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各大电商平台的抗「疫」进入新阶段:从最初直接支援疫区钱物,转而聚焦恢复生产,尽可能地去撑一下平台上受疫情影响而停摆的商家们。
京东 2 月 3 日出台了总价值 1 亿元的 11 项政策补贴平台 25 万商家,内容涉及费用减免、金融和物流支持、流量支持、技术支持、健康保障等。2 月 8 日,他们宣布追加 1 亿,对京东物流入仓商家重点补贴。
京喜在 2 月 6 日推出 16 项支持措施,帮助商家恢复经营,涵盖资金补贴、商家入驻、平台运营、物流支持、健康及金融共享五大方面。
2 月 10 日,阿里巴巴推出六大方面二十条措施扶助商家的政策。次日,淘宝天猫和菜鸟进一步公布了扶持细则。
天猫会免除所有天猫商家 2020 年上半年平台服务年费,淘宝天猫设立总额 200 亿元、为期 12 个月的特别扶助贷款。菜鸟面向供应链和物流行业的 15 项措施中,包括补贴商家发货和快递揽收、降低商家仓储成本等。
1 月底至今,拼多多商家后台发布的多封站内信显示,拼多多将对于在疫情期间坚持承担物流补贴成本、维持运营和发货服务消费者的商家给予补贴,每笔订单将补贴奖励金 2-4 元。
「零售氪星球」大致梳理了一下,各大电商平台目前出台的扶持政策主要涉及对商家的金融支持、物流补贴、平台费用减免和技术开放等。此外,还会额外关照湖北商户。
商家和平台共同构成电商生态体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商家遭遇困境时,平台扶持支持不仅仅是为了商户,同样是为了自己和整个生态的持续性。
人工费用成商家的最大负担
据「零售氪星球」的了解,人工费用负担是目前很多商家的最大压力。
以一家天猫商家为例,一个 10 人左右的大团队,包括运营、美工、客服等。每月工资开销就在 8-10 万左右。在疫情让业务停摆,没收入来源情况下,这成为了他们最大的负担。
而在收入影响方面,售卖季节性商品的商家在这次疫情中遭遇到冲击更大。某服饰商家告诉「零售氪星球」:" 本来准备的春季款,现在只能等秋季。原本可以卖春、秋两季的款,现在只有一季了,大量资金被积压 "。
相较之下,延迟发货时间、降低流量费、降低佣金率等是商家比较关注的更实际举措。
就「零售氪星球」的了解,不少卖家对电商平台的补贴政策并没有报太大期望。
一位拼多多卖家说,每笔订单补贴奖励金 3-4 元,都是针对目前可以发货的商家,但真正有困难的是现在没办法发货的商家。
另一位在天猫平台上运营十多年的老卖家抱怨:" 阿里爸爸扶持商户政策不实在,免半年服务费还不如直接返还半年服务费来的更加实际。此外,湖北以外那么多商家,100 亿元的贷款,每家能分多少?"
淘宝平台卖家总数超过 900 万,100、200 亿的贷款额度确实是杯水车薪。但平心而论,商家自己要有能力抗击各种不确定性,不能仅指望单一电商平台的扶持。对商家而言,类似上海近期宣布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的举措,就是一种来自地方政府部门的特别扶持。
发货问题短期难以解决
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淘宝、拼多多等多个平台调整了对商家发货时效的要求。
淘宝 2 月 9 日发布了卖家新规。春节期间订单如未能在 2 月 14 日 23:59:59 前发货,大概率会被极速退款且无需卖家确认。满足发货和到货时效要求的卖家,每单可领取 2 元阿里妈妈满折券(用 100 元可抵 99 元)。反之,若因延迟发货被投诉,还需支付额外的违约金。
拼多多平台规定,1 月 17 日 -2 月 2 日的订单,需要在 2 月 5 日前发货并有揽收记录;2 月 3 日 -2 月 10 日的订单,需要在 48 小时内发货并有揽收记录。符合要求的商家可以获得 2-4 元不等的奖励金。奖励金不能提现、转增,仅可用于拼多多推广产品的花费。但如果延迟发货,将遭到 3-30 元 / 单的处罚。
不过,拼多多抗疫工作组组长傅正此前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商家因发货问题而遭到扣罚。一位拼多多卖家也估计,平台应该会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调整相关规则。
此外,京东平台对卖家发货时效的评估也已暂缓。
奖罚并举的措施显然是平台为了保证用户体验。但尽管淘宝和拼多多都适当延长了春节期间订单的发货期限,但大批商家订单依旧难以按时发出。
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电商产业链上各环节都可能出现缺人、停工的现像。诸如,工厂停工,导致卖家手中无货可发。员工返回工作地后需要隔离 14 天,仓库所在的园区禁止任何人进入等。
2 月 10 日起,全国 13 家快递公司开始恢复运营。但受疫情影响,国家邮政局预计到 2 月中旬,快递的产能也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4 成。
" 大部分快递恢复了,但商家仓库复工却需要等审批,大部分货现在还是发不出去。"
圆通董事局秘书张龙武认为,目前因防控疫情有诸多交通管制,快递员返岗困难。此外,大部分城区目前封闭管理,对末端派送造成一定影响。
京东物流等快递企业虽一直运营,但价格对中小商家不友好。一位小商家 x 告诉「零售氪星球」:" 同样一单,发三通一达只要 3 元,京东物流 16 元起,成本太高了 "。
即便难以发货,卖家依然不会轻易将商品下架,因为这意味着店铺权重将下降,此前付出的大量心血将付之东流。另一方面,如果商品不下架,却一直不发货,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一位浸淫电商多年的商家操盘手透露,通常而言,商家会权衡下架商品和被买家投诉的得失。现在这个局势,延迟发货而被投诉更容易获得平台理解,所以,大部分商家不会选择下架商品。
来源:零售氪星球 赵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