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拼多多,是如何改变中国农业的?

原创派
2019
03/07
23:17
新媒体砖家
分享
评论

文/周兴斌 微信公众号ID:bangmangtuan

3月5日,拼多多发布了扶贫助农年报。报告显示,2018年度拼多多平台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订单总额达到653亿元,较2017年的196亿元同比增长233%。相比较于其他电商平台纷纷围绕生鲜制定自己的战略,拼多多选择了农产品这一条鲜有人走的路。

在取得了巨大增长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不走寻常路的拼多多究竟靠的什么成就了自己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呢?

农村电商发展方兴未艾:找准G点成破局关键

农村经济发展近些年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在当下两会期间,无论是政府的工作报告,还是人大代表讨论的焦点,也始终离不开“扶贫助农”这一话题。客观来看,目前中国发展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农村问题,也只有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很多农产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土地资源分散,个体农户为主导种植模式下,产销链条狭长,也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首先,由于分散的生产与分散的需求无法有效对接,很多地区至今仍然无法做到有产有销,农户的收入十分不稳定,只能是靠天吃饭

其次,由于最初一公里无法实现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以次充好的问题十分普遍,也存在灭虫、催熟、保险和储运过程中,过量使用各类化学试剂的质量安全风险。因此消费者如果想要买到有保障的产品,必须投入超过原来产品数倍的价格。

正是由于无法保障产品质量,无法建立起带有区域性标志的农产品,形成有效地产业附加值,造成了大部分农户收入不能匹配劳动真实价值的局面。

最后,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成熟期很短,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进行消化,这对物流、冷链等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这种分散式的农业阻挡了喜欢赚快钱的资本进入的热情,这也使得前几年大热的生鲜O2O到如今沦为一地鸡毛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农产区复杂地理环境下,如何将这些产自天南地北,成熟期相对短暂的农产品实现精准匹配生产与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成为产业破局的“引爆点”

正是基于上述小农产业的发展现状,拼多多研发了“农货中央处理系统“。这套系统从时间、空间两个归集上解决了农产品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农货中央处理系统的信息,在窗口期内有效分发农产品信息,形成模块化匹配,从而实现精准产销对接,这也为真正解决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好的解决思路。

社交裂变+技术驱动:打破供与需的信息鸿沟

农产品上行难在哪儿?答案是供与求的信息鸿沟。

在过去PC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农业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在移动互联网席卷一切的时代,电商参与扶贫工作,核心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的产销问题,让农户实现增收。

在这一方面拼多多其实有着天生的优势,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拼多多有着做农产品项目的基因。据了解,拼多多从创业初期就把农产品当做自己切入市场的角度,背后原因则是容易做的项目大多已被别人做完了,拼多多只能从最难、最辛苦、做的人最少的产品切入。只不过如今看来,这一定位却让拼多多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护城河。

其次,借助于“拼团”这一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起海量的需求,得以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产品。零售的本质是 " 人 "," 货 "," 场 ",拼多多正是凭借社交的强关系链对这三要素进行升级,打造出一个崭新的 " 平台 ",为数百万的中小卖家找到业绩增长的新思路,实现人与货的精准匹配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传统电商面临流量难,流量贵的问题之时,依靠社交电商特别能够产生裂变这一模式,拼多多通过对上游供应链的深度对接和下游用户的思考,进行商品流通之路生态链的整合,得以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可以说,拼多多创造的这一模式为中国农业走出“分散的生产与需求”困境提供了好的解决思路。

最后,技术赋能。在如今技术赋能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企业了解市场发现市场的依据所在,而拼多多的成功除了模式创新以外,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是不断加码。

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技术团队共有2000余名工程师,其中超过250人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成立三年以来,拼多多在战略上对技术研发也给与很大的支持,持续完善“拼农货”模式。创造性的打造出了“农货中央处理系统”,输入各大产区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信息,经由系统运算后,将各类农产品在成熟期内匹配给消费者。

透过拼多多的拼货模式,拼多多解决了传统搜索电商场景下,农货被动等待搜索、销量难以持续的问题,更重要是,产地直销的模式,顺利帮助分散的农户直接连接到了市场,打破了困扰农产品销售多年的信息鸿沟,这也为社会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供了好的解决思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如今看来,拼多多的拼好货方面已经做到领先于各大垂直类电商的规模,而在转入平台模式之后,农货也始终是拼多多的核心业务。

据拼多多2018扶贫报告显示:整个2018年,平台累计带动18390名新农人,其中超过11000为返乡人才。过去三年多以来,拼多多已累计带动62000余名新农人,基本实现覆盖中国各大主要农产区。

正如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所说的那样:2019年,拼多多仍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基础设施的相关投入,持续加大平台农货中央处理系统的技术投入,充分解决平台覆盖产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量问题。

这也让我们对拼多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事实上,企业任何行为活动其实都遵循着一种伦理,这种伦理其实就是一种规律、价值观之类的东西。不仅仅是业务上的倾斜,还包括文化上的统一,这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任何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其实都归结于企业文化的引导。同理,也只有真正成熟的企业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会在清晰和完整的企业价值导向下进行各类活动。所以说,当我们在评论拼多多商业方面的高歌猛进或在社会层面上助农扶农方面的价值时,要把这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思考。

任何具备社会意义的企业行为不应统某一个活动判断得出,而是应成为每一家企业长期坚持的战略。它会成为企业无形的精神财富,虽不能以直接货币来衡量,但却能带来企业财富的增殖。

而拼多多则从一开始就以农产品、生鲜类产品为目标,其商业活动从一开始就需要想办法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拼多多成功所取得的示范效应,这也为其他企业以及仍然受困于农产品销售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让4亿消费者对接2亿农户的全新产销模型,截至 2018 年底,拼多多已累积带动 62,000 余名新农人返乡,平台及新农人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 700 万人。通过精简农产品供应链,拼多多持续提升留存价值链的附加值,可以说,拼多多的模式改变了中国农业,对于改变中国分散的小农作业模式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周兴斌,系资深媒体人、知名科技自媒体。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网易看点签约自媒体作者,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砍柴网、界面、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Donews等50余家平台发布。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拼多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3月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升级消费者运营策略和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的计划,分别专注于消费者市场和企业服务市场。
原创
一年一度的女王节即将到来,为了迎接这个节日,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手机限时优惠活动。就在昨天,苏宁和京东相继宣布下调iPhone XS系列售价,降价幅度超千元。一直以低价见长的拼多多自然不甘成为旁观...
原创
拼多多今日宣布大幅下调新款iPhone售价,“3·8女神节”大促期间,拼多多将在此前全网低价的基础上,再次对iPhone相关产品售价下调300至500元。
业界
3月6日,拼多多对外宣布大幅下调iPhone售价,其中iPhone XS Max 256GB券后价格为8699元,较苹果官网价降幅达2300元。
业界
3月6日消息,拼多多平台宣布将再度大幅下调新款iPhone售价。“3·8女神节”大促期间,平台将在此前低价基础上,再次下调300至500元不等的相关产品售价。
业界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