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擎开启新出行时代,为什么偏偏是它喝头啖汤?专栏

/ 土妖 / 2016-09-22 11:32
AI引擎的智能化程度有多高,社会化能力的普适性有多强,不仅仅与技术高低有关,更离不开多样化场景的支持。

111

以AI(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正在颠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出行和位置服务所在的地图行业,恰恰处在变革的前夜。9月19日,高德地图首次对外发布了地图AI引擎,面向不同设备、网络及导航环境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最优位置出行服务。这是地图领域第一次有了AI技术的加持。

在智能化已经成为互联网全行业的主旋律时,AI与地图的结合是早晚的事,这不足为奇。只不过应该关注的是,这次高德地图“出手”,AI引擎能带来哪些“黑科技”,又为什么偏偏是高德地图抢了头啖汤?

AI引擎究竟能带来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感受,与几年前比,无论是在线地图、导航产品功能的推陈出新,还是生活服务应用功能体验上的演进,智能化、个性化的步伐始终未停止过,更是大势所趋。但回到某一具体场景下,“地图+AI引擎”究竟能带来什么呢?又处于一个模棱两可的地带里,每个人心里都打了一个问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地图厂商为什么要挤AI的“独木桥”。虽然在线地图、导航产品的应用渗透率相当高了,比如高德地图就有7亿多的用户,几乎已是标配应用,人们上下班出行、旅游、出差、外出吃饭等场景都离不开地图产品。但这些并非表明地图产品已经足够极致了,比如坐公交、开车自驾、步行导航,需要不断切换导航终端和出行方式,步骤繁琐。虽然实时路况、拥堵数据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帮助,但每个人的位置不同,出行目的千差万别,个性化、智能化的位置和出行服务,还远远谈不上。

在诸多困扰下,来看一下高德地图的AI引擎都能做什么。高德地图AI引擎实现了全境能力、大数据能力和个性化能力三大方向上的突破。

首先,全境能力指的是AI引擎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往不同设备、不同硬件、不同环境下,导航及位置服务是“割裂”的,AI引擎消除了“隔阂”,让他们可以连通在一起。这有点类似跨屏的同步、迁移的能力,比如出门使用手机定位,规划了路线,到了车上,可以一键将路线发送到车机上,到了目的地后,又能实时从车机屏切换回手机屏,整个过程保持一致化、同步的体验。这解决了过去导航中普遍存在的手机屏与车机屏互相割裂、左右互搏的难题。

其次是大数据能力。这方面,高德地图有一套成体系的生态,数据来源也很丰富,涵盖了阿里、高德自身及开放平台、第三方应用数据。但数据只是一方面,如何应用更为关键。高德的AI引擎已经实现了自动采集,可以挖掘过期或新增的POI、道路变化,还能根据用户选择的热度、标签、类别排行等综合分析POI的优质度、权重,用于提升用户体验。

第三点的个性化能力,最能体现AI引擎的智能化特征—— “千人千面”。在线地图、导航等位置服务做到这一点,难度相当大。这其中涉及到用户画像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基础属性、人地关系、驾驶习惯偏好及源于阿里大数据的消费、生活纪录。最终,针对不同用户,AI引擎能实现输出不同搜索结果、不同规划路线、不同导航提醒及不同消息推送等个性化服务。

为什么是高德吃头啖汤?

可以说,高德地图推出AI引擎是具有行业分水岭意义的事件。具备不具备将在线地图、导航“AI化”的能力,是一个需要持续积淀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时间成本高,不存在一下子大爆发的现象。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是高德地图抢了AI头啖汤的疑问,毕竟高德地图是行业里最具备深厚积淀的厂商之一。

表面看起来,人工智能是一个大一统的领域,谷歌、Facebook、微软、IBM、特斯拉等巨头都有所涉足,但实际上在每一个垂直领域深入应用的话,往往千差万别。高德在地图AI领域算得上研究多年,去年10月,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兼高德总裁俞永福就曾在内部信中透露了“一个高德,一云多屏”的战略,号称投入史上最大级别的研发资金和人员。今天AI引擎的发布,恰恰暗合了去年俞永福的“喊话”。

高德地图能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首家推出地图AI引擎,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积淀深厚。高德地图是国内地图行业的鼻祖,拥有地图数据采集的资质,在车机版的汽车前装市场拥有绝对垄断的地位,当时强于离线端,为汽车提供导航服务。而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高德全面转型,增强了互联网的能力,在地图、导航APP的在线化时代,占到了领先位置。

二是专注。国内涉足在线地图、导航等位置出行服务的企业并不少,几年前,有十多家企业混战,而后腾讯、搜狗等互联网企业蜂拥而至。随着地图占据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的“标配”地位,以及地图入口呼声的日益增强,一些企业开始大搞“圈地运动”,偏离了地图的核心。但高德地图经受住了诱惑,始终围绕着在线地图、导航进行技术方向的投入和产品体验提升。可以说,在地图领域,高德在技术方向上是一条道跑到黑的。俞永福也谈到过,高德的核心就是地图和位置服务,而不是过度外延化,大数据和AI引擎才是主战场。

总体看,未来地图导航的趋势就是在线与离线融合,适用于导人、导车、自动驾驶等多场景。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目前大多数的地图依然是手机、车机两套引擎架构,将两者融为一体,并可实时同步、切换,技术难度相当高。你也可以理解为,未来,所有位置和出行服务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AI引擎大脑扮演“指挥棒”的角色,根据不同人、不同位置、不同场景等提供个性化服务。

位置出行服务,为什么要开放?

开放,是互联网行业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位置与出行服务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子项之一。

当下,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让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推动传统产业融合的创新工具。说白了,互联网是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就像水、空气、阳光等公共资源一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在线地图、导航所代表的位置服务是重要的分支。未来将与几乎所有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以统一的AI引擎模块出现,并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化能力广泛存在。

当初,阿里巴巴费尽心思全资收购高德地图,也是看到了位置服务在基础设施中的重要性,像支付工具一样,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没有这一链条,很难形成闭环服务。如今,从大战略上看,阿里打造的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德就是出行大场景的基础设施,涉及人、车、生活,目标就是把这些无缝连接在一起。

对高德地图来说,AI引擎的智能化程度有多高,社会化能力的普适性有多强,不仅仅与技术高低有关,更离不开多样化场景的支持。拿个性化服务来说,每个人的出行习惯、场景等是不同的,体验上的提升需要持续训练和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有支持足够丰富的场景,才能让AI引擎更智能。就此,高德地图采取了开放化策略,将更多用户、更多应用场景纳入到AI引擎的体系覆盖之下,与阿里旗下各大产品体系合兵一处,皆意在拓宽场景覆盖。

更长远来看,未来,车联网、自动驾驶的爆发,位置与出行服务的调用需求会呈几何级速度增长,对AI引擎的需求更大。按照高德地图现有的发展思路,高德地图覆盖手机、车机及更多样化的智能设备,并升级AI引擎,由统一的“大脑”来指挥,相当于抢占了竞争的制高点,也有望加速推进更智能化的出行时代提早到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