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修脚帝国”,是如何崛起的?

创投圈
2025
07/17
21:17
分享
评论

曾经一天只能拿到 15 块辛苦钱到年薪 50 万的片区经理,曹修银,这位来自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地道的农家姑娘,反复提及着她选择的行业——修脚。

曹修银说," 修脚行业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这个被很多人看不上也未必看得懂的行业,也改变了紫阳县的命运。

经过近 8 年的精准扶贫,陕西省紫阳县凭借 " 一把修脚刀 ",带领当地百姓修出了一条技能脱贫的致富路。

紫阳县脱贫

紫阳县的脱贫模式也引起了不少注意,追溯起来,早在 10 几年前," 技能脱贫 " 的举措就已经在紫阳县启动了。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部,巴山北麓,是陕西自然条件最恶劣、脱贫攻坚任务最重、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紫阳县区域位置

曾经的紫阳县,全县 35 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竟有 13 万之多。

为了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紫阳县每年有 8 万多人外出务工,但都因缺乏技能,大多只能从事矿工、建筑工等体力劳作,收入低且不稳定。

穷则思变。

2004 年以来,紫阳县政府就以 " 技能脱贫 " 为主导方针,深入研究了适合当地百姓学习的务工技能。

修脚,正是其中的一项。

为此,县政府主要领导还曾多次深入修脚企业、修脚门店实地调查,对修脚师劳务输出进行了详实的考察。

同年,县财政整合了不同部门各类培训项目资金共 4500 余万元,集中用在包括修脚足疗、电子商务、特色烹饪、家政月嫂、建筑劳务等重点板块的免费技能培训项目中去,并从县职业教育中心划拨培训场地设施,从人社部门抽调专人负责,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技能培训

随着修脚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者也被吸引加入,同时增长的还有劳动者的收入。

后来,一名修脚师每月平均收入超过 5000 元,部分管理岗位年收入可达几十万,更有不少人以创业者的身份进入修脚行业,开店当起了老板。

一年脱贫、两年买车、三年买房的案例大量涌现,修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

自此,修脚师技能培训每年都被列为县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对责任部门以及各镇、各联村扶贫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修脚产业工会和修脚企业党组织的组建,也为修脚师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 2019 年,紫阳全县已有修脚师近 4 万人,分别占到全县总劳动力的 25%,占输出劳动力的 50%。

也就是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一半以上都在从事修脚行业。

许多当地人凭此全家脱贫,紫阳修脚也成了技能输出的著名品牌。

2019 年,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 紫阳修脚师 " 入选全国 20 个典型劳务品牌。

经过十余年 " 紫阳修脚师 " 特色劳务品牌的持续打造,紫阳修脚师已占全国修脚师从业总人数的 30% 以上,年创劳务收入 20 亿元,相当于紫阳县全年劳务总收入的七成以上。

全国各地出现的修脚企业有 130 多家是紫阳人创办的,店面数量超过 8000 家。

紫阳县正以修脚产业为核心,开发出修脚刀具生产、中草药种植等项目。逐步将修脚这一古老的行当,打造成产业化、品牌化、平台化的复合型产业。

在紫阳县技能脱贫政策的推动下,受益的不只是脱贫致富的老百姓,还有跟随 " 紫阳修脚师 " 特色劳务品牌一起成长的企业。

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元集团)就是其中发展较好的一家,它的故事也成了紫阳县修脚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1983 年出生的郑远元,来自紫阳县内的偏远贫困村落铁佛村。

14 岁时为了谋得生计,郑远元无奈辍学,投奔外地的亲戚学起了修脚技术。

出师后,他买了一套流动修脚家当,在汉中摆起了地摊。

十几年间,郑远元从摆地摊到开铺面,再通过加盟连锁化,使公司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 2021 年,远元集团已在全国 30 个省市地区,开设了 6000 多家连锁店,2019 年产值达 76.1 亿元。

