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没有微信?一大原因竟是因为它……

有态度
2018
06/28
11:15
三节课
分享
评论

来源:三节课(微信号ID:sanjieke01)

本文作者 ║孙沁滢

三节课新晋内容实习生,曾在美国华盛顿D.C.特区交流一年,现就读于一所常青藤大学。

美国为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像微信一样的产品?这个问题或许困扰很多人良久。

有意思的是,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往往是在把微信和其他美国的社交类应用(Facebook Messenger, Line, What's App)做对比。但是微信仅仅是一款社交软件嘛?

我认为,微信更像是一款工具类软件,一个人们整合了社交、支付、信息来源的生活入口。所以在讨论为什么美国没有微信的时候,对标的并不应该是社交类应用,而应该是类似的“生活入口”。

人们或许可以轻易地列举出美国各方面的巨头:社交的Facebook,Instagram, Snapchat;支付的PayPal, Venmo, ApplePay;信息来源的各类新闻和网站。但是若要说到整合了多种功能的生活入口,惟有一款重量级的产品不应被忽视——电子邮件。

人们通过电子邮件和朋友保持联系、与世界沟通、并获取信息和服务。比起国人凡事都喜欢用微信聊,美国人更习惯通过邮件来进行大量沟通。在美国,人们每天平均都会收发百多封邮件,超过70%的人拥有多余两个活跃的邮箱账号。

电子邮件不年轻了。科技世界起起伏伏,谢幕了的产品无数。35岁了的电子邮件却是个特例——时至今日,它还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项工具,甚至使用人数还在以一个平缓的速度持续增长。

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邮箱都还是个很冷门的工具。根据2017年8月4日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6月末的中国电子邮件用户规模约为2.6亿,使用率为网民的35%,半年增长率达6%。这组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同期,中国网约出租车的用户规模约为2.78亿,微博的用户规模是2.9亿。

而美国的电子邮件网民渗透率是中国的2.6倍。根据Statista的数据,在美国,尽管增速较缓,但电子邮件用户在2018年占全部网民的90.6%。这意味着上网的人中,每10个人里,只有1个不使用电子邮件。

我们再看看微信。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微信在今年3月份的渗透率达86.4%。这一数字是低于电子邮件在美国的渗透率的,或许也使得聊聊美国的电子邮件这事更有意思。

为什么Email算是一个和微信对标的生活入口?为什么Email在美国特别风靡?这篇文章试图从用户习惯与路径上来给出一个可能的解读。

用户习惯

美国用户往往从校园就开始培养邮箱使用习惯。

在美国,很多学校从初中起就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校邮箱。仅仅就校园内部而言,邮箱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所有的校方课程沟通(包括补充阅读材料,课后总结,考试分数和分布,提交论文),校级活动和放假的通知,社团活动的宣传大都是通过邮件来沟通。

而在国内,一般都由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发放通知或宣布,或是通过校会和班会等方式告知,提交论文一般也都是上交打印好的或是手写的纸质稿。

这里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绝大部分初中和高中均为走班制,这导致通知很难通过真人口头或是书面地下发。其次,美国学校大都并不禁止使用电子设备,这为电子邮件的使用创造了客观条件。而比起更具有干扰性的即时通讯,邮件也更适应于校园这个环境。

走上社会后,电子邮件也是最正式的职场沟通方式。

几个最直接的好处是:邮箱的后缀名可以是公司名称显得很正式,在对外沟通时也可以有效识别一个人所属公司;公司可以自行构建服务器,安全性高;群组发送、抄送、密送、转发、定时发送、已读回执功能涵盖工作中的各种沟通需求;多地同时登陆,所有附件存在线上,可以作为存档和依据。

在工作协作应用层出不穷的今天,邮箱仍旧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仅是因为它自带正式的属性,更是因为它能解决工作沟通中的许多痛点。主打IM的工作沟通软件Slack增长迅速,因为即时通讯可以快速地传达信息并得到反馈。然而在Slack上发送长篇大论的工作报告就显得很奇怪,更别说Slack只能用于公司内,在需要多方协作的时候就难以为系。

不管应用场景选定在工作场合的各类效率软件如何发展,Email始终都是无法剥离的重要一环。它解决的是不熟悉的人需要一个靠谱的认证(邮箱@后的公司名称),并且保证正式感和效率、还可以随时追溯的沟通需求。

