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或将成为中国的软银观点

/ 赵博思 / 2014-12-05 11:42
腾讯正在变成一家科技投资公司。未来其母体会成为控股集团,依靠qq和微信的威慑力,腾讯会完善生态系统。未来几年之内,腾讯就会把业务部门下沉,形成1+X(投资母体+业务部...

【砍柴网推荐】腾讯正在变成一家科技投资公司。未来其母体会成为控股集团,依靠qq和微信的威慑力,腾讯会完善生态系统。未来几年之内,腾讯就会把业务部门下沉,形成1+X(投资母体+业务部门)的格局。

 

 

2014年初,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返现之争。由于两家争相返现,所以网络上一度流传着各种段子。

当然,这背后是因为腾讯和阿里的撑腰。

最近BAT都在不断收购。不过在我看来,从收购角度来看,更具冠军相的无疑是腾讯。而且根据盐科技专栏作者的观察,腾讯也正在对自身的定位进行修正。从“狗日的腾讯”变成“投资人”腾讯。

今年以来,腾讯4亿美元入股大众点评20%,随即腾讯又在京东157.21亿美元估值的基础上,获得14.3%的股份;最近,腾讯又确认投资移动电商买卖宝;更有传言称,小米于3月14日进行了1拆4的扩股,传闻腾讯会以20亿美元入股小米。

说这些,是因为盐科技专栏作者观察到,腾讯最近投资的思路已经不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为业务补充而收购;更不是为了控股和整合而收购,而是依托自己强大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优势,整合各个层面的业务优势,对科技企业进行整合。上述买卖的手笔已经不再是腾讯基金可以运作的范畴,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马化腾一手打造的,针对整体资源进行更高层次变现的手段。

BAT的投资风格很有不同。马云是战略家,这毫无疑问。阿里一直是在围绕电商业务打造护城河。同时着眼于未来进行布局。百度则倾向于全资收购,至少要控股。去哪儿、91无线、爱奇艺、糯米网都是如此。如果说阿里是战略布局,百度则是发现机会后强势登陆。

相比之下,腾讯以前的收购或者业务拓展,也是基于自身平台发展的需要。围绕如何扩展业务需要,比如收购易迅,就是觉得电商是未来,而且自己的流量和用户量有助于电商发展。

但从今年的发展来看,马化腾显然转变了思路。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它不再将核心锁定在挖掘锁定用户的消费潜力上,而专注于为用户提供附加值服务。这一点,可能是核心改变;

其次的改变是,不再寻求自己运营,让业务团队越变越重。我想这可能是易迅带来的教训。腾讯决定以自身的优势转身投资人。选择好的团队进行投资,我认为这是腾讯非常精明的一招。

这种投资模式类似于巴菲特——投资于最好的团队,然后长期持有,自己还可以给予帮助。也类似于软银,

软银当前已对超过1000家互联网公司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了阿里巴巴集团以及雅虎日本。软银在10多年前曾对阿里巴巴网站投资2000万美元。如今,阿里巴巴集团的最高估值将达到1200亿美元。软银持有阿里37%的股份。

软银孙正义有一套“时间机器”理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在后者的产业还不成熟时,先在前者的市场上开展业务。等时机恰当时杀回后者,就仿佛坐上了时间机器,回到几年前的前者。

借用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如是总结:由于腾讯和其他科技公司的户黏性和用户规模不同,在后者规模还不成熟时,能够借用腾讯的力量开展业务,就如同坐上了时间机器,提前到达未来。

显然,当一个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时,与其都抓在自己手里,不如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让更能干的人为自己赚钱。而对于被腾讯招安的科技企业来说,此举有利于提前锁定胜局(自己的机会、阻挡他人上位、迅速扩大胜果),将自己的业务扩张数倍,而且同样高黏性的业务结合,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

因此,盐科技专栏作者认为,腾讯正在变成一家科技投资公司。未来其母体会成为控股集团,依靠qq和微信的威慑力,腾讯会完善生态系统。未来几年之内,腾讯就会把业务部门下沉,形成1+X(投资母体+业务部门)的格局。

马化腾应该正在研究孙正义,而且腾讯具有的优势,也最适合从事这个方面的投资。未来的腾讯应该是学习软银,不再自己硬碰硬。由于腾讯了解产品,并且能够利用自己的核心生态系统优势,未来的投资模式会让它更为强大。

这一趋势下,腾讯未来拓展当下业务的衍生业务可能性将大幅下降,小型收购也会减少。更多的可能是:腾讯抓紧时间让已有业务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形成“核威慑”。即腾讯已有业务以及新开业务,将主要针对渠道拓展;然后,通过投资方式进行生态链打造和完善。腾讯只需要通过社交凝聚到足够的用户,就可以对腾讯生态系统的企业征收“腾讯税”。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