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文艺青年的精神角落上市后值多少钱?

新消费
2017
08/08
16:48
简单创投公众号、36kr
分享
评论

微信图片_20170808164613

身为豆瓣这个基于 UGC 的兴趣社区的创始人,阿北(原名杨勃)近日一封名为《年中业务调整》的内部信透露出了豆瓣接下来一系列大动作:优化和调整用户和营收线、关闭长期没有起色和亏损的业务,最重要的是,豆瓣将开启在境外上市的通道。

看来,一直喊着不怕慢的阿北,终于要给豆瓣一个「下凡」的机会了。

豆瓣要上市开始挣钱了,豆瓣怎么办?

过去两天,豆瓣 CEO 阿北因为在一封题为《年中业务调整》的内部信里提了一嘴豆瓣预期上市通道将重新放回境外而备受外界关注。

简言之,豆瓣要上市,豆瓣要挣钱。

尽管这封信中提到的要上市看起来更像是给老员工打气,豆瓣的资本运作进程确实也并不像上周另一家公布赴美上市的公司——搜狗那般明确,但作为中文互联网曾今最具影响力的社区产品,阿北此番强调意味着很多,这表明,成立十二年之久的豆瓣,终于正式承认要为上市而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商业化运作了。

大概在六年前,豆瓣完成了 C 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在当时就推出了广告等商业变现业务的尝试,但是直到这份内部公开信前,公众熟知的豆瓣,并不直接和“钱”字挂钩。

也许是豆瓣变现的时间节点再也无法推迟了,阿北这次明确划分了豆瓣用户线和营收线的职责,用户线负责内外用户增长,营收线负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用户线带来的资源变现,而豆瓣此前发展不好的创收项目如一拍一、豆瓣东西、一刻和同城票务交易将被直接砍掉。

豆瓣的追求,明明确确指向了现金流,验证过不挣钱的项目就要被砍掉。

在豆瓣如日中天的2012年,商业化是一件一点也不着急的事,月活1亿、日均 PV 1.6亿这些数字本身意味着无限的边界。

而在移动化浪潮叠起的2012 年至 2016 年,豆瓣的商业化变成一个束之高阁又只能浅尝辄止的事情,错过初期启动先发优势的豆瓣在这个时间段内旨在 App 上全力恢复 PC 时代的荣光,商业化的优先级被延后,以商业化之名立项的项目更多层面上是对豆瓣内容形态的丰富。

2012 年,豆瓣阅读平台上线,官方通过与作家分成的方式获取微利,同年,豆瓣电影频道也开通了在线电影选座功能,旨在通过收取服务费盈利,再加上同城票务的推出,三者赚取的都是微薄的渠道费用;

2013 年,豆瓣FM上线,但付费以及包年购买的方式并没有流行起来,同年 9 月,豆瓣上线电商导购产品“东西”,依旧不温不火;

此后一直到 2016 年,豆瓣开始发力移动端,三个月一个小功能,一年一个大的版本升级,从 13 年的多品牌战略,到 14 年第一个命名为豆瓣,聚合了电影、电视、书、唱片、活动、群组功能的的单一 App,从 1.0 版本的工具化产品,到 2.0 版本中主推“汇集一亿人的生活趣味”豆列,从 3.0 版本中旨在连接社区内用户社交诉求的“小事”,再到 4.0 版本中媒体化的内容首页。

豆瓣慢慢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旨在一两个连接社区的功能、产品革新支撑不起用户数据跃迁式增长的美梦,而商业化上将利润的大头交付给渠道往往也只能分来微利。

各项数据已经很久没有大的突破了:

豆瓣 App 的日活长久停留在百万附近。

数据来自易观千帆

豆瓣系的独立 App 表现也不温不火。

主要豆瓣系产品在 App Store 的排名表现

豆瓣的传统优势战场—— PC 网页端的流量排名回落,目前是中国第 78 大网站。

在这种情况下,豆瓣的核心逻辑必须切换,此前追求的用户增长在延绵四年没有所得之后被后置,如何盘活现有用户并进行商业化成为关键。

从 2016 年 4.0 版本上线开始,豆瓣明显加快了自己的商业化进程,豆瓣书店开始染指出版发行,豆瓣阅读也增加了影视改编业务,一向以慢著称的豆瓣在尝试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影视繁荣就推出飞船影业,O2O 火热就推出自己的一拍一摄影平台,独立音乐成为大势,豆瓣音乐人应运而生,为内容付费成为潮流,豆瓣就推出自己的付费产品豆瓣时间。

所有的产品,都逐渐变化为由豆瓣自己主导,而在豆瓣最新上线的 5.0 版本中,以豆瓣时间、书店、市集为代表的商业化功能模块被集合到主打个性化推荐的豆瓣首页中,豆瓣官方举全站之力分发这些变现产品。