远元集团

远元集团也被知乎网友称为 " 宇宙第一修脚帝国 "。

但这个 " 宇宙第一 " 的修脚公司,在发展初期也遇到了行业不被家乡人看好,被认为是不体面的 " 下九流 " 工作,几乎没有人愿意加入他的公司。

这个困局,也是同一时期紫阳县政府所面临的。

一方面,通过修脚技能的学习和劳务输出,已有一部分村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到 2014 年末,紫阳县仍有 10 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紫阳县政府通过调研发现,如何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是最大的问题。

于是,为了促进当地劳务人口投身修脚行业,紫阳县政府强化了宣传引导工作。

全县累计印发宣传传单 10 万余份,发送手机短信 1500 万条,制作户外宣传广告 100 块,张贴户外宣传海报 1000 份,刷写户外宣传标语 300 条,召开宣讲会 2000 余场次,制作播出电视宣传片 5 部,刊登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广告 200 余期,协助修脚企业组织举办年终总结表彰会 10 场次,开展修脚技能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 2 次,表彰 3500 人次,在全县营造出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时,紫阳县政府还创新地实施了 " 三包两免一补 " 的全程免费技能培训模式,即面向参训人员实行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和教材用品费、补交通费的激励政策。

为了避免修脚师技能的良莠不齐,紫阳县政府出面牵头,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合办了 " 紫阳县技能扶贫培训基地 "。

修脚职业技能大赛

政府帮企业招人,企业帮政府解决就业,这种以 " 政府主导 + 企业运作 + 基地培训 + 定向就业 " 的方式,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这样既深度解决了脱贫问题,又帮助企业补上了修脚师的用人缺口,还为持续建立 " 紫阳修脚师 " 品牌打了基础。2020 年 2 月 27 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紫阳县正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这场长达多年的脱贫攻坚战中,紫阳县政府的领导可谓是功不可没。

紫阳县政府并没有一味效仿外地脱贫经验,而是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摸索出一条符合紫阳特色的脱贫摘帽发展模式。

新闻报道

首先,坚持技能脱贫。

" 政府主导 + 企业运作 + 基地培训 + 定向就业 " 技能的脱贫模式,落脚点在于技能。

以远元集团为例,企业在政府的组织下,通过 " 组织培训 + 人才输出 " 的模式,让更多贫困户快速掌握技能,并直接推荐工作,从而实现了 " 学到即赚到 "、" 毕业即就业 "、" 就业即脱贫 " 的目的。

其次,扶持龙头企业。

紫阳县政府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打造修脚师劳务品牌的关键之举,采取定向输送员工、给予资金扶持、加强宣传推介、协调劳资关系等措施,帮助龙头企业发展,成功的培育了郑远元、吴氏、满足里等一批优质企业,为紫阳修脚师打造了稳定的就业平台。

再次,扩大品牌影响。

为扩大 " 紫阳修脚师 " 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政府不但投资 500 余万元,在县城建设了集商业运行、免费体验、产品展示、文化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修脚健康产业基地,还设立了全国首个省级修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了紫阳修脚师操作服务规范,为行业树立标准。

同时,紫阳县政府还借助互联网 +,微信小程序等新兴科技,帮助各个修脚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紫阳修脚师的市场竞争力。

紫阳县修脚经济已展现出三个层面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一个层面是劳务经济,即为修脚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劳务收入。据统计,紫阳县 2017 年实现劳务收入 12 亿元,2018 年为 20 亿元,均占到全县劳务收入的 70% 以上。

第二个层面是产品经济,修脚行业配套产品生产带来的收入,2018 年约为 5 亿元,据估算,全县修脚配套产品行业可创造 20 亿元以上的产值。

第三个层面是平台经济,即将分布在全国的所有修脚店,打造成紫阳特产销售平台,形成庞大的营销网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好的脱贫政策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因时因地因人摸索出来的。

紫阳县政府找到了符合当地需要的脱贫模式,且并未将眼光拘泥于此,一个看似不起眼的 " 修脚 " 被紫阳县做大了规模,做成了产业,做出了品牌。

要想富,学技术,没有学费找政府。

紫阳县的脱贫,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技能升级为导向,定位于劳动力的技术升级,走出了一条有技术含量的技能脱贫之路。

来源:正解局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