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威马“杀手锏”,为什么它能被互联网巨头争相投资?创投

砍柴网 / 王训魁 / 2017-12-15 15:01
在众多新造车势力中,威马汽车可能是在“自建工厂”方向,利用自建体系造车走的最快的公司。

「作为整车来讲,要一炮打响,做出来必须是规模化,没有规模什么都没有。实现规模化之后,你所有的研发能力,运营能力全都会成倍体现出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说。

这位曾帮助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前吉利汽车副总裁、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离开了老东家,从传统整车行业转型到新兴造车运动中来,创立了威马汽车,而提到威马汽车的优势,也许沈晖的这句话才是威马汽车自建工厂等这一系列战略的根源。

12 月 11 日,威马汽车在上海揭幕了自己的首款 SUV 量产车 EX5 的真面目,同时发布了「五道杠」的全新品牌动态 Logo,续航里程 450 公里(NEDC 标准),最大续航里程可达 600 公里,明年 4 月开始预订。

至此,国内第一批「新造车势力」的量产车全部亮相,接下来就是真正「内涵」的比拼了。

其实说「比拼」并不准确,不难发现,这几家主流的新造车势力的定位各有不同:主打高端 7 座 SUV 的蔚来,主打共享和混动的车和家,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电动汽车的小鹏,如今又多了一位选手,这个定位起步价 20 万,大众用得起、用得爽的电动汽车威马。

「互联网往往讲赢者通吃,特别是越轻的业务越赢者通吃,比如 App,第一很多人知道,第二第三少人问津。但是在一些更重的行业,比如说手机这些,智能硬件的,不见得赢者通吃,汽车行业从来没有赢者通吃的概念。」沈晖说。

当然,威马也在发布会上透露了自己的一些全新的亮点,作为一台「更聪明的电动汽车」,EX5 在车内拥有「旋转式」智能触控大屏,除此之外,威马汽车也更关注「车外交互」,公布了车外的动态 Logo 和车窗智能交互等配置。

但相比这些公布的配置,威马汽车的真正的「杀手锏」却仿佛被忽视了。

透明工厂

「威马认为自己掌控制造更可靠,我们自己想认真地干点事儿。」沈晖对记者说。

一开始,威马汽车成立之初,作为老汽车人的沈晖在「敬畏行业」的同时,也决定了「自主建厂」的模式。新产品、新团队、新供应链、新的制造、新的服务网络体系,「这个「『五新』全中国没有几个团队干过,我们可能是唯一的一家,不管是新造车还是传统造车。」沈晖说。

而在这个品牌发布会上,基于自有 C2M 工业 4.0 数字工厂,却是一笔带过。

这也是威马汽车选择自主建厂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C2M(Customer-to-Manufactory),也就是在具体制造过程中让消费者更多的参与进来,真正的能够造出拥有「千人千面」的感觉来。

威马希望让每一个用户定义自己想要的产品,再规模化生产出来,实现自由选配、成本可控和快速交付。「C2M 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做加减法,帮助用户实现更高效率的消费。用户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我们就选择什么样的配置,不再局限于车型配置的选择。」

也许这样,才是在这个新时代,造出一辆符合更个性化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

所以在工厂建立之初,威马需要建立一套高度柔性化的订单管理系统和厂内的物流方案,并且在产品研发端予以配合,预留出定制化的空间。同时威马也让用户们从下订单那一刻起就能实时掌握爱车个性化配置、生产状态及交付周期等,为产品品质和个性体验提供可靠保障。

这些都体现了威马汽车在建立工厂上理念与特别,但也就是这样的对于「智能工厂」的新解读,让威马不仅仅能够造出一台车,还能够让它成为一台「千人千面」更符合大众需求的量产车。

威马速度

「以行业标准,一般国企建造一个工厂需要 26 个月,业界知道的最佳成绩是 15 个月,而威马的温州工厂用了 17 个月。」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说。

为什么没有实现最快?陆斌说,这其实也是出于成本和工厂建设速度的相互权衡下决定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威马的首款 SUV 量产车 EX5,目前已经完成了 200 万公里的路测,预计将在明年 4 月预订,沈晖还解释说「交付之后是真的开始大批量交付」,不得不说这让放弃代工,坚持自建工厂的威马汽车赶上了新造车的「第一梯队」。