那个 web 2.0 时代去中心化的网络样板,终于转型为一个自己掌控社区内容分发的中心节点。

这个最早由图书、电影、音乐组织起来的中文社区,在 PC 时代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是,用户通过一部电影、一本书在豆瓣驻足,而不是因为豆瓣的大 V 有多厉害,所谓去中心化的特征莫过如是。

但在移动化浪潮中,这种去中心化的路途走起来步履蹒跚。

豆瓣这种本来就是独立王国的产品一开始分裂为十几个垂直类产品的理念并没有错,那些频繁更新个人动态的豆友并不是豆瓣的用户主体,豆瓣的用户主体是一个个通过搜索电影名、书名进来的游客用户,他们看到喜欢的电影,评个分,写个短评,和问答区的人探讨一下剧情就走了,到了下一部新电影上映,他们又会回来,周而复始,从不停歇。

这些关心电影影评的人和喜欢豆瓣八组的人生活在豆瓣世界的两个大陆,你很难用后者的身份特征来定义前者,如果让这些人在移动端使用一个聚合了豆瓣 PC 网页端的所有内容的标准化产品,反而令其茫然失措。

豆瓣推各个独立 App 最大的问题是,它在各个产品子集里的常驻用户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一个两个月看一本书的游客用户,并不会把自己手机空间留给豆瓣阅读,一个旨在浏览一下电影评分的观光团成员,也并不会下难用的豆瓣电影 App 去专门买一张电影票,豆瓣也许能抓住时机推一个核心拳头产品,但是十几个子产品多点齐下,换来的就是一个个子产品在所在的赛道慢慢被更有钱更有资源的竞品所超越。

豆瓣的去中心化之路,可以说从 2014 年主推聚合所有功能模块的豆瓣 App 就奠定衰亡的宿命了。相比原先独立的子产品,豆瓣主 App 最大限度地留住了豆瓣的核心用户,但是各种各样的产品革新并没有让社区的用户真正在各个模块间灵活腾转,那些只看个电影评分的人,依然不会花太多功夫去混一个小组,用户虽多了,但是每个人还是各取所需。

这一轮豆瓣的豆瓣商业化最大的逻辑,就是把用一个中心化的入口集合起原先分散在各个功能模块的用户,直接为其提供一个消费内容的端口,比如付费内容豆瓣时间,比如视频内容豆瓣视频。

这有点像微博、陌陌的逻辑,原先上微博看知名博主言论的用户流连在资讯、短视频、直播、问答等无数个微博新近推出的模块里,原先上陌陌寻求社交的用户也被官方主打的直播、短视频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掏出了真金白银。

而现在,在掌握如此多的注册用户之后,豆瓣也想让你为他的内容买单,我们甚至可以期待在豆瓣上见到直播和短视频

文艺青年的精神角落上市后值多少钱?

电影《独自等待》讲的是一群年轻人关乎生活态度的爱情故事。片尾处,主演夏雨在泛黄的纸张上写下的那句「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成了几代文艺青年的心头好。

那年是2005年,也是文艺青年的「精神角落」豆瓣上线的年份。

十二年过去了,豆瓣终于要上市了。

豆瓣是个让人容易产生“偏见”的产品。这里的偏见不是贬义,而是一种相对固化的印象,某种程度上讲,豆瓣即文艺。但在2017年之前,文艺是不赚钱的。

阿北——打个岔,豆瓣创始人阿北这个名字甚至没有百度词条,而他的本名杨勃又因不够浪漫文艺、鲜有人知晓——在2011年时称,豆瓣已接近盈利,并没有运营压力。

但事实上,当时的豆瓣还依靠品牌广告为主要营收,老豆瓣用户们打出“让豆瓣活下去”的口号,发动群众去频繁点击广告链接。正是这一分一毛地支持,让豆瓣等来了挚信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基金的5000万美元融资。

豆瓣从2012年起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陆续推出了阅读商店、在线选座、付费电台、电商导流、摄影约拍等业务。这些尝试里的一大半被阿北在两天前归纳为“长期没有起色、或在小营收规模亏损的产品和业务”,会在这个平台上慢慢消失——一如当年来去匆匆的阿尔法城。

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曾质疑豆瓣的“团队思路和战略”存在问题。因为对移动端布局错误的判断,豆瓣在2011年曾放飞自我般推出十几款app。即使是最忠诚的豆瓣用户,面对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app们,也顿感头大。过度精细化、垂直化的产品理念,加之app的孤岛效应,吞噬着用户对平台的黏性;而在商业竞争上,豆瓣从pc端独一无二的文艺平台,变成游勇散兵,各自为营地激斗着每个垂直领域的对手们。

2014年,阿北承认豆瓣在移动端的运作出现了重大错误,这三年也被人称为豆瓣“失去的三年”。虽然在2014年下半年亡羊补牢般推出独立的app“豆瓣”,但依然挽救不回失去的用户和品牌信誉。有媒体曾作出统计,在2012年,豆瓣的日均PV可以达到1.6亿,而到了2014年年底,这一数字已跌落到3000万左右。

