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自习室,等待翻盘的职场青年

创投圈
2019
10/25
21:59
真实故事计划
分享
评论

散落在北京各处的 20 多家付费自习室,正在成为北漂人群的中转站。心怀不同目的的年轻人,在这里充电、加油,重新审视自我和社会,或者调整生活方式和职业状态,小小自习室,如同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道窄门,门口的他们都在等待一次翻盘的机会。

李康 北漂 10 年 准备 GMAT

专科毕业,不断提升学历让我更有安全感

每天下班后,我会步行到这家位于 CBD 的自习室,在随机分配的位子上坐下,开始刷题。我在一家医疗公司做市场策划,领导仗着自己职位高,总爱乱骂年轻人,我表面微笑以对,内心暗生鄙夷,但是没办法,我得忍住,现在就是为了赚钱。

进入自习室,看着自己记录得满满当当的资料、笔记本,它们意味着我将来可能获得的自由——等我考过 GMAT,拿到留学 offer,就不用在这里继续浪费青春。

我之前因为过于相信经验贴上的速成复习办法,低估了 GMAT 的难度。有一次做题全错,坐公交回家路上,一直哭,怀疑自己不适合考试。已经是今年的第四次备考了,我准备踏实复习,不走捷径。

这是我北漂的第十年。2004 年,我在青岛一家酒店做服务员,收入很低,工作也很重复,枯燥、无意义的生活让人想要逃离。决定来北京几乎是一念间,我没告诉任何人,从酒店领完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拿着行李,带了 1000 块钱就来了。抵达那天是 4 月 4 日,下午 5 点,北京沙尘弥漫,我头发里进了好多沙子,当晚住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洗头。

一个多星期后,我才 " 通知 " 父母,他们对我的选择充满怀疑。我们都没想到,我能在这里坚持十年。

刚来北京的头几年,我住在东直门那边的地下室旅馆,50 块钱一天。我每天投简历、带着简历去面试,都说北京遍地机会,我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当时,我把三餐缩减为一餐,天天只吃一碗酸辣粉。

后来,我在北京结识一位朋友,他是中山大学毕业的,我说自己很羡慕他。他建议我去报一个自考本科,有本科证书的话,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做其他的,都能给自己一个支撑。我当时对自考一无所知,也担心自己年龄大了,学习能力下降。我在他的帮助下,报考、自学、考试,2 年后,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

自考期间,我曾去海淀区一家公司面试,对方以学历为由将我拒之门外。他说,现在都是本科生、研究生了,我这儿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很多。我很受打击,还好那时候已经开始自考,就觉得不管怎样,我要拿到本科证书。

在北京,学历焦虑只是众多焦虑的一种,只是这一点于我最具体,也有弥补的途径。这十年,我从酒店服务员转到公关行业做策划,慢慢成为甲方的中层经理,不少曾经一起北漂的人都离开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也想过回到青岛,又觉得已经适合北京的思维方式、生活节奏,再回去,与青岛的环境也不兼容。

我想考了 GMAT 后,出国读 MBA,为将来更好的职场发展或者创业做准备。我在自习室办了季卡,通常,工作日一下班我就过来。从 6 点半或 7 点一直待到 10 点钟,周末时偶尔睡个懒觉给自己放个假,平均能在这里待上 9、10 个小时。这里或许能成为我人生的中转站,之后我可以远离油腻苛刻的上司,拥抱新的生活。

我的英语基础不好,除了刷题之外,规定自己每天做两篇短文阅读,背诵 120 个高频单词,我还会逐字翻译《经济学人》,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这种默默努力的状态,能削减我想到未来时孤独和迷茫的感受。

