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商业卫星发射下一步,中科天塔分食万亿在轨管理市场

创投圈
2021
05/07
18:47
林志佳
分享
评论

 

当地时间 5 月 4 日下午 3 点 01 分(北京时间 5 月 5 日凌晨 3:01),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发射场上,马斯克创立的 SpaceX 公司使用 " 猎鹰 9 号 "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新一批 60 颗 " 星链 "(Starlink)互联网通讯卫星,执行第 26 次专项组网发射任务。随后," 星链 " 成功入轨。截止目前,Starlink 在轨卫星已超过 1400 颗。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公司开始加紧部署低轨道卫星," 星链 " 正面临上千颗其他卫星与其相撞的风险。

4 月 3 日,成功实现破产并重组的 OneWeb,与 SpaceX 公司发生了一次入轨卫星近距离靠近的意外事件。两家公司发现,其在高约 450 公里的轨道上的两颗卫星发生了潜在交会,当时相距不到 60 米,相撞概率为 1.3%。随后,OneWeb 地面技术人员让该公司的卫星实施了机动,以免两颗卫星相撞,但 SpaceX 则关掉了这颗 " 星链 " 卫星上的自动避撞系统。最终,两颗卫星以交错运动方式躲过了此次事故。但 OneWeb 对 SpaceX 非常不满,双方在 4 月 23 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举行的会面中各执一词,甚至到大打出手。

上述事件凸显了商业卫星发射入轨之后,卫星在轨监测与管理极为重要。

"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星碰撞这种概率会越来越大,需要有软件来做预警。" 中科天塔总经理曾伟刚近日接受钛媒体 App 采访时透露,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发一款相关的运营软件,用于保障卫星免于相撞,通过计算模型为地面做出碰撞预警。

中科天塔是成立于 2017 年 3 月的商业卫星管理相关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卫星管理服务和相关软硬件产品,以及航天工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客户包括政府、企业及行业用户等。据悉,2020 年中科天塔已实现盈利,年平均营收超过千万。

在钛媒体 App 采访中,曾伟刚强调,中科天塔未来盈利目标是 " 纯利润达到千万级别 ",并计划 3-5 年内满足科创板上市条件,冲击资本市场。

对标亚马逊 AWS 太空管理服务,管理团队来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目前,传统航天产业链包括确定卫星功能需求、卫星火箭设计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在轨管理以及卫星应用服务,共五个步骤。

商业航天产业链简图(由钛媒体 App 制图)

其中,为了满足终端客户以及行业数据需求,地面航天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采集卫星在轨数据,予以计算处理分析,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下,来有效管理在轨的商业卫星,才可以将卫星数据应用于地面上的终端客户。这意味着,卫星在轨管理服务这一步骤具有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

据中泰证券发布研报显示,2022 年全球低轨卫星互联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2000 亿美元,到 2030 年,卫星在轨管理相关产业的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美元级别,市场潜力巨大。

2017 年 3 月,中科天塔正式成立。这是国内最早从事商业卫星星座运营的企业之一,主要提供以 " 航天云立方 " 为核心的软件销售、技术开发、卫星管理和航天工程系统集成等服务,大部分服务于商业卫星。

公司总经理曾伟刚曾任职于中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测控与管理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从事航天工作二十年,先后参加神舟飞船、嫦娥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等五十余次航天器测控任务。2018 年起,曾伟刚加入中科天塔(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曾伟刚指出,在公司成立之初,中科天塔设下愿景,要做航天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对标亚马逊 AWS 的太空管理服务。

" 在技术上,我们对标亚马逊 AWS Ground Station,将互联网技术与航天技术结合;在商业化运作上,亚马逊与我们都是以服务为主,为客户提供卫星管理云服务、技术开发服务等。" 曾伟刚表示,中科天塔希望未来可以和亚马逊一样,为全球的商业卫星进行服务。

