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IDC正式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市场报告》。报告显示,浪潮分布式存储实现同比增长8.1%,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二[1]; 全闪SDS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二[1],文件存储出货量排名国内第一[1]。

三大创新路径,驱动AI存储市场领先
浪潮存储市场成绩的领先,源于对AI核心场景的持续聚焦与深度突破。浪潮存储通过在场景化定制、科学存算规划与实践积累三个路径上持续创新,打造了面向AI时代的存储底座。
~场景化定制,深度解析AIGC数据流水线。浪潮存储深度聚焦AIGC场景,联合大模型公司、实验室等行业龙头与科研机构,全面梳理AIGC作业流程,涵盖数据归集、准备、训练、推理与归档五大环节。以“数据第一视角”,细致分析各环节中数据的作业特征,细化至每一次I/O操作,精准识别AIGC全流程对存储系统的核心需求。
~科学存算,实现全局TCO最优。AI时代,算力与存储并非简单配套。浪潮存储根据实际业务负载,匹配不同性能层次的存储资源,以科学规划的存算比,实现整体TCO最优,最大化释放算力和存储效能。
~实践积累,反哺赋能方案持续优化。浪潮存储先后支撑了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算力中心、上海润泽智算科技、枭毅科技等多家企业的智算项目存储系统建设,助力众多客户实现AI产业化应用。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持续反哺到产品研发和方案设计,推动浪潮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加成熟、稳定。
IDC指出, AI场景是最引人注目的增长引擎,场景增速高达11.2%,位居各应用场景之首。这一市场趋势与浪潮存储的市场实践高度契合。截至目前,浪潮存储已为数十家AIGC相关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底座,同步带动了全闪存储和文件存储的市场份额增长。
多维进化,持续优化AI服务能力
市场成绩的领先,也离不开浪潮存储在存储架构和关键技术栈上的持续发力。2025年8月,浪潮存储发布“融合存储”技术战略,并推出首款落地产品智能融合存储软件IDFS v7。IDFS v7可通过多协议融合互通、数控分离架构与全局数据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差异化AIGC存储解决方案。
~多协议互访互通,实时共享。通过富元数据管理技术,为文件、对象、大数据等多种协议提供统一的元数据服务,支持多协议语义无损访问、性能相当,最高可节省75%的存储空间,显著降低数据存储成本。
~数控分离架构,性能翻倍。采用数控分离架构与客户端并行EC技术,优化带宽与IO路径,实现数据访问时延低于150微秒,大模型训练加载速度提升10倍,单节点带宽超过150GB/s,具备百万级OPS与千亿级元数据管理能力。在2025 CCF存储性能评测中,浪潮存储性能表现全行业领先。
~全局统一视图,数据跨域流动。支持异构设备纳管,实现磁、光、电等介质内热、温、冷、冰数据高效流动。通过数据编织技术与数据跨域压缩技术,数据存储效率提升20%,有效解决数据中心跨地域建设带来的数据孤岛与一致性难题。
展望未来,浪潮存储将在“融合存储”技术战略的指引下,持续打造分布式智能融合存储平台,构建从分布式“存储池”到大模型产业“智能海”的坚实桥梁,助力用户实现更安心的数据存储、更高效的数据管理与更智能的业务应用,共同开拓数据智能的崭新未来。
数据来源:
[1] IDC《中国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市场报告(2025H1)》