而在学习工作外,美国用户在生活上仍高度依赖邮箱。

举个例子,我的电脑出现了故障,需要退换。尽管我以线上聊天和电话的方式与客服沟通过,但我仍旧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电脑的照片,并通过邮件收到确认单据,来进行下一步的沟通。而在国内,我可能直接通过商城的聊天应用就可以搞定所有的步骤。

除了退换货以外,预约私人医生、银行账单、保险理赔等等生活琐事,几乎都需要用电子邮件来沟通。

功能多样

在美国,邮箱是注册各种服务时的不二选择。在国内,往往应用喜欢让用户绑定手机号码,用手机号码来注册并获得各类验证码。此外,美国的第三方平台登陆也有邮箱的身影。比起国内一般采用的微信和微博账号一键登入,美国APP一般采用的是Google Accounts或者FB一键登录。

在美国,邮箱账号往往还扮演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角色。美国大量的内容网站,无论是传统媒体(WSJ,Times,Washington Post),还是新媒体(个人博主,Medium,Techcrunch),均在邮件注册后可以订阅每日/每周/每季度邮件,邮件内容往往还可以“私人定制”。

图片中的第一条是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每日推送,里面有10条对于今天最重要的新闻的解读。第二条是来自Financial Times的每日推送,根据我在FT上所关注的行业和板块,来推送过去24小时内的热点新闻。第三条来自Andrew ng(吴恩达),内容是他博客的一些更新和他最新一本书Machine Learning Yearning试读版的最新章节。第四条是来自麦肯锡的季度报告。

除去正经的新闻外,美国的邮箱账号还往往是个电商促销邮件的聚集地。

是不是很像曾经出现在实体邮箱里会看到的超市打折券?国内常见的“教程”可能题为“微信推送如何转化为销售”,而在美国,“Email销售”始终是个热门话题。2018年,在手机上打开一封促销邮件后,销售的转化率可以达到50%;在电脑端的邮件销售转化率也有35%。

总体而言,邮箱对于美国用户而言,是一个生活入口。人们通过邮箱处理工作,保持人脉关系,获取信息,打理生活中的琐碎点滴。

美国的邮箱好!用!啊!

国内的几大电子邮件服务商可以说是很没有诚意的。网易邮箱广告多,QQ邮箱功能不全、还容易被打成垃圾邮件。换我我也不用啊。更别说整体界面可能和我十年前注册邮箱时的界面,相差无几。

美国的邮件服务商Gmail,Apple Mail,Outlook(hotmail)等,功能丰富、页面简洁,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用户生态。我们以Gmail为例。

最新版的页面中,利用智能算法自动将邮件分成几个Tab(可在几个备选项中任意选择组合)。左侧边栏下半部分是Google的IM功能,可以和联系人发短信打电话。右侧的几个小标签分别是日历,备忘录,和待办事项,可以在查看邮件同步做出记录和调整。点击加号可以添加插件,包括工作协作软件Trello、Asana,各种语法检查插件,工作文档编辑插件。

点击右上角可以打开更为丰富的Google系应用。例如像微信朋友圈的Google+,网盘Google Drive,在线文档编辑的Google Doc、 Slides、 Sheets,地图,翻译,网课,购物,新闻,论文,旅行,视频……可以说得上是应有尽有。

因此,比起国内功能简单、风格质朴的邮箱,美国的电子邮箱更像是一个集成的生活入口。尽管我会使用其他各类软件来实现一些具体的、细分的需求,但我很难做到一天不打开Email。

可以这么说,在美国不用邮箱,就像在国内不用微信。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微信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微信医保支付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目前,微信医保支付已覆盖深圳、广州、成都等全国55个城市,其中广西、甘肃已实现全省覆盖,为广大居民提供微信智慧医疗带来的便捷就医体验。
业界
6月21日,近日有媒体报道多个拼房小程序低调上线,但很多拼房对象只限定女性,甚至暗示女性可以不用付费。
业界
众所周知,6月18日是京东618大促,赶在这个时间点上线,无论对京东还是搜一搜功能的推广,都是互惠互利的好时机。也牵动了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神经。普遍认为这是微信在电商上的重要战略布局,甚至认为“...
态度
微信不是百度,用户在微信内搜一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包括公众号文章、公众号、朋友圈好友评论等内容。他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电商,搜一搜直达电商模式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态度
6月8日,微信安全中心今天发布《关于微信群聊内文明对话、理性表达的规范与建议》的公告,称收到用户投诉举报:有部分以“xx对骂群”为名的微信群内,存在谩骂、地域歧视等不文明行为甚至色情、赌博等不良...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