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最后的 AI 赌注

创投圈
2020
09/15
20:45
曾宪天
分享
评论

"All in AI" 的第三年,百度开始寻求更大的变现野心。

9 月 15 日,在强调 " 真直播 " 的百度世界大会 2020 主论坛上,即便无法 "NG"、中断和后期剪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仍然选择亲自下场与央视主播康辉搭档,当了接近 3 个小时的主持人。

这无论在百度还是其他互联网大厂,都是罕见的一次举动。这次李彦宏并未过多讲解晦涩难懂的 AI 技术,而是与多位百度核心高管一起,依次介绍了百度 AI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和创新。

" 感觉像憋足了一股劲,然后一下全释放出来。" 谈及此次百度世界大会观感时,有百度内部人士对 ZAKER 新闻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一直以来,百度都被外界贴上 " 掉队者 " 的标签,而其多年来所押注的 AI,也被视为能否重回产业巅峰的关键胜负手。

从百度在此次世界大会所释放的信息来看,百度不仅正试图让 AI 技术进入变现期,还展现了更为庞大的产业野心。

井喷的 AI 消费场景

" 在北京、长沙、广州等城市,已经有超 10 万用户体验过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 李彦宏表示,随着百度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投放以及覆盖城市的增多,使用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用户规模将很快突破百万级。

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4 级为超高度自动驾驶级别,即在大多数环境下由车辆系统独自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驾驶员介入。

在直播中,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对 L4 级功能进行了十分直观的演示。

一辆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车内已无需配备安全员)收到用户发出的呼叫指令后自动驶至指定乘车点,用户上车后车辆自动按照最优路线前往目的地。

在遇到道路封闭、损毁等紧急情况时,用户可在车内完成 " 一键呼叫 ",通过 5G 技术的低时延连接,百度 "5G 云代驾 " 驾驶员将会在远程的模拟驾驶室中接管车辆控制权,待操控车辆脱困后,控制权将被交还给自动驾驶系统。

李彦宏与李震宇连线,介绍 "5G 云代驾 "

相比于自动泊车、一键呼叫等常规自动驾驶功能外,"5G 云代驾 " 被百度作为了重点展示的功能,李震宇也介绍称,这是百度过去一年的最新应用成果。

麦肯锡公司曾预测称,中国未来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预计 2030 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 2300 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 2600 亿美元。

而按照李彦宏 "2025 年无人驾驶技术将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 的判断,无疑预示着百度还将继续尝试在时间上跑赢市场大盘。

不过在外界看来,百度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中并非只满足于占据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是瞄准了水面下有可能存在的,更为巨大的山体底座。

"百度似乎正试图放大并占领用户在车内的消费触点。" 对此有互联网行业人士对 ZAKER 新闻分析称,越来越成熟的自动驾驶应用可以释放用户的时间,无需操心驾驶问题的用户在车内各类消费触点的引导下,将产生庞大的潜在消费需求。

例如观影、KTV、互动游戏等等,丰富的想象空间还有待被挖掘,谁在技术层面抢占了先机,在落地变现上就拥有更多的优势和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李震宇确实花费了不少时间篇幅来着重展示百度的车内语音交互、娱乐影音系统等功能。

翻过自动驾驶的篇章,百度也在通过同样的 AI 落地逻辑,不断尝试争夺更多的用户服务市场。

" 只需录 20 句话,百度 AI 就能自主学习形成你的专属语音包。" 李彦宏表示,小度智能屏在智慧语音上的一个小功能,就可以帮助工作忙碌的父母们,用自己的声音陪伴孩子,为孩子讲故事,哄他们入睡。

而针对老年人群体使用触摸式智能终端的门槛和不便利性,李彦宏表示百度 AI 语音所采用的自然语言交互模式,能带给老年人群体更为便利的使用体验。从相应的展示来看,百度似乎希望通过 AI,覆盖老年人群体的消费、社交等生活入口。

不难发现,这些功能展示仅仅是一个开端,百度的 AI 野心已望向早已是万亿级消费规模的亲子市场和银发市场。

百度谋求未来 AI 世界话语权

"AI 技术应该算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核心的技术。" 李彦宏表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存在传统劳动力被替代的情况,但同时也扩展了人们的能力,产生各种各样新的工作机会、服务需求和消费市场。

而押注 AI 多年的百度,无疑希望自己能成为未来 AI 世界的大赢家。长远来看,2020 年或将成为百度 AI 战略的一个转折点。

在刚刚过去的 Q2 季度,李彦宏曾表示以云计算、智能设备和智能驾驶为主的 AI 新业务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并且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百度新的营收驱动力。

虽然成绩初步向好,但这场持久战注定百度还需要开展持续性的技术投入。

ZAKER 新闻梳理百度财报发现,2017 年至 2019 年的多个季度中,百度 AI 研发投入的同比增速稳定维持在 20% 至 30% 左右。在刚刚过去的 2020 年 Q2 季度数据显示,百度在被动减少成本支出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在研投入上的稳定性。

基于此,百度 CTO 王海峰在此次主论坛环节,也介绍了许多百度 AI 体系在技术层面的升级内容,这被视为支撑未来 AI 消费场景以及百度 AI 长远发展的重要基座。例如发布百度大脑 6.0,升级飞桨 AI 操作系统,预告百度 " 昆仑 2" 自研 AI 芯片等。

数据显示,百度 AI 开放平台中聚集了 230 万开发者,企业发布的模型数量超过 31 万,为业内服务规模最大的 AI 开放平台。百度方面还强调称,目前百度已培养超 100 万名 AI 人才,未来 5 年还将继续培养 500 万 AI 人才。

让 AI 技术真正落地,产生丰富的变现场景,提升企业市值,重新回到互联网顶峰完成 " 中兴 " 发展等等,或许只是百度明面上的中短期战略目标。

长远来看,成为未来 AI 世界的霸主或左右未来规则的一支力量,掌握从上游人才资源到下游应用场景的核心话语权,或许才是 "All in AI" 的百度更为宏大的野望。

不过这条路注定艰难,百度需要面对的不止是 AI 在各行各业落地的成本与阻力,持续创新需要烧掉的研发投入和试错成本,还有与阿里、腾讯、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外部强敌正面硬碰的惨烈比拼。

值得强调的是,百度在这届世界大会中所释放的信息,表明其并非只是意图向资本市场讲述 AI 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和故事。换言之,对于未来 AI 世界的憧憬与野心,百度并非只停留在口号上

来源:ZAKER 曾宪天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