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优必选科技 ( 09880. HK ) 、小米集团 ( 01810 .HK ) 、京城机电股份 ( 600860.SH )
本文核心数据:人形机器人产量 ; 产业规模 ; 产业政策 ; 投资机会
1、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政策环境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重点政策梳理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也随之不断进化。对此,北京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2025 年 4 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 3 部门发布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 2025-2027 年 ) 》,预计到 2027 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具身大小脑模型、具身智能芯片、全身运动控制等方面突破不少于 100 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 10 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各区域政策
截至 2025 年 5 月,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昌平区和经开区等各区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制定了多项政策,其中经开区以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为导向,围绕 "44637" 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按照 " 技术占先、产品抢先、场景率先、企业领先、生态争先 " 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经开区高精尖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建设技术水平领先、企业雁阵发展、产业生态优良、综合实力显著的国际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
根据企查猫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北京市上游系统及零部件中,执行系统部分的电机企业数量最多,有 6756 家,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有 2260 家,感知系统的传感器有 670 家 ; 中游是人形机器人集成,目前仅有 7 家 ;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医疗服务、智慧服务和工业制造。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 ( 按各区维度 )
从各区企业数量分布来看,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大兴区。其中海淀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数量最多,一共拥有 3527 家,包括执行系统企业 1083 家、控制系统企业 62 家、感知系统企业 2354 家、其他零部件企业 6 家和人形机器人集成企业 22 家。
3、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发展规模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规模现状
当前,具身智能领域数百家企业在北京多个园区显现出的集群效应,在具身智能产业的人形化、人性化、应用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以 " 大脑、小脑、本体 " 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条。根据 2024 年 4 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约 27.6 亿元,2026 年达到 104.71 亿元,2029 年达到 750 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 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000 亿元规模。北京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将受益于整体市场的增长。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各区域规模现状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集聚发展的态势。海淀区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聚集了大量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涵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亦庄 ) 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规模约占全市的 50%。整体来看,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下,正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企业布局分析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相关企业总数
截至 2025 年 5 月 20 日,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超过 30000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 1448 家,专精特新企业 513 家。2016-2024 年北京市人形机器人新注册企业数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23 年新注册企业数量达到新峰值为 5030 家,2025 年 1-5 月新注册企业数量为 1998 家。
目前,北京市已汇聚机器人上市企业 26 家,独角兽企业 36 家,2 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企业百强名单,分别是百度和地平线机器人。这两家公司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影响力,入选百强名单主要是基于他们在人形机器人 " 大脑 " 板块的技术实力,涉及基础模型、半导体视觉等关键技术领域。
注:1 ) 搜索相关关键词为 " 人形机器人 ";2 ) 企业筛选逻辑为:企业的名称、产品服务、企业简介和经营范围中包含了 " 人形机器人 " 的存续 / 在业企业 ;3 ) 统计时间截至 2025 年 5 月 20 日。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企业空间布局
分区来看,海淀区和朝阳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相对完善。从产业链环节企业分布来看,芯片、传感器等企业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等。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载体空间布局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载体主要分布在海淀区、石景山区和经开区。其中海淀区的中关村 ( 海淀 ) 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是全国首家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该产业园区 5 公里半径内集聚了 30 余所高校及近百家科研院所,形成 " 产学研用 " 四位一体的智力矩阵,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和创新资源。依托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优势,产业园将以 " 自主 + 前沿 + 融合 " 三驱创新为引擎,聚焦具身智能赛道,以绿色生态为底色,以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主要功能,构建 " 人才为核、技术为基、资本为翼、产业为体 " 的四维创新生态 ; 围绕具身智能前沿产业,联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品牌生态服务资源,打造 "5+3" 特色服务体系,包括促进产业链发展的五大服务平台及服务企业、人才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服务板块。
5、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重点项目梳理
根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北京市 2025 年重点工程计划》可知,随着各算力平台和创新园的建设与发展,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中,加速关键技术的突破,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大脑、仿生轻量化、全身协调运动控制等,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
6、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投融资情况梳理
从 2016-2025 年北京市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投融资情况来看,该行业融资整体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其中 2025 年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融资金额最高,截至 2025 年 6 月达到 20.31 亿元 ; 融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2024 年是北京市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数量较高的一年,达 20 项。2025 年 1-6 月北京市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数量为 14 项。
从人形机器人产业融资情况来看,2025 年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融资活跃。从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A 轮及之前的轮次融资数量较多,体现了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截至 2025 年 6 月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融资事件汇总如下:
7、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各区发展前瞻与规划
" 十四五 " 期间,北京市各区均出台相关政策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做出发展规划。其中,石景山区将围绕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到 2025 年底,集聚 30 家行业重点企业,突破 7 项以上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建设 4 个以上产业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收入力争突破 10 亿元。
——产业优势及投资机会总结
来源: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