除了品牌的小众气质和团队思路战略外,豆瓣用户的商业价值激活困难是阻碍豆瓣扩大营收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豆瓣的本质是基于兴趣建立的社区,让人和物更深层次地建立连接是豆瓣的精神核心。在阿北看来,「豆瓣本身是一个技术类的公司,不具备文艺范儿……一切都是用户的功劳,因为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己生成的」。然而,用户自发产生的内容固然可以增加用户黏性,但也会催生出其他问题。

首先,基于兴趣链接的用户对商业化本身有抵触兴趣。兴趣社交的供需两端可能是志趣的相同,可能是分享和欣赏,但绝不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在现实世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在精神乌托邦世界,用户地位的扁平化则摧枯拉朽了经济基础的存在。被豆瓣刻意树立起来的KOL,也许可以在豆瓣上通过才艺技能的展示,吸粉到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去盈利,但在豆瓣,物质的平等是用户间不可践踏的铁规。

其次,兴趣小组的标签化极容易将用户进行分裂,形成一个个小圈子。混迹豆瓣多年的老用户,能够通过个人主页的浏览,迅速在「认可」和「鄙视」中做出选择。长期以往,豆瓣就变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孤岛。因此,平台一直以来对几方用户的示好往往因顾此失彼,变成一次次的费力不讨好。而用户对平台改变的不买账,也就换来一个不好听的名声:「最没有价值的用户」。

豆瓣商业化的转折,要感谢一个和阿北“不动如山”(冯大辉语)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罗振宇。这个比阿北年轻4岁(这是真的)、爱折腾新鲜名词的男人通过旗下得到app的火爆,撕开了知识付费和内容创业全新的风口。

私底下,阿北大概不会喜欢、甚至可能会鄙视罗振宇。但在豆瓣学习得到、大搞付费内容专栏之后,豆瓣商业化的任督二脉“奇迹”般被打开了。

2017年3月7日,豆瓣时间首期节目《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正式上线,据悉这期课程的销售数量已上万。截止目前为止,豆瓣时间一共推出十个专栏,发布者不乏北岛、杨照、白先勇、叶嘉莹等大家;内容涵盖了文学、音乐、茶艺、电影、历史等方面;价格从68元到128元不等。

除此之外,豆瓣在今年陆续推出了《如是》、《瓣嘴》等短视频节目,在商业和口碑上皆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豆瓣时间负责人、负责内容的副总裁姚文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豆瓣时间的节目“较好平衡了平台调性与豆瓣用户两层需求”,通过平台运营、输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增加用户粘性;同时做出积极改变,紧跟市场需求,降低了商业化试错的风险。

虽然我们无法获得豆瓣精准的上半年销售业绩,但透过阿北在《年中业务调整》的内部信中对于设立以豆瓣时间为核心、以“营利为目标的事业部”的自信,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家以慢著称的互联网公司这一次是真的迎着风飞了起来。

豆瓣距离上一次融资已经过去六年了。知名媒体人阑夕曾评价豆瓣“就像一个存活于时间管辖以外的永生产品”,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一代又一代浪潮兴衰,“自己却驻留在时空停滞的地方,颇有‘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的得道风范。”

如今,道士下山,终要回归资本游戏了。

豆瓣是幸运的,因为时间宽恕了它的任性,给予了它足够的耐心和等待,直到它幡然醒悟、大步向前。朴树在《平凡之路》里唱道:「当你仍然还在幻想,你的明天……她会好吗?还是更烂?」对于豆瓣的未来何去何从,启动上市计划后能否获得资本的认可,都将牵动每一个跟随豆瓣成长的互联网人的心。

2008年的时候,阿北针对用户质疑豆瓣的改版,写下来一段话:

「纽约有了网络没有变成硅谷,剑桥有了电视也没有变成好来坞。豆瓣有了日记和相册,只会有更多人搬进来,过得更多彩。你的选择多了,但你在豆瓣上的世界,依然是你自己决定的。」

未来的日子里,阿北的初心还能如此清澈吗?

来源:简单创投公众号、36kr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豆瓣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当中间派有什么后果?看看今天的豆瓣。
业界
1月5日消息,据海淀法院网消息,因不满自己出品的综艺节目《奇妙的食光》在正式上线之前被豆瓣网用户诋毁,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以名誉权纠纷为由将豆瓣网运营主体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豆...
业界
危机处理不足,使得批评《爱情公寓》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进而导致豆瓣出现报复性低分评价。
水煮娱
不管是豆瓣评分还是票房注水,都在2018年以一种晦暗不明的姿态登场。
水煮娱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诗用来形容在商业化道路上一步一思量的豆瓣再适合不过。然而,“从前慢”的豆瓣今年在商业化上却变得激进,小心翼翼运营起来的多个APP一日之间均被舍弃。
创投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