程昊 北漂 1 年 准备考研

想要落户买房,得为未来规划一个最优方案

这是我来自习室的第 53 天,除了国庆封路,我每天都会过来。过去一年的职场生活,像一场闹剧,为了及时止损,我决定辞职考研,回母校跟着熟悉的老师做科研。

去年,我从一所 985 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毕业。我们专业难,全年级 440 人,最终只有 360 人毕业,而我们班毕业率是 100%。身为班长,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这让我觉得自己适合做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当时的职业选择。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做基层管理,主要是和工人打交道。有人听说我大学学校和专业都不错,过来问我," 你怎么来干这个了?" 我知道他是出于好意,但我还是往心里去了。工厂里的气体对人体不太好,加上经常上夜班,我身体出现了不适,心悸、起红疹,于是急着换了份工作。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企做企业管理,当企业大学的讲师,偶尔带着公司领导做一些拓展活动。到了新的单位,我当然想好好干下去。

这里的职场规则远比我想象的更复杂。面试时,我得假装自己是 92 年的,扮成熟 " 镇住 " 年长的候选人;和大我几岁的同事相处,我又得当一个听话的新人,他们可以 " 清闲 ",我得干整个部门三分之二的活。准备一份文件,一个月改了 17 稿,我每天凌晨 4 点睡,6 点起。

这些只换来了几千块的工资,我能理解这是职场新人的必经之路,但我受不了。我们经常出差应酬,饭局上新人是小透明,主持大局的是领导,走到他的位置可能得花十几年,我觉得太慢了。我原专业的应届生,起薪是我现在的三倍,读完研再从事技术岗,月薪 4、5 万是常事。

我想问题比较实际,如果未来想在北京落户买房,我得及时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辞职后,一开始,我在家复习,环境太舒适,效率本来就不高,原来工作上对接的各种人还经常给我打电话。于是我找到了现在的付费自习室,想把自己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沉下心来复习,买 4 个月的卡花了 4000 多。

我的学习计划安排得很满,每天只给自己 1 小时休息时间,包括吃饭上厕所。4 小时专业课,1 小时英语,7 小时数学,算题有时候靠的是肌肉记忆,停下来就手生了。一次性用完九张草稿纸正反面,我很享受这种感觉。从家到自习室的路上,我会背一背政治,不想让这一个小时闲过。

复习得越久,越觉得科研更适合我,在职场上很难界定对错,但我喜欢在学术上较真。

读书时,我很向往穿白衬衣、西装的工作。为了展现最好的形象,定期做发型,每天敷面膜,过得很精致。开始考研后,我换上了卫衣,每天喝 4 瓶碳酸饮料提神,脸上开始冒痘。这样的自己,反而更充实、舒服。

思思 北漂 2 年 准备考研

从北京撤退之前,我想让自己多一些筹码

这次辞职考研之前,我从来没有替自己规划过人生。现在,我每天在自习室待至少 10 个小时,第一次体会到了努力的快感。

我读的是一所二本师范学校的生物专业,毕业应该去当高中生物老师。我以为,只有成绩好的同学,才会当老师。毕业后,班上 80% 的人都陆续成为老师,包括平时不怎么学习、成绩差的。我属于那 20%,上了这么多年学,早就厌倦了学校,一心只想找工作。

临毕业,我被北京一家成人考试机构录取了,工作内容是负责解答学员的问题、和任课老师沟通、准备资料,很简单,没什么门槛。当时对这份工作没有任何期待,河北离北京这么近,大家都来北漂,我也想试一试。

我的工作不忙,早九晚六,偶尔周末加班。但在公司待久了,我慢慢有了危机感。坐我附近的同事是负责讲课的老师,他们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无论是待遇还是前景都比我好。而我做的工作,谁都能干,很容易被替代。即便是和我同一岗位,研究生毕业底薪 8000 元,而我普通二本毕业只有 5000 元。

我在北京没有吃过什么苦头,朋友们互相照应,不觉得孤单。我住在五环外月租 1800 元的房子里,每天下班后,刷剧、看综艺。一年多,工作似乎毫无起色。一切都像温水煮青蛙。这样,我来北京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好好规划未来。

刚有考研的念头时,我还有些退缩,但看到来我们公司上课的人,我觉得一切都还不晚。他们大都是企业高管,原本学历不高,想考个 MBA。为了更好的发展,三、四十岁了还在自我提升。还有挺着大肚子来上课的孕妇,容易疲倦,还是坚持下去了。