从 2015 年确定造车,到 2018 年开始卖车,威马的速度足够令人注目。

威马汽车虽然成立于 2015 年,但前身为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成立于 2012 年,从那时开始研发三电技术,威马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步,技术储备,「按照一个汽车研发的管理过程和质量标准,最基础是四年。」而这也造就了如今的「威马速度」。

另外,威马汽车已经获得了生产资质,并且拥有自建工厂,能保证按照威马的商业计划推出有品质保障的产品。

一谈到交付,作为业界榜样的 Tesla 还正处在 Model 3 的难产阶段。沈晖坦言「我们将来还有一个坎要过,这个是客观的,就是从小批量到大批量的过程。」

「作为整车来讲,要一炮打响,做出来必须是规模化,没有规模什么都没有。实现规模化之后,你所有的研发能力,运营能力全都会成倍体现出来。」沈晖说

而威马汽车最初自建工厂,就是希望打造「规模化」的量产效应。

「吉利收购沃尔沃,大众收购奥迪收购兰博基尼,菲亚特收购法拉利,塔塔收购捷豹路虎。这就证明了,在走量产路主要是不忘初心,要目标长远,考虑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走量产车,就会有足够的盈利,持续发展。」沈晖解释说。

为了保证冲压环节的稳固性,威马在工厂打了 60 米深的桩。陆斌说,因为冲压环节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所以在建设工厂的前期都要考虑到,必须要这么做。

威马汽车整车工厂位于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拥有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目前,经过 10 个月的开工建设,所有厂房主体以及四大工艺车间全部完成并封顶,已进入到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到 12 月底整个工厂的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

其实就连最初的建厂选址都是早已经在为「威马速度」布局。「可能你们没注意到,电池合作伙伴宁德工厂离我们的工厂只有 160 公里,从运输角度是十分便利的,这就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布局。」

之所以选择温州市,是因为浙江省有良好的供应链基础和市场条件,非常适合做新能源汽车,温州的供应链很完善。

威马的下一步

「时间相对短,成本有优势,我的平台是一个成本最高的平台,因为平台包括电子电气架构和核心的技术,这些情况下,我们做针对 2B 的车型开发,第一个周期相对短,第二个成本相对低,第三个可靠性高,所以我认为这个平台战略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沈晖说。

「2018 年以后每年推出一款主流汽车,这也是我们讲的『128 战略』,即 1 个核心架构,2 个整车平台,至少 8 款高品质主流智能汽车,2018 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这是沈晖其实早在品牌发布之前就一直公开过的战略方向。

这也意味着威马每年一款新车的新「加速度」即将到来。

发布会上所说的威马也基于「威马 ID」打造一个全新的共享方案。未来威马汽车所指的用户,不仅是购买威马汽车的用户,还包括每一个使用威马服务,甚至是通过威马超级 ID 产生互动的人。威马将他们定义为数字新世代的「即时行动派」。

对此陆斌表示,未来威马汽车也不排除会打造一辆为共享而生的智能电动汽车,从汽车的设计就考虑到共享的功能性。威马汽车已经提出了智慧出行品牌「GETnGO」,并且与 Hellobike、海南交投等展开密切合作。

因为「智能工厂」才让威马汽车有了能力去做 C2M,才有底气去说「生来就为量产」降低成本打造「国民车」,才能够实现未来 128 战略,甚至是打造共享汽车。而更重要的是威马在「自建工厂」上并没有损失太多的时间,依然挤入了新造车第一梯队的行列中来。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这些第一梯队新造车势力,也都在从代工模式转向自建工厂,也许只有在后期大家量产车都上市开售之后,威马汽车自建工厂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之后这些新零售的理念才能更好的落地。

「蔚来属于互联网基因成立的汽车公司得到了传统汽车比较认可的一个公司。威马是一家有传统汽车人创建的公司得到互联网的认可,大家有的时候会在同一个跑道上面比较很正常。」截至目前,威马还获得了成为资本、远景能源、七海资本、百度资本、百度集团、SIG 海纳亚洲等累计超过 120 亿元的融资,显示了互联网战略投资者及互联网财务投资者对公司战略和实际进展的认可。

如何看待 Tesla 和蔚来?「敬畏他们,做好自己。」

来源|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