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三季报透露关键信号:现金流转正,AI公司迎来生存模式转变

每日快讯
2025
10/28
21:57
分享
评论

三季报密集披露期,AI赛道明星公司云从科技交出了一份值得细读的成绩单。

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56.81%;净亏损同比收窄39.14%;最引人关注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实现3126万元,由负转正,同比改善116.29%。这三组数据放在一起,透露出不同于往常的信号。

现金流转正背后的经营质变

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的“血液”。对于尚处成长期的AI公司来说,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意味着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开始形成,不再完全依赖外部融资。

这一转变得益于云从在应收账款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发力。财报显示,公司管理、销售及研发三项费用合计下降约2.30亿元,同比下降37.41%。与此同时,营收保持高速增长,这一增一减间,反映出公司经营质量的实质改善。

从“技术秀”到“实用派”的战略转向

云从科技的技术实力此前已得到验证——其“从容大模型”在今年5月的国际多模态评测中登顶,超越谷歌、OpenAI等国际巨头。但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用价值。

金融领域,某银行采用其风控系统后,客户投诉量下降超50%;在制造业,公司推出的产线运营智能体开始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柜台,标志着云从正从“技术秀”转向“实用派”。

产品化转型打开增长空间

2025年9月,云从推出“经营决策-产线运营智能体”和“大模型一体机”两款标准化产品,标志着公司从项目制向产品化的重要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构建的“可信任数据空间、可控训练场、具身智能训练场”三大数字基础设施,正在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与华为在武汉国家网安基地联合打造的“可控训练场”,已为多家政企客户提供安全算力服务。

据浙商证券测算,2025年算力一体机需求量预计达15万台,市场规模1236亿元;到2027年,需求量将增至72万台,市场规模达5208亿元。云从凭借“基础设施+行业智能体”的布局,有望在这一高增长赛道中占据有利位置。

降本增效成行业共识

大幅削减的费用支出,反映了云从经营策略的调整。财报显示,公司通过优化薪酬结构、精简业务流程,管理、销售及研发三项费用合计下降约12.30亿元,同比下降达37.41%。在保持研发投入强度的同时,更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一转变并非个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整个AI行业都在重新审视投入产出比,“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关键词。云从的三季报显示,其在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成功控制了成本扩张,这一平衡术对AI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AI公司的生存模式之变

云从科技的三季报,或许预示着AI公司生存模式的转变。

过去,市场更关注AI公司的技术先进性和营收增长速度;现在,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正成为同等重要的考量指标。从“规模优先”到“质量并重”,这一转变正在重塑AI行业的竞争格局。

云从的“AI基础设施+AI智能体”战略,通过将技术转化为标准化产品,在金融、制造、政务等领域寻求规模化落地,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

挑战仍在,但路径渐明

当然,单季度现金流转正并不意味着云从已完全走出困境。AI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仍需在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但三季报至少表明,中国AI公司正在探索一条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驱动或规模扩张,而是技术突破、产品化能力、运营效率的多重奏。

随着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入,这条路径能否带领云从乃至整个行业走向盈利的春天,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