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制造,枯木逢春

创投圈
2019
03/18
20:06
钛媒体
分享
评论

线上流量红利告急,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加深,精细化运营显得愈发重要。过去中国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切入中低端制造加工业,依靠劳动密集型的规模效应迅速崛起。

可人口红利不足以支撑企业永续发展。从 2011 年后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开始不断下降,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倒逼企业改造产业线,升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开始借助产业互联,朝着服务业方向转型。

搭乘产业互联的风,制造业枯木逢春,梅开二度。

" 中国制造 " 四十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发展,工业化水平也实现了巨幅提升。最新国家统计局公布消息显示:2017 年全国 GDP 已经达到 827122 亿元,同比增长 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6%。

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制造业功不可没。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恰也是中国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目前,我国工业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经历了 " 引进来 "" 走出去 " 到通过国际产能合作重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

过去,中国凭借自身劳动人口密集的资源优势和改革开放形成的制度与政策优势吸引了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外商投资,而出口导向的外资企业不仅带动了中国加工贸易和对外出口的迅速增长,也大大促进了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如今,伴随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也走向了十字路口。

21 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增长重心逐渐东移,中国自身也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条件日渐成熟。

如果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代表,那么移动互联网则是虚拟经济的典型。格力掌舵人董明珠曾公开表示,互联网必须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才能实现真正的完美,互联网属于更多愿意努力去创造的人。

2018 年 " 互联网下半场 " 的论调不断高涨。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未来互联网将与各行各业不断深化融合,最终发展出产业互联网。

中国工业在深化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中,产业互联与制造业转型的耦合变得愈发重要。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装备等优势基础,根据对象国的特点和需求,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伴随中国人口红利结束,城市化进程过半,从物质需要到美好生活,未来消费的升级和转型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倒逼企业不得不改造产业线,升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开始借助产业互联网,朝着服务业方向转型。

透视 " 制造产业化 "

囿于从事传统制造业企业家们的旧有经验,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总会存有些许隔阂。十几年经济发展,商业环境不停发生着变化,沿用过去红利期的盲目扩张,大量重复投入造成极度产能过剩显然无以为继。

一位产业投资领域的资深人士称,目前国内的投资氛围也导致制造业很难做一些长期性的沉淀,市场化的资金要求短期出回报,而国有资金要求 " 不能亏 ",不能亏就意味着只能投资一些上规模,中后期阶段的企业。

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供给减少,同时,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导致制造业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压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制造业就业人数自 2013 年以来开始下降,而制造业人工成本则逐年提升。

2016 年的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已接近 6 万元。劳动力要素的变化将成为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催化剂,提高效率迫在眉睫。

随着工资成本的逐年提升,对制造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依靠产业升级和自动化升级,国内才能实现制造业产出的快速增长。

马化腾曾提到,制造业借助产业互联网,也在朝着服务业方向转型。" 比如我提过多次的三一重工,现在把分布全球的数十万台设备接入云平台,实时采集运行参数,远程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提升了运维效率,并开展设备租赁等服务。借助产业互联网,这种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现象,未来会越来越多。"

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商转变,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 资源共享。从宏观层面丰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库内容,增加行业相关数据,确保信息一致性,共享性和传递的安全性,构建互联网 + 制造业的数据库建设。微观层面,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与高质量的处理能力,支持组建数据流水线,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加工,为后续市场拓展,机器运维以及商务纠纷等提供精细化服务。

2、 真正以用户和消费者为导向。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设计研发环节进行改造与创新,为企业与用户之间搭建起一座高效的桥梁,促进二者良性快速沟通,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用户都有机会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甚至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实现研发的 " 众包式 " 变革,带动企业更准确快速的响应需求。

3、 改造、重构生产环节与流程。生产环节与流程与研发设计和众筹变革密切相连,环环相扣,也是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的生产变革。随着用户需求愈发多样性与个性化,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软件控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流程进行动态化,智能化配置管理,实现定制化生产,成为现代化的 " 服务商 "。

高品高效,回归真实价值,增强工业体系与产业配套的能力,成为核心。

产业制造,枯木逢春

商业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核心是认知。在诡谲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敏锐的嗅觉,时刻更新自己的认知,才能保持企业发展活力。

提高工业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复用效率是制造业与产业互联结合的更深层次作用。首先,利用云服务及微服务架构,支持开发者快速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复杂工业应用,能够实现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开发运维一体化的技术,节省投入,提高效率。其次,配合云服务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与应用的能力,逆转了行业 " 二八定律 " 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高研发效率,推动百分之八十的员工把精力集中于创造而非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中。

其实有关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讨论由来已久,不过在近几年消费互联网红利见底后,对产业垂直纵深的要求愈来愈高。过去,人与车,车与环境,造车与用车之间基本上是孤立的,信息交换很少。

今天,汽车生产厂商的经营模式正在面临着变革,从过去单纯的生产制造企业,向着生产与服务提供商转变,未来甚至会延伸到出行服务。腾讯曾公开表示汽车产业是腾讯进行产业互联网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有制造业也纷纷开始在转型过程中加快了动作。比如广汽短短一年时间就把提供出行服务这个想法落地成为现实。

一份 2017 年工业机器人产销量的数据显示,产业发展出现了加速态势,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叠加机器人成本的下降正在推动这个行业应用迎来加速成长期。从国外经验来看,制造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国内工业机器人渗透率的提升有望持续,行业的增长具备较高确定性,产业链上下游快速发展,真正具备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

曾有一些小工厂主用 " 辛苦办厂十五年,不如老王卖套房 " 来自嘲,操着卖白粉的钱赚着卖白菜的钱成为实业主们的真实写照。资本涌入,成本上涨,政策影响等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制造业进一步突破。

不过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逃不过经济规律的周期,经济下行拐点出现,人民币升值令出口承压,库存周期步入尾声,去产能制约了制造业的投资扩展,但也拉开了从泡沫投机到价值投资转变的大幕。

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而要做到不受制于人,则需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二者在大环境的改变下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产能的效率,重拾实体信心,也为互联网下半场奏响了新的旋律,面向个体消费与个性化生产与服务成为可能。

实体企业家的代表张瑞敏曾援引德鲁克评价表达互联网为制造业带来的变化:互联网本身的贡献不会太大,但是它带来的贡献不可估量。这就好比铁路,铁路本身贡献不大,但因铁路的存在使得整个经济体发生的变化是不可思议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产业制造,未来可期。

来源:钛媒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