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走出来的互联网敲钟“排头兵”

创投圈
2021
05/17
19:04
王慧莹
分享
评论

" 另起炉灶 " 的大厂员工。

在北京西二旗有个知名的互联网十字路口,百度、腾讯、新浪、网易四家公司就矗立在这个十字路口,那里也是 " 后厂村 " 的核心地带。可以说,后厂村就是半个中国互联网。

或许是地域上的优势,让大厂的跳槽更加便捷。甚至有后厂村员工笑称," 上午从百度离职,下午就搬个箱子,入职腾讯 "。

事实上,互联网本就是个人才流动频繁的行业,有人跳槽,有人 " 另起炉灶 "。作为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员工,也不例外。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从大厂走出来的创业者来说,"To BAT" 不是最终目标,但 BAT 带给他们的更多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而这些都成为他们创业路上的加分项。

对于自己培养出来的 " 孩子 ","BAT" 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培养方法。" 百老汇 "、" 前橙会 "、" 南极圈 " 分别代表着 BAT 离职员工的组织或团体。从这里走出来的创业者,诸如沈鹏、何小鹏、宿华、程维、唐永波等,很多已经成功敲钟上市或走在敲钟的道路上。

本文提到的公司,按提及先后顺序排列

而他们与老东家的关系也各异,有的创业者自力更生,有的是汲取前东家资源,也有的寻找新的 " 伯乐 ",甚至倒戈投奔竞对阵营 ......

前东家扶持,资源最优化

张一鸣曾说," 我创立今日头条,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 "。显然,不是所有创始人都像张一鸣一样。即便是一向直言不讳的美团创始人王兴,背后也曾有阿里、腾讯的资本支撑。王兴虽然不是阿里系的人,但美团有阿里一半的 DNA。

王兴与阿里没有 " 血缘 " 关系的亲情并不稳定,这也让王兴后来很注重关心美团系创业者。

前不久,创立 5 年的水滴公司成功上市,其创始人沈鹏,就是从 "TMD" 阵营走出来的首批上市创业者。

嗓音沙哑,模样精瘦,是大众对沈鹏的初印象。关于嗓音沙哑,一个普遍的传闻是来自沈鹏当年在美团天津做 BD" 拼命三郎 " 的经历。

回看沈鹏在美团的六年半时间,每一个三年都是沈鹏 " 纵情向前 " 的节点。第一个三年,以美团 10 号员工的身份成长为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第二个三年,作为 " 千团大战 " 的急先锋,沈鹏帮助整合美团和点评的团购业务,并决定辞职创业。

彼时,美团已经成长为百亿美元估值的超级独角兽。谈起沈鹏和美团的战友关系,从他创立的公司名字和美团的投资便可窥探一二。「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是沈鹏注册公司的名字,而纵情向前,来自于沈鹏在美团六年升级打怪的经历。

另一方面,梳理水滴背后的资本力量,不难发现美团对于老部下的 " 毫不吝啬 "。水滴上市路演期间,王兴认购 3000 万美元,王慧文通过家族信托 Kevin Sunny 也投了 30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也有美团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水滴 IPO 当晚,王慧文亲自为水滴站台。

正如阿里创始人马云曾说," 希望中国 500 强中,有 200 强 CEO 来自阿里生态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便是阿里看着长大的创业者。

2014 年,阿里豪掷 40 亿美金收购 UC 优视,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并购案。而 UC 优视就出自何小鹏之手,至此,何小鹏有了超级产品经理的名号。正因这笔并购案,何小鹏与阿里结下缘分,先后出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等职位。

之于创业者,创业项目就是他们的 " 孩子 "。从萌生、孕育到落地," 老父亲们 " 都是加倍地呵护。作为互联网第一批创业者的马云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场互联网 × 互联网公司的组合中,阿里给了何小鹏足够的信任和放权。

何小鹏曾在混沌大学的演讲中坦言,合并之后,马云和时任阿里 CEO 陆兆禧只来过 UC 一次。后来,马云和现任阿里 CEO 张勇说," 因为我信任你们,所以我不关注你们具体大的战略是怎么制定的,我只关注中间的大的 milestone 是什么样的 "。

" 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还是少年 ",2017 年从阿里辞职后,何小鹏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写道。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对创业的不甘心,也为他后来创业造车埋下伏笔。

同年,何小鹏联合 YY 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 CEO 傅盛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高管,共同投资创立小鹏汽车。

Tech 星球梳理发现,在何小鹏加入小鹏汽车担任 CEO,阿里才开始押注小鹏。如今,小鹏汽车已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拥有千亿市值。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 A 轮、B 轮融资都有阿里的身影。在 IPO 冲刺的前一个月,阿里更是多次注资。

自力更生,寻找新伯乐

" 与其站队,不如独立做大。" 张一鸣曾在央视财经节目《对话》中表示,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如果你站队的话,可能竞争会更激烈。

正是因为如此,在字节跳动的创始团队和投资背后,都不见 BAT 的身影。如今,张一鸣带领的字节跳动,已然成为估值近 4000 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并位于 TMD 阵营的头位,是 BAT 的有力竞争对手。

但不是所有最终能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张一鸣的定力,很多甚至要 " 背叛 " 自己出身的大厂,与其他的巨头,甚至投靠老东家的竞争对手阵营。

诺曼底登陆,第一个登陆点很重要。如果创始人没有这个概念,那很难带兵打仗。这一点上,快手 CEO 宿华是个很好的范例。在经历了 33 次创业失败后,因为最后阿里的收购,才有了一定的资本。这也为他参与创立快手打下了基础。

