11前,有权威机构发布了《双十一网络购物信用预警报告》,里面提到「10%的商品涉嫌刷单、30%的商品涉嫌先涨后降」等行为。

刷单也是门学问

对于店家来说,如何刷单也是门学问比较常见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品牌方花钱雇人刷单,如文章开头的案例,给刷单的执行人提供千分之一的资金占用受益来回报,一般来说,刷单费用与商品价格成正比,有媒体报道显示,刷一个单的佣金至少在2元以上,为了长期规模性刷单,有平台甚至设立了刷单套餐,存钱越多折扣越大,还有打折扣的返利优惠等。

不过这些行为从整个交易流程看是没什么问题,从订单产生到交易付款,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第二种就是平台参与刷单造假,相比第一种少了很多,这需要品牌方有足够的能量来让平台为其贡献流量,当然,这种也可能存在误伤,即产品非常吸引眼球,平台刷高预约量来制造热闹景象,几年前的「锤子手机刷单」正是天猫自己去修改代码使数据扩大了3倍导致,在不少数码产品众筹平台上,平台给创业者制造刷单高潮已经屡见不鲜。

还有一种是给对手刷单,并且刷的非常明显,目的大概是抹黑对手制造话题,刷完后立即制造对手的刷单负面新闻,从而削弱其竞争力……这有点类似在百度疯狂点击竞品的广告,让其多付费用一样……都属于比较另类的玩法。

今年双11,陆续有魅族,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刷单的新闻爆出,这是让荣耀开始直播交易以示清白的动力之一,后续出炉销量排行,也侧面证明了不靠刷单,同样可以做出不错的业绩。

事实上,作为双11的发起者,阿里集团已经在财报中不再公布季度GMV数据,这也被认为其注意力开始逐步倾斜到非电商业务上,马云也曾公开表示,「纯电商的时代很快会结束」,而背后原因是,庞大的阿里在电商上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难以维持过往的高增速了。

双11过去对外「秀肌肉」的门店,或者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双11当日,阿里股价下跌1.43%,蒸发30亿美金,其他正在打双11大战的电商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这意味着投资者们似乎也不再被这些云里雾里的数据所迷惑。

1200亿漂亮数据与31%的增长还能维系到明年吗?双11前后的捂盘压货与仓储物流能解决吗?先涨后降、集体刷单的乱象如何避免?双11后,还有太多的疑问都有待解决。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一言楠尽】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