辞职之前,我慢慢调整状态,每天背单词、上网课,同时开始计划考研的方向。为了更有把握考上,我目标定得不高,一所 211 的生物专业。

当我告诉妈妈辞职的想法,她很支持:" 没事,你回来吧。" 我没同意。我们村有一个男生,从小成绩没我好,毕业后回家当了生物老师,今年刚升年级主任。如果我直接回去当生物老师,还得被他管。

我在北京已经待了两年,留下来很难,勇敢地撤退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在调整人生方向之前,我想为自己积攒一些筹码。我也不想 " 空手 " 回去,读完研究生甚至博士,至少可以争取在河北的重点高中教书。

7 月,我辞职后开始在自习室备考,到现在已经花了 2400 元。我断掉了所有社交活动,这得感谢我的朋友们,她们知道我时间紧张,都不来约我出去玩,时不时给我发个小红包,说:" 别忘了去买点水果吃。"

太久没学习,再捡起来还挺难的。备考第一个月,我 6 点起、11 点睡,可早上精神总不太好,我又调整为 7 点半起,学习效率高了很多。真题没有答案,得从好几本书中归纳,必须得静下心去学。

难免还是有崩溃的时候,前两天看到考研群里,别人进度比我快,我陷入自责,给妈妈打电话:" 妈,我没有你好,早上 8 点都起不来。" 妈妈已年过 50,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练瑜伽,坚持了两年,身材保持得很好。听到我的哭腔,妈妈很温柔地安抚我:" 我困了随时都能休息,你不还得学一整天吗?"

挂了电话,我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哭啥?继续做题吧,不要看别人学了多少,自己按计划走就行。

从小到大,我没有什么梦想,按部就班地长大。现在,我对自己有了要求。

金子 北漂 5 年 自习室店员

双重身份的我,近距离打量在北漂自习室的人们

我站在吧台,环顾一周。这天还早,一个男孩在沙发区坐着,坐了十几分钟。好半天了,我过去问他," 你要是来特别早的话,我就先给你开灯,让你进去学习。"

他一脸疲态,说自己需要休息一下," 刚上完培训课回来,现在已经累得够呛了,就想休息,不想学习 "。

疲惫前来的上班族并不少见,学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耗费更多脑细胞,是更辛苦的。我明白了,没再打扰他,他就是想坐会儿。

我在这家自习室里做店员,来这儿的人有学生,但更多的还是已经工作的人。愿意花钱自习的人越来越多了,大都是办周卡、月卡的,月卡 1588 元,算下来一天也就 1 到 2 杯咖啡的钱,但比咖啡厅利于专注。

这家自习室是我妻子同合伙人一起成立的。筹备期,恰好我要准备一级建造师的考试,索性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偶尔接一些项目,一边准备考试,一边给妻子帮忙,从建店到装修,跑各种手续。

我是河北人,家中条件不好,但农民出身的父母一直告诉我:读书是唯一一条出路。高考放榜时,我填写了一个志愿,等真正来到位于燕郊的学校,我才发现是一所大学在这里单独设置的应用技术学院,打着三本的名义在社会上招生,毕业时给你发一张毕业证,其实没有任何效力。

我学的是建筑专业,毕业后,找工作一直不顺,最终我进入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中我还算努力。在这个行业,考试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先考各种 " 员 ",再考建造师二级、一级,接着才考工程师。

我想考完一建,再去换一个工作。这几年在公司,我一直在做投标,成长空间不大。获得证件加持后,或许我能去管项目,这样一个月可能有好几万的收入。媳妇儿在店里,不需要我看店的时候,我也会坐在自习区,和大家一起准备考试。

我们要求学员注册时填写自习原因,大部分人写的都是:想要获得自我提升。这也符合我们开店前做过的一些调研,在北京,考试氛围浓厚。我看到过一组数据,"2018 年北京 CPA 考试的报考人数为 15.3 万,而其今年报考司法考试的人数接近 4 万,是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

2018 年,我们准备开自习室时,北京只有两家,后来突然就多起来了。可能是各个行业不景气,人们有学习需求,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城市站立得更稳一些。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