据悉,2018 年 11 月,亚马逊推出了 AWS Ground Station(AWS 地面基站)服务,将其云服务与卫星数据连接,通过开展与太空相关的硬件业务涉及太空领域。去年微软也宣布旗下 Azure 云服务与 SpaceX 达成合作,将云计算业务拓展到太空领域,以此抗衡亚马逊。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天塔创始管理团队的其他成员,包括公司副总裁汪涛、公司副总裁邹进、公司 CTO 杨科化均曾任职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在核心技术人才方面,公司总人数接近 60 人团队成员来自中国卫星在轨管理与测控、航天测控系统研发与实施等业内知名机构和单位,具有测控总体设计、软件研发、测控通信、卫星管理和载荷数据处理等专业能力。

曾伟刚透露,中科天塔目前还在持续扩招中,希望更多有志于从事商业航天领域的优秀人才能加入中科天塔。中科天塔当前研发投入占比超过六成。

今年 4 月,中科天塔发布面向商业卫星测运控低成本需求的天枢 G100 卫星测控数传一体化处理平台(以下简称 " 天枢 G100")。

据悉,天枢 G100 是由中科天塔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制,基于 GPU 架构的软件定义一体化卫星信号处理平台。其采用 X 频段射频采集以及 GPU 并行处理技术,为商业卫星地面站提供低成本的测控、数传一体化设备,是中科天塔针对商业卫星推出的低成本地面卫星测控 / 数传设备。

曾伟刚对钛媒体 App 表示,天枢 G100 完成了信号解码的工作,实现了小型化、低成本,以及通用型三大行业痛点。相比传统卫星综合基带设备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 FPGA ) 实现功能,天枢 G100 用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来代替 FPGA 平台,能将用户采购成本降低一半以上,由于采用软件解调技术,功能方便简单快捷。

相比与业内其他单位,曾伟刚认为中科天塔是有一定优势的。

" 一方面优势是团队,我们都来自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业务上相对于更专业一些;另一方面,我们中科天塔是一家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公司,这块优势在市场上来说较为鲜明一些。相对于国家队来说,商业公司的报价会更具性价比,有一定优势。" 曾伟刚对钛媒体 App 表示。

在融资方面,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为中科天塔的发起投资方。该公司最新投资方为中科创星。

主营业务线已实现盈利,年平均营收超过千万元

现阶段,中科天塔主营业务包括航天云立方平台、卫星地面软件产品、地面测运控设备和航天工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四个业务板块

其中," 航天云立方 "是中科天塔针对当前商业航天器测控与空间信息应用系统基础建设投入大、技术门槛高的现状,建设的航天器测控管理与空间信息应用 SaaS 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化模块向各类用户提供航天器测控、运控和数据应用方面完整的基础服务与计算模型。用户在航天云立方平台基础上可以完成航天器与地面设备管理、航天资源规划和航天数据应用等过程的所有信息与数据的高效整合,实现航天器测控、运控和应用系统的一站式部署与集成运行,为空间信息应用系统快速构建提供支持。

卫星地面软件产品提供包括卫星管理、仿真模训、航天数据应用三个方向、七大产品系列超过二十种软件产品。

地面测运控设备则包括天枢 G100 以及地面站,中科天塔提供各类卫星地面站建设、维护以及托管服务。

航天系统工程集成解决方案主要为用户提供商业卫星工程设计论证、微纳卫星研制、卫星频率申请、卫星在轨测运控管理服务、地面测运控系统建设以及航天工程咨询与监理服务。

当前,中科天塔的客户类型非常多样,既包括航天恒星、中科星图等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也有相关科研院所,还有类似于国智恒好年景等农业科技企业。2019 年底发射的 " 国智恒好年景中原金水一号 " 就是中科天塔交付整体解决方案的首个案例。

除此之外,中科天塔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卫星管理小程序,获得 ISO9001 认证、6 项专利、11 项软著以及华为技术认证。并完成了国内测控站网布局,正在启动海外测控站建设。

目前,航天工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占中科天塔整体营收超过 60%,已实现营收翻倍增长,公司复合增长率超过 60%,年平均营收超过千万。

对于发展规划计划,曾伟刚透露,该公司希望未来纯利润达到千万级别。并且,中科天塔将和更多产业链企业合作,尽快在 5 年内完成覆盖全球范围的地面站布局,从而构建中国商业航天全球化的基础设施。

对于上市计划,曾伟刚向钛媒体 App 独家透露,中科天塔 3-5 年内满足科创板上市条件,冲击资本市场。

当前,中科天塔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来源:钛媒体 林志佳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