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 赌徒孙正义 " 的故事将如何续写?
" 激进赌徒,决策果断、大赌大赢 ",25 年前,《纽约时报》曾如是评价孙正义。
没有哪个年份比 2020 年更能诠释孙正义的 " 赌性 "。在疫情期间,软银曾损失一半市值,录入历史上最严重亏损;而后,短短几个月内,孙正义在二级市场发起了非同寻常的突击战,软银随之收获了创纪录的利润,公司市值迎来激增,其本人身价暴涨。
接下来," 赌徒孙正义 " 的故事将如何续写?
2021 年 1 月 7 日晚间,据 VentureBeat 报道,软银正准备在 2021 年内让其投资过的至少 6 家企业完成上市。在 2020 年的基础上,孙正义的财富或将被推至更高点。
据知情人士向 VentureBeat 透露,即将在 2021 年进行 IPO 的软银所投企业包括韩国电子商务先驱 Coupang、印尼线上商城运营商 PT Tokopedia,以及中国打车巨头滴滴出行等。
关于软银愿景基金自身,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登陆资本市场,软银此前从未曾试水的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并购公司),已然成为孙正义在 2021 年斩获 IPO 的关键词。
近年来,SPAC 在美股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公司绕开传统的 IPO 程序,试图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黑石等知名 PE 早已成为该赛场的活跃玩家。
终于,孙正义坐不住了。
愿景基金欲通过 SPAC 上市,规模超千亿
2020 年 10 月,软银愿景基金负责人 Rajeev Misra 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基金计划通过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规模或超千亿。
" 我们的目的是筹集资金,并使用这些资金并购现有的优质公司以实现上市目的。"Rajeev Misra 称。
简单来看,SPAC 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与买壳上市不同的是,SPAC 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这家公司将投资并购欲上市的目标企业。目标公司将通过和已经上市 SPAC 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
彼时,一位知情人士向 Business Insider 证实,愿景基金将利用热衷于这一不同寻常的工具(即 SPAC)的投资者狂热来筹集资金。
同时,该知情人士表示," 软银正在寻求吸引外部投资,并可能将自己的资金投入这一规模尚未确定的筹资工具。"
很快,一向雷厉风行的孙正义开始了行动。
2020 年 12 月,据 VentureBeat 报道,软银愿景基金计划通过该公司的第一个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 IPO 融资 5.25 亿美元。
根据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VF Investment 将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和软件等领域。
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远期购买协议,承诺在与另一家公司合并时投入 2.5 亿至 3 亿美元的资金。与 SPAC 合并可以使公司公开上市,同时避免了 IPO 的不确定性。
VentureBeat 提到,这不会是软银唯一一次试水 SPAC。
" 这家投资巨头至少还在筹备另外两个 SPAC,2021 年,软银将继续使用该空白支票工具用于筹资收购创业公司,然后通过反向收购使其上市。"
如此看来,通过 SPAC 的方式实现 IPO,或将成为软银未来的主流方向。
" 纳斯达克巨鲸 " 出击,成立 SPAC 旨在为投资者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 2020 年的二级市场上,软银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几个月前," 软银是 2020 年助推科技股泡沫的‘纳斯达克巨鲸’ " 的声音不绝于耳。RajeevMisra 曾对该说法回应称," 没有人在几个星期内买入 100 亿美元的股票,就能影响纳斯达克的走势。我们甚至连海豚都算不上,更别提鲸鱼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风起云涌的二级市场,过去一年的孙正义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还要激进。
当软银业绩遭遇史诗级的滑铁卢后,孙正义最先卖的是市场流动性最好的阿里巴巴股票。据统计,软银在 2020 年第二季度间共回笼约 137 亿美元,最后累计套现约价值 154 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不仅如此,2020 年 6 月,软银以 200 亿美元出售美国第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 T-Mobile 部分股权。2020 年 8 月,软银以 140 亿美元出售软银日本移动通信业务三分之一股份。2020 年 9 月,软银将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以 400 亿美元出售给英伟达。
接连数次在股市套现后,孙正义利用现金回购了自己的股份,并将软银的股价推至 200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软银也在 2020 年的公开市场收购了大量科技股。
2020 年 8 月到 9 月期间,软银在一份监管文件中称,公司买入了近 40 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股票,包括亚马逊、微软、特斯拉以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同时,软银还买入了与其中一些股票挂钩的 40 亿美元期权,大部分是看涨期权,押注股价的进一步上涨,也一度带来短期浮盈约 40 亿美元,华尔街人士将这些期权视为二季度美国科技股股价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
不过,Business Insider 指出,因为投资者一直强烈不满,软银将悄然削减衍生品风险敞口,任由所持的期权合约到期,不再保持相关仓位的规模。
" 我们还坐拥大量现金。这是一种流动性管理策略,是一种多元化策略。"Rajeev Misra 表示," 在过去 18 个月里,我们看到公开市场投资者对科技初创公司的兴趣显著增长。为此,我们相信成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将使我们有机会为投资者实现价值最大化。"
1 年筹集 754 亿美元,SPAC 已吸引黑石等巨头入局
软银对于 SPAC 的入局并不算早,实际上,SPAC 的热度,已在近年来逐渐被推向高潮。
根据 Refinitiv 的数据,2020 年内,在美国上市的 SPACs 公司已经通过 IPO 筹集了 754 亿美元,可谓是 " 风靡华尔街 "。
2020 年 11 月,优客工场与纳斯达克上市的 SPAC 公司 Orison Acquisition Corp 完成业务合并,标志着 " 联合办公第一股 " 正式以 SPAC 方式登陆美股。
2020 年 12 月,黑石就 Alight Solutions LLC 与空头支票收购公司 Foley Trasimeneacquisition Corp 的合并进行谈判。根据谈判,如果合并顺利,两家公司将合并为一家市值超过 80 亿美元(包括债务)的上市公司。
在中国,SPAC 也并非小众的概念,近年的 SPAC 上市案例包括和睦家医院、北京奥瑞、播思科技、稳盛金融、播思科技、开心汽车等。据投中网了解,诸多国内投行已开始接触 SPAC 相关业务。
" 我们的 SPAC 上市案子已经快收尾了,再有 1 个月便能发布并购公告。这是我们公司经手的第 3 个 SPAC 上市项目。" 近日,某国内投行的 SPAC 公司发起人对投中网透露称。
但是,通过 SPAC 上市并不无风险。
BBAE 必贝证券认为,被 SPAC 收购的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投机性。" 这些公司往往商业模式未经证实,现金流很少或几乎没有。"
BBAE 必贝证券以 SPAC 公司 VectoIQ 收购电动汽车制造商 Nikola 举例。早期来看,其股价因此翻了 3 倍。但是,由于 Nikola 最终未能敲定与通用汽车(GM.US)的合作协议,美国证监会也以欺诈罪对其展开了调查。" 可见,SPAC 公司本身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而其上市必定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BBAE 必贝证券表示。
高盛认为,只有在关注增长而非价值的环境下,SPAC 才会受到热捧。
高盛表示,2020 年完成的 SPAC IPO 中,多数都在寻找主要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或非必需消费品领域的收购目标,这与前几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 受益于 SPAC 的上市模式,全球并购规模有望在未来 2 年内达到 3000 亿美元。" 高盛分析师 DavidKostin 预计,SPAC 的热潮或将持续到 2021 年,不过如果收购后出现盈利疲软等问题可能会对未来带来不利影响。
来源:投中网 柴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