宿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他离职谷歌后做的视频广告网站,草草失败收场,但不得不承认,宿华是个眼光很超前的人。放到现在,视频广告是个很赚钱的项目。

2009 年底,加入百度,担任凤巢系统架构师。这时宿华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从 2009 年底到 2011 年 4 月,宿华在百度待得时间并不长,但却因为在百度的这段经历,让宿华明白怎么去带领一个团队。彼时,宿华已经年薪百万,创业梦仍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有着湖南人 " 霸蛮 " 性格的宿华,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失败了,就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也是因为如此,宿华开启了第 34 个创业项目,加入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任职 CEO。

作为短视频第一股,快手是宿华第一个成功的项目。快手的成功,让 360 创始人周鸿祎直言," 宿华去干快手我没投,想想我都想跳楼 "。毕竟此前,宿华也算是给周鸿祎打过工的 " 码农 "。前东家百度,也只在快手 C 轮融资的时候投过一笔。

快手 CEO 宿华算是百度系,但在上市的路上,腾讯却是给快手投资次数最多的巨头。据公开资料显示,10 次融资中,有 5 次都有腾讯的身影。快手上市,一定程度上,是腾讯投资的胜利。招股书显示,宿华持股 12.648%,程一笑持股 10.023%,而最大机构股东是腾讯,持股 21.567%。

竞合交错,相爱相杀

伴随着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创业者们的不段扩张,巨头们相爱相杀,相互接盘的故事也多了起来。大厂员工搭档创业,大厂对前员工项目的交叉投资,这些案例也比比皆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滴滴是腾讯系还是阿里系的争论,一直存在了多年。这一切,要从 2013 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和滴滴创始人程维的一场饭局说起。

彼时,程维收到一份邀请," 腾讯投资滴滴,占股 20%"。程维犹豫了,因为从阿里离开的人,接受腾讯的投资,需要做一下心理建设。

要知道,程维曾是支付宝 B2C 事业部的副总经理,在阿里供职 8 年,更在有地推 " 少林派 " 之称的阿里 " 中供铁军 " 团队中锤炼过。此外,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曾在阿里供职超过 10 年,主管 B2B,是一名 " 老阿里 ",且与马云私交甚好。

那时的共享出行市场," 快的 " 已经拿了阿里的投资,半路又杀出个 " 大黄蜂 ",而滴滴正在寻求 B 轮融资,三家出行公司从上海打到杭州。在程维左右为难时,腾讯给出 " 投资后不要董事会席位,投票权减半 " 的优惠条件。就这样,滴滴接受了腾讯 1500 万美元的 B 轮投资。

2016 年,滴滴合并 " 快的 " 后,阿里牵线软银、苹果、富士康巨额投资。据《财经》报道,腾讯和阿里各拥有滴滴董事会一席,到滴滴和 Uber 中国合并,百度也成了滴滴的股东,虽然占股不大。

但如今,可以看出,熟谙中外战争史的程维,试图在 BAT 的复杂关系中保持平衡和协调。因此,外界对滴滴的评价是,一个 " 集齐阿里的人才,百度的技术,腾讯的钱 " 的互联网公司。

如今,共享出行市场迎来上市潮。哈啰计划于纳斯达克上市,嘀嗒赴港上市申请失效,凹凸出行被传上市。滴滴成功周旋在 BAT 之间,自身估值据传也达到了 1000 亿美元,处于等待上市阶段。

另一个让阿里和腾讯同时注资的,同样处在共享经济领域的风口,是唐永波带领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小电科技。上个月底,小电科技公开提交了招股书,上市速度似乎比滴滴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唐永波和程维都是名副其实的 " 阿里系 "。在离开阿里之前,唐永波是阿里巴巴淘宝本地生活行业、淘点点业务创始人及淘宝食品农业特色中国业务负责人。

2014 年,阿里上市,唐永波是第一批阿里走出来的创业者之一。作为典型的 " 阿里系 ",唐永波继承了阿里人 " 火 " 一样的性格。小电的成立,距离唐永波上一个失败的创业项目 " 空格 ",只有 60 天。而空格的创始团队,都是曾在阿里供职的高管。他们身价多则上亿,少则数百万。

爱折腾的唐永波,从哪跌倒就从哪里站起。

2017 年 5 月,小电在 A 轮投资后仅两个月,就完成了 B 轮融资。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高榕资本联合领头,腾讯加持下,小电科技成为共享充电行业内第一个拿到 B 轮融资的公司,也是融资数量最多、最快的公司。2020 年下半年,小电获蚂蚁集团投资。这也意味着,阿里和腾讯现同为小电科技的投资方,且两者分别为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的最大机构股东。

以前,在中国互联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互联网公司几乎都要在阿里和腾讯之间选一家。在反垄断的监管下,巨头们逐渐从竞争走向了合作。

马云曾表示," 阿里的工号是保留的,每个工作过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工号,哪怕只工作过 1 天。我一直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外面的阿里人比公司里的多 "。至今,阿里系仍是创业路上的排头兵。

明星创业可能靠的是明星光环,但互联网江湖足够理性,也十分残酷。在走向上市敲钟的路上,靠得更多的是 BAT 从业经历,带给他们的韧性和坚持。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过去积累下的人脉,或许会在危机时雪中送炭。

来源:Tech星球 王慧莹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