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去年营收近千亿 高管回应称分拆上市不会局限科创板

创投圈
2019
03/29
19:15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
评论

3 月 27 日晚间,中集集团(000039,SZ;02039,HK)发布 2018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935 亿元,同比增长约 22.5%;归母净利润为 33.8 亿元,同比增长约 34.7%。

3 月 28 日下午,中集集团在深圳召开 2018 年度业绩发布会,中集集团 CEO 兼总裁麦伯良、董秘于玉群等高管均出席,针对集装箱业务发展、科创板、分拆上市等热点问题一一给出回应。

业绩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欧阳凯 摄

集装箱业务需周期性看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集集团旗下共有十余项业务,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集装箱业务。数据显示,2018 年,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315.36 亿元,同比增长 25.91%;实现净利润人民币 18.91 亿元,同比增长 29.22%;毛利率 9.4%,同比减少了 6.18 个百分点。

针对集装箱业务毛利率下滑的风险,中集集团 CEO 兼总裁麦伯良表示,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必须以周期性眼光去看待,现阶段中集在全面部署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预计要花 3 到 4 年的时间,使得效率大幅提升、人员大幅减少、成本大幅下降。

"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产品线,早在几年前我们针对未来全球贸易形式的变化做出判断,现阶段大概有 97.6% 的集装箱在中国生产,但我们认为未来这个比例会逐步下降,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在产品线上也做了一些储备,积极探索和发展包括冷链装备、物流装备等集装箱成熟业务相关业务领域,把握新的业务机会。" 麦伯良补充说道。

中集集团在年报中引用分析机构克拉克最新预测数据指出,2018 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速达 4.5%,预计 2019 年将略降至 4.4%,但仍维持在较好水准。而不同于 2018 年 5.7% 的高运力增速,2019 年的运力增速将降至 3.1%,集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或将得到缓解。因此,综合预计客户仍有望将维持平稳的购箱意愿,但 2019 年集装箱的需求同比 2018 年的历史高位会有所回落。

今年 3 月 19 日,胜狮货柜(00716,HK)公告称,有意出售 5 间集装箱业务公司,预计代价将在人民币 35 亿元与 40 亿元之间,以现金交易形式进行,并可予以调整在正式交易文件中作最终确定。

此次业绩发布会现场,有投资者就此提问大股东中远海发是否有意接盘。麦伯良表示,公司一直在关注胜狮货柜资产出售事项,但由于中集目前集装箱业务市场份额约 50%,若再收购资产会触及中国反垄断法,公司无意继续拉升集装箱业务的市场份额。

分拆上市不会局限于科创板

随着科创板开闸,众多企业纷纷抢滩也让这一板块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持续飙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中集集团除了自身 A+H 股外,还有两大上市平台,分别是在 H 股上市的中集安瑞科和中集天达。去年,中集集团还启动分拆车辆业务赴 H 股上市,如无意外,中集车辆将成为旗下第 4 个独立上市平台。

对此,董秘于玉群表示,科创板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非常具有正面意义,让一些创新创业企业或者说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但他认为,科创板可以允许 A 股目前的上市公司分拆业务去科创板上市,这个意义对整个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而言影响会更大一些。

于玉群坦言,过去中集受分拆业务限制,因为 A 股不让分拆,所以车辆业务选择分拆到 H 股上市,现在科创板允许 A 股分拆子公司上市,中集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他进一步强调说,未来中集相关子公司分拆上市不会局限于科创板,希望随着旗下双创公司发展,视情况选择合适的业务探讨分拆上市事宜。

麦伯良表示,中集集团是多元化企业,会让成熟的双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在各板块协同共享原则上,鼓励把各产业做深做透,实现更多的世界第一。早前,中集集团发布了 " 双创 " 计划,目标是 3 年后孵化出 100 家,5 年后有机会做到数百家上千亿元的规模。截至目前,中集双创企业已有 22 家,通过年轻团队把握热点,卡位未来机遇。

此外,针对旗下业务引入战投一事,麦伯良在发布会上还透露,中集产城已引入碧桂园,计划再引入一位战略投资者,做好城市存量土地转型升级。对于产城业务发展,他表示中集无意独立去做产城业务,希望与合作伙伴形成合力开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